校本核心素养向度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016年述职报告 罗晓章

[日期:2017-01-13] 作者:dangwu 次浏览 [字体: ]

  校本核心素养向度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16年述职报告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教务处    罗晓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在过去的2016年度,因有您们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让我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教研课改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为进一步务实创新工作,现将年度工作总结于后,恳请您们评议并提出宝贵意见,我定当且行且思,爱岗敬业,不负您们春风深情!

一、本期主要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一)本期完成的主要工作

1.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工作。

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总课题组成立6个二级课题组,采用“集中培训、分组研讨、阶段汇报”的形式纵向推进各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完成预期研究任务。

3.高校长通过解构教育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解读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建构了我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系。

4.参加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第十届学术年会暨“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研讨与培训会,取得丰硕成果。干敏老师的展示课和张薇、王丽君老师的说课均获一等奖,且赢得与会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认可;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再度荣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李英华、吕惠兰老师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先进个人”;欧英等13位老师的论文荣获一等奖;杨明等15位老师的录像课荣获一等奖;获得一等级奖的人数远超往届,再次展示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的高水平和整体力量!

5.组织和完成分学科小课题和跨学科综合课题的现场汇报评审。

6.按计划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人人献课”活动。

(二)本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分学科小课题教学质量整体不高,挪作他用、敷衍应付偶有发生。

2.跨学科综合课题、劳动技术课题探究性不足。

3.教研组(备课组)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集体研讨乏力,导致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型及其教学流程不熟,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4.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出了一些精品,但整体质量不高。

5.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做了一些尝试,但整体实力单薄。

二、校本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研究现状

随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推进,各国(地区)与国际组织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以此推进教育目标的贯彻与落实,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核心素养是实现学校教育价值和确立人才质量标准的基础与核心。

(一)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该项目首先确立核心素养的功能是实现个体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在此基础上研制核心素养的理论要素,最后形成一个具有三大类别、九项素养的参照框架。在此框架下,学生应该形成的核心素养被概括为三大方向:互动地使用工具、自主行动和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OECD的“素养界定”项目对于世界各国建立核心素养模型影响深远。随后,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试图在本国本地区的教育领域当中建立核心素养结构,以此来指导本国的教育实践,细化教育目标。如,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并与之融合的美国模式,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学生核心素养的芬兰模式,通过课程标准内容设置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日本模式。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相互结合成为当今的国际趋势。

(二)国内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013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该项目力图通过开展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结构框架,并依据总体框架研制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文件要求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2016年2月,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界定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210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校本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

国家层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建构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结构框架,回答了中国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基于学校层面研制校本核心素养体系,是对国家层面核心素养体系的具体化,同时,也使得学校层面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

 基于此,高志文校长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视域出发,初步规划了学校“三维度六要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核心价值

核心素养

素养要点

素养内涵

从中国实际出发,面向世界与未来,培养全面、有个性、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有利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

文化

基础

人文

基础

人文积淀

文科各学科精选的双基(中文外语及交流沟通能力,多元文化的了解,感知、发现、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阅读理解);传统及现代广泛的涉猎,个性方向的发展。

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意识,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并学习实践人类文明成果,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欣赏、追求美。

科学

基础

科学积淀

理工各学科精选的双基(尤其是数学、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在这些方面的互动沟通能力)

科学精神

重实证,尊重事实和逻辑,尊重自然及规律;批判质疑,探索进取。

自主

发展

学会

学习

学习态度

积极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意志力强,克服困难立志终身学习。

学习能力与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善于发现并没法解决问题;能认识自己的特长与不足并扬长补短;锻炼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反思、直觉、发散、收敛等)

实践

创新

沟通合作与问题解决

在异质群体中运用语言、科技、信息技术进行交流沟通;从学习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在复杂环境中互助合作处理冲突、解决问题。

创意设计与劳动技术

能综合运用知识和艺术进行创意和设计,并将创意设计转化为作品或物品;尊重热爱劳动,勤于动手并掌握有关操作技能;理解技术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工程思维,立志通过诚实合法的劳动创造成功生活。

社会

参与

健全

人格

思想观念

理性求实;善良仁爱(有同情心,不忍制造伤害,爱人、爱生命生活、爱自然);诚信正义。

性格特征

自知自尊自信自律,自觉(对自己的行动和人生有目的计划)坚毅;广泛持久有中心的兴趣;健康的审美倾向。

行为方式

爱护劳动成果;果敢开朗,爱护环境,言行礼貌亲和。

社会

责任

责任意识

履职尽责,敬业奉献的精神,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感恩、热心公益;明是非,有规则法纪意识,对自我及他人负责;维护并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崇尚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意识及行为体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观念

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国史,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学习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受并践行核心价值观,有为中华复兴而奋斗的理念。

国际理解

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了解人类文明史及当前的发展动态;理解、尊重、包容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培养世界公民意识努力融入世界;关注人类目前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

研制“校本核心素养体系”,是为了使学校的育人目标更明确,育人目标在课程中得到更具体的落实。“校本核心素养体系”中所列内容与课程标准中列的育人目标相比,“校本核心素养体系”所列的素养要素更精要、更关键、更具引领性,课程标准中所列育人目标则更具体更切合学科实际。

    “校本核心素养体系”与教育部公布的核心素养内容相比,前者更适合我校实际(比如“健全人格”的概念,教育部公布的核心素养中的“健全人格”,其内涵仅限于心理学范畴,与我校之前提出的显然有区别,而校本的核心素养表中的“健全人格”的内涵保持了与我校之前提出的“健全人格”的一致性)。另外,教育部公布的核心素养是针对整个教育而言的,是针对人的一生而言的,而“校本核心素养体系”更针对中小学(例如“文化基础”的内容界定)怎么为学生未来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好的基础,更符合学校实际,更与学校课程相衔接。

    “校本核心素养体系”是我校课程建设的总纲,课程是学校贯彻核心素养的主渠道。所以,我校各学科和各门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都应参照校本核心素养表,结合本学科(本门课程实际)提出该课程应培养的核心素养,并在课程实施中予以贯彻落实。

三、校本核心素养体系向度下的学科核心素养研制与培养

    无论是经合组织(OECD)还是欧盟,都在两个层面谈论核心素养:一般意义层面和学科意义层面。

1.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本义延伸看,学科核心素养应是学科中最具学科本质、体现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学生在学科学习或学习学科某一个领域所应达成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学科思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2.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1)价值追求:学科思维

我国中小学教育有注重“双基”的一贯传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的激增,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足以构成学生未来发展或社会发展需求。一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取和掌握知识的本领和方法,即基本方法;二是社会发展需求来说,重要的还有基本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态度与价值观构成新“四基”,共同构成了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

从当前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潮的情形看,大家似乎对新“四基”并不满意。从学科思维层面上构建学科思维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丰富性,并通过课程实施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应当成为人们的共识。以物理课程为例,无论当下的物理课程是否如此,但历史上确实出现过成功的范例,那就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并在其后300年里一再取得丰硕成果。爱因斯坦说过:“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代替牛顿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

2)积极尝试:构建学科核心素养模型

学科核心素养模型,它一般由三个层次构成。最底层是“双基指向”,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核心;中间层是“一般方法”指向,以学科问题解决方法和学科知识学习方法为核心;最上层是“学科思维”指向,以思考学科问题、解决学科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为核心,实质是初步的学科特定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学科思维”层“初步的学科特定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中的“初步”是指,基础教育阶段学科课程带给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基础的和较为朴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要将对核心素养的本质把握提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上来,因为只有提升到这个层面,才能使学生不超越学科“双基”和具体学科问题的解决,步入我们理想的学科教育。

因此,学科核心素养模型三层架构如下图所示。

3)层级关系:学科思维唤醒和照耀学科双基与学科方法

学科核心素养模型将“学科双基”层、“学科方法”层、“学科思维”层,顺序叠加,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其中,“学科双基”层最为基础,“学科思维”层最为高级,而“学科方法”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三个层次遵循“向下层层包含,向上层层归因”的规则,相互依托,有相互归属。“学科思维”层是学科的灵魂,也是学科课程与“人的内在品质”相应的本质之所在,它作为人的内在品质的基本背景,唤醒并照耀着“学科方法”层和“学科双基”层,使之一并产生价值和意义,失去了“学科思维层”的唤醒和照耀,“学科方法”和“学科双基”便失去色彩,人便沦为工匠。

3.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

120172月至20177月,各教研组和备课组、课题组,在学习学校核心素养体系的基础上,研制本学科或这类课程的核心素养体系。

220179月至20181月,研制贯彻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措施(在课程开发、实施、评价中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校本核心素养体系向度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定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将出台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在原来三大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又增加“跨学科素养培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理思路明晰,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为了实现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的校本核心素养培养,我们的研究将要深入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度开发、有效实施、系统评价,全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

1.聚焦校本核心素养体系和育人目标,深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

    1)校本核心素养向度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目标;

    2)校本核心素养向度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体系;

    3)校本核心素养向度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

    4)校本核心素养向度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

    5)校本核心素养向度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体系;

    2.聚焦探究性和实践性学习,深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化质量。

“课题引领”是指以课题的形式开发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我们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显著特征和实践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不管是哪类综合实践活动,都是从这类活动的范围中去发现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任务),并对问题(或任务)进行分析界定后形成课题,将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过程设计成课程来管理和实施。这里的课程管理和实施主要包含以下要素: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过程、进行有效评价。

基于“课题化”开发的理念,我们将全面梳理已有课题,聚焦课题的探究性、实践性,落实实施方案中的课时计划,确保每课时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3.聚焦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深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型及其教学流程。

“三阶段六课型”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学校总课题组将进一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型及其教学流程,深入研究方法指导课、实施指导课的教学型态及其教学流程,进一步规范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行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运行和有效实施。

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研究和反复实践,实现应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型及其教学流程成为全校教师的自觉行为。

4. 聚焦过程性成果的质量,深度研究校内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实践)场所建设。

本期,学校建立了“校园气象站”“天文馆”“微生物栽培试验室”等校内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实践)场所,提升了相关课程质量。下期,我们将利用学校校舍楼顶,建设“立体生物种植”“立体生物养殖”“果蔬栽培校内实验”等场所,

为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过程性实验(实践)场所,进一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成果的质量。

5. 聚焦系统性评价,深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写实记录。

毋庸置言,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还处于比较粗糙的研究层次。如何评价,也是制约这门课程在国内常态实施的瓶颈。

1)做好写实记录。

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获奖证书、实践单位证明等。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评价提供必要基础。

2)建立学生成长手册。

在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排、汇总成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填写入学生成长手册。

3)评定学生实践活动效果。

每学期末,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过程和成果的交流展示,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成长手册,对学生跨学科素养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写出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的评语和学分。

教师要对学生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思想、创意和体验,防止对学生的作品随意打分和简单排名等功利主义做法。

(二)提高认识、整体规划、稳妥推进,促进信息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1.站在未来课堂的角度,提高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的认识。

我们认为,当前课堂的最大问题是单向传输。学生在课堂上即使有问题,也很难发出声音。学生虽然可以进行信息及时反馈,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却不能对“教学的节奏、进度、难度”有根本性的影响,更不要说具有决定权。因此,构建一种适时强化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客服当下“一言堂”“满堂灌”的现状。

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主要优势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师生互动的及时性;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知识获得的生成性;教学过程的可重复性。我校未来课堂主要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这些优势。

2.整体规划,稳妥推进,在实践与探索中坚定前行。

学校已申报成都市未来学校。在申报方案中,已对学校未来信息技术硬件、软件建设有明确的整体规划。

1)前期培训

学校已购买50台平板,用于教师培训。力争在“东师理想”台上运行以“电子书包”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实践。

2017年上期开始,每周规定时间,由“东师理想”技术专家对第一轮50名教师进行培训。具体名额划分如下:各年级的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学科各2名;各年级数学学科7名;其余学科1名。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在下期开学时提交名单至陈国华老师处。

2)稳妥推进

对于任何一项新的教育教学实验,学校的态度都是积极探索、稳妥推进。因此,学校对未来云课堂的初步规划是:

2017年9月,在2020届全体数学班中推进;

2018年9月,在2021届全体英语、数学、科创班中推进;

2019年9月,在2022届全体班级推进;

(三)顶层设计、整合课程,切实减轻师生课业负担和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为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实施,改进课程评价,切实减轻师生课业负担和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学校教务处将在广泛调研和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推出 “非学科类课程(分学科小课题、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选修课程、兴趣特长培养课程等)设置计划及实施方案”。

1.顶层设计思路

八年级课表

时段

节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日

1

76分钟学科课程

非学科课程

2

16分钟课间休息

3

76分钟学科课程

非学科课程

4

晚自习

非学科课程

七年级课表

时段

节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日

1

非学科课程

76分钟学科课程

2

16分钟课间休息

3

非学科课程

76分钟学科课程

4

晚自习

非学科课程

2.解决的主要问题

1)分学科小课题重复、低效,功能单一;

2)各类课程重复、交叉,出现抢时间、抢优生现象;

3)规范各类课程的实施和评价;

4)学生对课程无选择权,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兴趣培养;

5)教师工作头绪多且繁琐,身心疲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推进学校精品课程建设;

3.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对非学科类课程的开发

1)分学科小课题由教研组统筹,备课组具体开发,形成课程实施方案(具体到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任务);

2)小组研究性学习课程、选修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兴趣特长课程等由教研组、备课组统筹,具体项目负责人组织团队开发,形成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

3)课程实施方案框架:

项目

要求

课程名称

简明、具体,符合学生兴趣

课程负责人

课程主要责任人、质量监控人

课程实施团队

与课程负责人一起共同规划和实施、评价(限2人)

实施地点

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音乐室、美术室,运动场等

课程实施条件及学生要求

写明需要学生准备的器材或参加该课程学习应该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基础技能等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哪些素养和能力

课程内容

课程单元设置、课时任务等

课程管理

对参加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在出勤、纪律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课程评价

写明具体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呈现方式

五、校本核心素养体系向度下的学科课程校本开发与实施

学校没有抽象的课程,“本本”上的学科课程只有变成学校具体实施的课程才有意义。

目前,学科知识一般做了“去情境化”处理,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等真实、具体、生动的细节被大大简化,剩下了由特定符号、术语所表达的概念、定律、原理及支撑这些概念、定律、原理的“事实”,其中不乏有为了突出所谓“本质特征”而人为编造的“事实”。学习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

我校的学科课程校本开发与实施,就是在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核心素养框架下,将学科“问题”转化为学科“课题”,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操作(实践)性学习等的方式,还原知识生成的情境性、过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