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雨
[日期:2025-08-24] | 作者:2027届8班 刘俊汐 58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雨,本身就是极美的象征。
我听过城市中的雨声,那是一首轻快的乐曲,是一场对疲惫的洗礼;我听过旅游时的雨声,不但没加上一丝忧愁,还悟出了生命的真谛。但故乡的雨却是勾起我对故乡缠缠绵绵的回忆。
在小时,我都不愿回故乡,尤其下过雨后。但在小学四五年级,我知道了故乡就是人心灵的归宿。自此,我真正地理解了在故乡的家人对我的爱,更认识到了故乡亲人在我成长路上的帮助。尽管记忆里童年的事是如此依稀,但那几件事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故乡的雨纪念着一次成长的契机。
依稀记得,有一次爷爷请客在院坝里吃饭,本是白云点点,突然空中却飘下了几丝雨滴,在心灰意冷之时,爷爷搬出了几个棚子,让我们撑起。我不解,问爷爷:“这棚子小,雨还是会飘进来啊,不如就不办酒席了?”他说:“做人不能言而无信?”这句话我受益匪浅。
故乡的雨是亲情的标记。
仍记得下雨后的小道,十分泥泞。我们从上面①回来,这泥泞小道便成了我们回家的阻拦,但此时,一个矮小的身影从远道蹒跚地走来,慌慌忙忙、急急匆匆,手中还提着几双雨靴。是奶奶!她急忙说:“昨天刚下完雨,路很滑,你们赶紧换上雨鞋。”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温暖。
这场雨下得断断续续的,正巧赶上幺爷爷请我们吃饭。我循着叮叮当当的声音,来到了厨房,只见他在凉拌猪肚,见到我,便说:“我几个月前就向你爷爷打听了,你不是最喜欢吃凉拌菜吗,这就是专门给你做的。快尝尝幺爷爷拌的味道可不可以。”
吃完,我们准备开车返程时,云中的那场小雨还缠绵着。他冒着雨,连忙出屋,敲了敲车玻璃,我摇下车窗,幺爷爷递进几大袋东西,原来是席上让我馋得流口水的又没吃着的小面包,我不肯要,他于是撕开,硬是塞给我几小包。一边塞面包一边嘱咐我:“在家里要多听爸爸妈妈的话,给你的那些橘子,好吃的话,你就跟幺爷爷说,幺爷爷给你讨……还有,有时间多回来玩”……我在幺爷爷的唠叨里默默红了眼眶。
故乡的雨也是悲伤的见证。
不知从何时开始,曾祖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很快,他无法站起看看我们了,在我们离开的那个晚上,我最后看了眼曾祖父,他已经虚弱得无法睁开双眼,我默默站着看着他,算作最后的告别。
翌日,一场暴雨席卷了全城,一通电话急急忙忙地打了过来,是姑婆的,她略带哭腔地告诉了我们:……曾祖父……与世……长辞。这个噩耗让我悲痛万分,我们立刻启程赶回了故乡。
雨不如以前剧烈,却是略带几分叹息下着。当我到老家时,望着离去的曾祖父,我似乎想起了很多。
在许久之前,曾祖父身体健康时,摘橘子的活他也要去。有一次他与爷爷几个人去山上橘林,丰收橘树上已成熟的果实,曾祖父干劲的确很足,鸡鸣时出门,踏着晚霞才回家,带来的不仅背上的、手上的筐中饱满的果实,更是一筐又一筐珍贵的回忆。
我家与曾祖父家离得近,所以他有时过来帮着祖父干些事,吃饭时,祖父也会留着他一起吃饭。当那片翠绿的挺竹还未被砍去时,他踏着泥路,在竹林的绿荫下,浴着橘子的芳香,拄着杖,蹒跚而行,听着鸟的脆鸣,在犬吠中,缓缓地,步步前行。
......
可惜!一切终将过去,成为往事。祖父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说了一段话:“人的一生,你也摸不透,就像我们种庄稼,去年是丰收,今年可能就是颗粒无收,就像你曾祖父,去年还很健康,今年就默默离去了;所以人要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让自己不留遗憾。”
故乡的雨从未停歇过,细雨冲刷着昨日的回忆,洗去昨日的哀伤。尽管记忆是如此依稀,但我对家乡仍魂牵梦绕;也许是渴望着从学习中钻出来,再呼吸一口故乡新鲜的空气,我总是惦记着家乡;我想再听一下那熟悉的雨声,可在家乡但再也等不到那几声淅沥的雨了;再望望窗外的水洼,听听窗外的雨声,就让它把我带回昨天吧。我是那么爱雨,尤其是故乡断断续续、缠缠绵绵的雨,因为也只有它,还记着童年的年轮了……
(①上面:我故乡的俚语,某处地理位置靠北称为上面,某处地理位置靠南称为下面)
(②讨:动词,同我故乡的俚语,意为摘,特指摘橘子)
指导教师 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