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述职报告--文传福
[日期:2019-01-16] | 作者:dangwu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2018年述职报告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教科室 文传福
各位老师:大家好!
教科室在学校“人本化、规范化、创新化、现代化”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围绕课程改革组织管理学校教育科研,主要针对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优化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根据学校安排,教科室主要负责课题研究的管理、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登记存档和评奖、学科竞赛和教师赛课、师徒结对和教师结伴制的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培训、教师交流活动、科创工作、学科特长班教学实施方案研究、数学教学教研及管理等工作。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教科室牵头申报,我校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首批“四川省校本研修示范校”,被成都市教育局评为首批“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校”、被成都市教科院评为“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通过教科室全体员工的努力,我校教科室被评为成都市先进教科室。我作为教科室的负责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报告,请全体教职工评议。
一、科研引领,以研促教,研用并重,成效显著
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以促进师生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研促改,研用并重”的原则,将科研、教研、培训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围绕课程改革组织开展课题研究,针对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优化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校本研修,形成了“科研引领,以研促改,研用并重,促进师生自主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教科研特色。
(一)长期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执行能力,切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执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开发了课题“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开发与常态实施研究”,先后立项为校级、区级、省级和教育部重点课题持续研究十多年,我校独立申报的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DHA160363)。我校荣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示范学校”称号,研究成果《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开发与常态实施》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推选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专著《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与常态实施》荣获四川省第十八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研究成果《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开发与常态实施》在2018年四川省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省政府一等奖,受到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被四川省教育厅推荐参评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受到教育部表彰。
(二)构建以“健全人格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健全人格
为了在德育中落实“人本”理念,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努力推进德育的课程化、序列化、活动化,构建以“健全人格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开发了课题“初中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实践研究”,立项为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研课题。该课题将研究方向与内容统筹划分为三大类: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及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组织,教师全员参与,构建以“健全人格教育”为核心的学科德育课程体系及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体系,实施以健全人格为核心的德育渗透教育;全体班主任组织,学生全员参与,构建以“健全人格教育”为核心的班会活动课德育程体系,实施以健全人格为核心的德育主题教育;以大型活动为载体,德育处组织,相关团体及年级组实施,构建以“健全人格教育”为德育核心的活动课程体系,实施以健全人格为核心的德育活动教育。我校健全人格教育研究成果2018年获成都市一等奖。
-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教师对课改观念认同却教学行为难以有实质性改变的突出问题,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实现新课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承担了省级课题“初中数学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自主开发了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先后立项为双流区教育科研课题和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持续研究。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了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激 — 问 — 探 — 练 — 拓”五环节教学总模式,并结合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衍生形成初中语文、数学等13个学科的50余个系列教学模式;通过开发配套的“导学案”,助推课堂教学模式的常态运行;通过研究制定“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和开展多种形式课堂观察等策略,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科室的组织指导下,各教研组都致力于此课题的研究,并经过课堂教学和学校“人人献课”活动付诸实践。各教研组结合“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取得的成果,开发校本教材,编写“导学案”,构建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互动模式,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成果《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荣获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获省市一等奖,我校荣获双流区2018年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成果展示团体一等奖。
本年度的重点是进行深化研究和推广应用,教科室牵头筹备出版专著《自主合作探究式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更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研究成果运用于我校和教育集团成员校的教学实践,成效显著,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国和省、市、区较大范围推广了课题研究成果,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发挥了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四)聚焦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教研组建设等问题,有效开展实践研究,促进师生自主发展
为了提升阅读素养,我校承担了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和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四川省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群文阅读推广与深化研究”之子课题“古代诗歌赏鉴的群文阅读路径研究”。
我校承担了双流区教育科研课题“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的课例研究”“初中英语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共同体理念下初中物理教研组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组开展深入研究,年度考核优秀。
我组织课题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多次召开研讨会,分别就“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学科特长班教学”等开展专题研究。教科室加强了对课题工作的管理,加强了对课题资料的收集,学校教科室牵头,对我校承担的各级各类在研课题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主要从资料考核、课题调研考核和现场考核三方面进行。科研促教改,推动了我校的课改进程。
二、以赛促研,以赛代培,助推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积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抓住课堂主渠道推进素质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以赛促研,以赛代培,助推校本研修。学校教科室牵头,组织开展了校内“人人献课”活动,开展了“课标教材解读大赛”“同课异构”“说课比赛”“微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学科教学大比武”等活动。2018年,我校教师参加全国和省市区现场赛课,有44人次获奖,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3人次,省级一等奖2人次,市级一等奖5人次,市级二等奖2人次,市级三等奖1人次,区级一等奖21人次。我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视频赛课,有127人次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37人次,省市级奖21人次,区级奖66人次。
学校教科室牵头,组织开展了校内“人人献课”活动。从“人人献课”的方案到课堂教学的展示,都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展示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和健全人格教育研究成果,推动了学校教育科研的进程和课堂教学变革。
三、 研训示范,搭建平台,辐射引领
我校作为四川省教育厅授予的“四川省校本研修示范校”和成都市教育局授予的“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校”,教科室牵头,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四川省校本研修示范校和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校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2018年成都市教育局组织的考核评审中,我校被评为优秀。
(一)精心组织学术研讨活动,承办全国和省市区培训研修活动
2018年,我校承办全国和省市区课题成果推广会和学科教研活动30余次,60余人次在全国和省市区研培活动作专题讲座和上示范课。
我校的课题研究成果先后在“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2018全国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论坛”、“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学术年会”、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四川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场推进会”、四川省教科院主办的“四川省2018年度普教优秀教学成果推广会”、“双流区2018年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成果展示”等全国和省、市、区展示交流推广活动中大放异彩!
无论是省市级骨干教师的“跟岗研修”还是骨干教师的“课例研讨”,无论是学校教师上的示范课,还是作的专题讲座,均受到参会老师的高度评价。
(二)专家引领,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教师发展
专家引领,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采用自我培训、校本培训、外出培训等方式,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修活动,学校教师积极探索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举行了多次希沃系统操作培训和研究课。
加强对外交流,积极争取专业引领,学校与省教科院、市教科院、区研培中心保持密切联系,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教研活动,同时也积极邀请专家到我校指导。2018年,全国著名教育家、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陶西平先生莅临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指导课程与教学改革工作并作题为《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关于课堂文化建设问题》学术报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柳夕浪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李松林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陈树杰教授、杨培禾教授等专家莅临我校指导课程建设和课题研究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莫景祺、四川省教科院院长刘涛、四川省教科院科研管理所所长王真东、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成都市教科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宇燕等专家莅临我校调研指导。通过与专家交流互动,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科室牵头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监管力度,对参加省市县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和参加省市县学科教学研讨活动的教师都要求做好听课记录,写好学习心得,学习结束后将听课记录和学习心得交教科室检查。通过“成都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平台开展教师远程培训,完成教师规范性培训76学时/人•年的继续教育任务。在2018年的数据统计中,我校教师合格率100%。
(三)建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按照《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关于加强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我校建立了区级名师工作室“名教师罗宗绪工作室”, 2018年9月,我校又成立陈国华名教师工作室、欧英名教师工作室、杨雪梅名教师工作室、何铁名教师工作室、吴永建名教师工作室和吕惠兰名班主任工作室、李春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室,招收程国斌、曾艳、王俊霖、韩媛媛、程剑、田海明等老师为名师工室学员,工作室间周一次开展教学研讨、理论学习等研修活动。
(四)送教下乡、对口支教,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为促进教育集团内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双中实验校教育集团的龙头学校,2018年完成了与九江初中、彭镇初中、黄龙溪学校、协和初中等学校的教师结对交流工作,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教研活动,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立足课堂,解读课标教材,把握标高、把握学情,创新教法,力求高效,以优质师资带领成员校教师快速成长,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积极参加双流区教育局组织的“双流区特级教师讲师团送教下乡”系列活动, 承担了专题讲座和专题指导等,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受到双流区教育局表彰。
四、实施师徒结对制和教师结伴制,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科室根据《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关于实施“导师”制结对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试行意见》和《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关于实施教师结伴制试行意见》,加强对结对、结伴教师的督促,每个月末都对结对工作手册进行检查并登记,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通知本人并限期加以整改。师徒结对制和教师结伴制的实施,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五、学科竞赛捷报频传
我校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我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开发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和选修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人文艺术节和学生运动会成为展示素质教育成果和学生才华的舞台。教科室提出了《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学分制实施方案》《双流中学实验学校选修课学分认定办法》等,学校制订措施鼓励引导教师研究开发选修课,使选修课内容更丰富、管理更规范。本年度,我校学科竞赛成果丰硕。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赛事中有2409人次获奖,获国家级奖637人次,其中一等奖75人,二等奖186人,三等奖376人;省级获奖669人,其中一等奖208人,二等奖327人,三等奖133人;市级514人,区级588人获奖。
六、科技教育成效显著
在学校“人本化、规范化、创新化、现代化”办学理念指导下, 每年3月至6月教科室牵头举办了科技节。整个科技节活动充分实践了学校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为同学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所取得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搭建展示平台,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评为“成都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我校科技创新教育成效显著。我校时隔十年重返“青少年VEX机器人亚洲锦标赛”国际赛场,由王伟、官勤学两位老师带队的两支机器人队伍858A、858B,力克国内外众多强队分别摘得国际金奖和银奖;在成都市、四川省以及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中,共获奖1352项,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空中生态园——羊肚菌种植实践研究》荣获四川省第33届科创大赛一等奖和全国第33届科创大赛一等奖,科学论文《空气污染现状及防护措施调查与研究---探究不同口罩过滤PM2.5》荣获成都市第34届科创大赛最高奖——英才奖。
七、组织开发校本课程,组织编写“导学案”,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形成教和学有机结合,学校组织各学科组编写“导学案”,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导学案”既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练习,又有利于指导学生预习,还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和谐互动,即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本年度,根据学校“导学案”管理意见,经学校审查通过,《语文导学案》《数学导学案》《英语导学案》《物理导学案》《科创基础教程》等印刷成书。这是教研组市级课题“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取得的成果,该成果突出引导学生自学、探究、讨论、反思等活动内容,学科特色鲜明,构建了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互动模式,提高了教和学的有效性。根据学校学科特长班的教学实际,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学科特长班的特色课程校本教材,使用效果好。实践证明,编写“导学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导学案”的设计可让教师研读课程标准,灵活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
八、开展学科特长班教学研究
我校以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开设学科特长班,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爱好,突出特色学科课程,并以这些特色学科引领其他学科发展,从而保证特长班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在高校长的指导下,我组织了数学班、科创班、文创班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开展研究开发,教学实施方案基本成熟,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多次组织了学科特长班专题研讨会,经常与特长班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九、深入数学教研组,指导教学教研工作
深入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指导数学教学教研工作,成效显著,我校201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考数学成绩名列全区第一。
十、团结协作,精心筹备学术年会
2018年,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教科室认真做好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登记、存档和评奖工作。在学校高校长和罗校助的指导下,教科室和相关处室团结协作,精心筹备学术年会,顺利举行了双流中学实验学校2018年学术年会。
各位老师,我报告中提及的每一项工作及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教科室全体员工的辛苦劳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我虽然尽职尽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面还很多。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和老师们团结协作,共创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2019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