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述职报告--罗晓章
[日期:2019-01-16] | 作者:dangwu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与提升
——2018年述职报告
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罗晓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在过去的2018年度,因有您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得以顺利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此,表达我真诚的感谢!现就年度工作总结于后,恳请您评议并提出宝贵意见,我定当不忘初心,奋然前行,不负您的春风深情!
一、注重学习调研,厘清学校整体发展与提升的思路。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通过深入调研,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对于课程与教学来说,不发展不行,不加快发展不行,按照老路子发展也不行。任校长助理以来,我集中时间和精力静心研读了高校长关于学校的办学理想、办学目标、育人目标以及教育、教学理念。通过交流、访谈、问卷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深刻领悟了“以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实践路径和价值追求。
(一)对高校长教育思想的再认识
高志文校长的核心教育思想是,在“以人为本”的观念指导下,确定学校的育人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系统构建校本课程群,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带动观念转变、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系改革和学校文化建设,最终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素质教育模式。
(二)坚守和实践高校长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教育活动、教育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它们都指向关注人、发展人、成全人,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思想;又如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旧三中心”教育思想,杜威的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新三中心”教育思想,等等。
也正因如此,当前的基础教育教育,口号多,概念多,点子多,一段时间强调这个,另一段时间又强调那个,人们在左右摇摆的迷茫中放弃了对教育思想的坚守,缺乏对教育思想落地的践行和对教育思想的忠诚。学校不同于政府机关,走马换帅,动不动就推到重来!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高校长的教育思想,在十五年的办学历程中不断检验、发展和完善,是经实践证明且能引领“双中实验”稳定、持续发展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因此,“作为双中实验人”,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守和实践高校长的教育思想,深度推进课程改革,精细管理课程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注重突破难点,找寻学校整体发展与提升的路径。
(一)让思想的光辉照亮课程
课程是实现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核心载体。一所学校的变革,如果不能从课程上进行引导并在课程上有所突破,再多的改革也只能是形式化的、口号式的、运动式的。“课程”是什么?人们对它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育人目标而制定一定的方案,确定一定的目的内容并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只有用课程方式对学校育人活动进行管理,才能收到可评价的明确的实效。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如不具备前述课程特征,则其效果是值得忧虑的(这可帮助我们反思那些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目的不明或不切实际,内容空泛不可捉摸的低效甚至无效、有害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都难以脱离片面性、盲目性、表面化、一阵风的困境。
因此,学校的课程建设,各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考虑“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学科课程的学习是从知识点或知识逻辑体系出发的学习,是一种割裂了客观世界复杂性、整合性的学习。因此,在学科课程校本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或实际问题,综合应用知识、技能、思维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
2.有利于深度建构与实践创新
“一讲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懵”,是我校多数学生的学习特征,其实质是浅层学习。因此,各类课程的建设,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服务、操作、体验等方式,进行深度体验、深度思考、深度理解,从而实现深度建构,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转变单一的知识获取的教学观。
3.有利于健全人格与价值观念的培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健全人格是整个社会的需要,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我们首先教会学生学会做一个好人,做人是基础,连人都做不好,其他事情就是空谈。
(二)让课程教学的品质成就学生
课程改革的核心指向课程教学的品质。因此,我校的课程教学需要实现“四个转变”。
1.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从“教书”向“育人”的观念转变。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什么叫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这一门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贡献到底是什么,或者用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知识全忘记之后,这门学科给一个人留下什么,打下什么烙印,这就是学科素养。把“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重组、学业质量标准、教学实践指导、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提出的“纲” 。
2.从“划一”向“可选”的转变,实现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
脑科学的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找到了个体差异的生理学基础 。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让每个学生朝着可能的方向发展;教育的公平不是“把不一样的人培养成一个样”;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都对学校课程教学提出了“差异化”“个性化”的要求。
3.完成从“外压”向“内生”的转变,提高“学习力”。
学生现有学习动力,大多来源于“外压”与诱惑,具有低效、低能、自私的特征。 启蒙是教育的题中之义 ,需要学校通过选修课程群并辅以“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生涯规划”等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发现兴趣、找到潜能、学会担当、 读懂自己、悦纳自己、拥抱世界。“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适合”才有人的充分发展 。
4.完成从“知识点”到“核心素养”的转变,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重新解构基础学科课程,开发具有结构化、大概念、大观念的校本化的基础学科课程,凸显知识后面的价值观、品格、能力。以解决真实问题或任务出发,构建生活化、情景化教学环境,增加课题探究、社团活动、实践基地等实践环节,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意义建构,实现从“知识点”到“核心素养”的转变,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三)让精细规范的教研成就课堂
1.系统推进常规教研
按照《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常规教研评价细目表》的要求,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要认真落实“六个一”的规定,教务员严格执行过程考核。从本期开始,学校统一规定了集体教研的时间和地点。学年结束,集中进行教研组工作汇报和展示,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价,然后表彰“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
2.精心开发《导学案》
《导学案》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科教学质量的优劣。本期,学校成立《导学案》建设管理机构,通过组建各学科的研究和开发小组,加大《导学案》开发的力度,严格《导学案》质量的审查,提高《导学案》的内涵和品质。
3.全面推进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一种基于教育教学原理、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课时教学目标等多方面要求进行的一种专业诊断和价值评判。本期,学校研制了系列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开始在全校公开课、“人人献课”“精品课程”集体教研过程中实施。同时,学校教学与课程处将委派教务员和教师对学科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和记录,每周不少于16节。
4.系统建设精品课程
按照《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评选》的要求,今年12月,以教研(备课)组为单位组织申报工作,填写“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2018年度精品课程申报表”。上交材料主要有:申报书、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评课议课记录、教学资源等。
组织专家集中评选出了精品课程27节,较好地发挥了这些课程在教学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5.落实“特尖生”的培养机制
素质教育与中考升学并不矛盾,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应该有高质量的中考成绩。从全市2018年的中考成绩看,我们学校与中心城区存在差距,与优质学校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本期提出以下实践改进的措施:
(1)研制“特尖生”培养方案
在2018届“特尖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全校层面整体规划 “特尖生”培养的策略与措施,年级分段实施,教研组分科推进。
(2)开发“特尖生”培养课程
为进一步培养尖子生,本期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教研组精心编写了《学科特长生培训课程》并投入应用。
(3)设置“特尖生”奖励措施
在学校原有教学奖励机制的基础上,增设两个质量指标:
①级中考的“市重点率”,近三年的奋斗目标为80%以上;
②年级中考在全市前2000名的人数≥70人。
三、注重教师培养,积蓄学校整体发展与提升的动力。
我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有一支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教师队伍。
(一)组建名师工作室
为进一步促进我校名教师(名班主任)专业提升与发展,发挥名教师(名班主任)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指导和培养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期,学校组建了7个“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
1.导师的培养与发展
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思想及导师自身现实的教学教育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特征,着眼于自身未来发展,逐步凝炼自己的教学主张,构建自己的教学“理论”,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艺术。提升自身人格魅力,用自己的人文经验、价值体认等内隐的精神底色,对教育教学实践和团队学员产生积极影响。
2.学员的培养与发展
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发展1年近期、3年中期、6年长期计划;通过与导师和同伴共同阅读、培训、实践、反思等途径提升教师课程文化、课程理念、课程知识、教学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知识,努力磨炼成长为本学科或班级管理领域有底气(扎实的专业知识),有眼界(宽广的学科视域),有根基(深厚的课程文化)的卓越教师。
3.名师工作的研究方向与发展
立足我校课改的实际和当前课改中的热点、痛点和未来课改的发展趋势以及导师和学员的专业特长,开展有的放矢的学科教学研究、班级管理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提炼课改与育人模式成果,力争在全省知名、全国有影响。
(二)筹办首届学术年会
学校从本年度开始,开始组织和实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学术年会”,充分利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资源、课程资源、评价资源,系统推进学校的学科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的建设,切实发挥学术年会的示范引领功能。
2018年的学术年会,展示了学校课程建设的部分成果,聆听了李松林教授的专题报告,全体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的变革”层面上,收获颇多。
(三)建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
如何综合评价教师的业绩,是我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期,我和教务处、课程处、教科室重点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研究评价导向
我们提出:教师的职业定位在于,在学生未来对社会的贡献里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学生今日之爱戴与未来之回忆中,寻找富有乐趣的教育人生。
我们提出:学生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那么教师在学校中的价值就有多大。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甚至缺憾,但都不可以轻慢学生,忽视教学;学校可以原谅教师,但永远不能原谅的是教师对学生和教学的轻慢态度和简单粗糙行为。
我们提出: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可能有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学生;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错误,就像学习走路的幼儿跌跟头,绝大部分跟道德品质没有多大关系。不要埋怨学生,当教育教学效果不如意时,先检视自己。
我们提出:关注每一位学生,学生对公平的期待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十分小心地呵护每一位学生的世界,即使她是不完整的。如果教师讨厌自己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际就已经结束了。
我们提出:学校应该成为学生求知、尚善、鉴美和寻找同伴的地方,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2.研究评价原则
我们提出:坚持正面评价,维护教师尊严;坚持绩效评价,肯定教师功劳;坚持学术评价,促进教师发展;坚持全面评价,凸显教师价值;坚持团队评价,激发教师自信;坚持学术仲裁,维护公平正义。
3.研究评价指标
我们提出,教师的综合评价主要涉及三个重要的一级指标:师德师风、教学业绩、学术水平。同时,我们还提出15个二级指标:教学满意度、常规教学教研、一次性合格率、平均分、优生率、类均分、类均人数、全市前2000名人数、市重点率、展示课、论文获奖、论文发表、课程建设、学术交流、指导学生。
根据近6年的大数据,设置二级指标的层级。如,合格率、对位率、类均分二级指标的研制。
A卷合格率 |
AB合卷对位率 |
AB合卷类均分 |
|||
等级 |
等级标准 |
等级 |
等级标准 |
等级 |
等级标准 |
A+ |
实98%,标94% |
A+ |
98% |
A+ |
≥M |
A |
实96%,标92% |
A |
94% |
A |
大于类均分 |
A- |
实94%,标90% |
A- |
90% |
A- |
等于类均分 |
B+ |
实92%,标88% |
B+ |
86% |
B+ |
小于M |
B |
实90%,标86% |
B |
82% |
B |
≥M |
四、注重团结协作,凝聚学校整体发展与提升的智慧。
各方力量推动全局工作。我始终认为,要推动事业发展,不能孤军奋战,必须注重统筹各方资源,形成谋事干事的整体合力,才能有力推动各项工作。为此我始终坚持“决策统一协商、中心工作协同推进”。
(一)加强年级统筹
学校三个年级,就像一架三轮车,在学校统一指挥下,协同前进。本期,重点在年级经费收支统一、教学要求统一的基础上,着力挖掘年级的内生动力——抓“A卷”和一次性合格率。特别是,2018届,团结合作,共创了新的历史。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备课组)是按学科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是校长施行教学领导和教学管理的组织保证。因此,学校狠抓教研组(备课组)校本研修评价:明确教研组(备课组)功能定位,促使向校本研修专业组织回归;加强学科教师团队建设,实现教研活动制度化;聚焦学校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构建校本培训体系和整合课程资源,促进发展教师专业化;营造学术氛围,建设教研组(备课组)文化。
(三)坚持团结共事
整合课程、教学、教研三个部门,打破传统的分工分家界限,推行重点工作(项目)交办、帮办、督办、查办“四办制”,极大调动三个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了协调各方、步调一致。
五、注重身先示范,营造学校整体发展与提升的生态。
我始终认为,要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必须在工作中以上率下,身先示范。为此,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强化责任意识,注重勤劳务实,树立了爱岗敬业良好形象。
一是在工作中明确责任与分工,细化工作目标,时常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和调研,确保了学校重大决策和各项重点工作部署的落实。
二是时刻注重自身的师德示范和表率作用,在工作生活中自觉接受同事的监督,不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和下属牟利,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思想上牢固筑起遵纪守法防线。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努力方向
一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我自己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和学校的要求相比,我自身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
(一)教育教学教研知识积累不够
今年,学校重点推进的各项工作,均需要较强的专业理论为基础,我大量的时间都用于到教学一线上课、听课,或调研或协调推动工作,所以专业知识的积累更新方面有所放松,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现在工作上的新常态,在这一方面要着重加强。
(二)工作方式方法需改进
今年,为了推进几项重点工作的过程中,推动工作只注重结果,某些工作推进不力时心情急躁,批评教师不顾情面,虽然对事不对人,但容易影响教师间的感情,这一点在来年的工作中必须克服。
在来年的工作中,我将牢记使命、忠诚履职、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全力促成学校的整体发展与提升。以一颗平凡、挚爱、理性的心灵来守望教育,守望我们心中的教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