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第一次研讨活动
[日期:2025-02-18] | 作者:教务处 42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成都立格实验学校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第一次会议在生态实验室如期召开,会议由李春燕老师主持,本次会议就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实施的目的
1. 学生能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景,有一个他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
2. 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系列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3. 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
4. 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的展开他所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他们是否有效;
通过这样的实施让学生达到从为追求标准答案的被动学习走向形成解决方案而展开的主动学习。让教师进行角色的变化,从而引起教与学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是教师给标准答案,学生记住,未来的教学方式应转变为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想办法解决。
二、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任务
示范:有成功的案例,构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模式供大家参考学习
引领:有较好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大家想办法。
推动: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大家愿意干、干得有意义和价值;
平台:有寻找到意义感的机会,背后的工作能够被看到。
三、对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课程评价优化
1. 课题经费的使用:50%可用于指导教师指导的奖励;50%可用于课题组购买统一的笔记本、书籍等。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这个课题与众不同,在这个课题里面自己就很酷。
2. AI工具的使用:鼓励和引导课题组学生使用AI记录过程、撰写新闻、撰写方案、讨论思路、设计作品等。
四、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特色项目的启动
1.2025年3月20日开展第33个“世界水日”和第38个“中国水周”节水护水保护河流宣传展示活动;
2.2025年3月28日开展双流区综合实践活动阶段成果展示;
3.2025年5月23日,开展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暨小初高一体化生态项目课题优秀成果展示;
五、本学期课题组成员研究的方向
(1)张寿禧、李春燕:以开题评审为目标,完善评审方案,优化主题生成课、方案设计课、开题评审课课模的建构。
(2)王一帆、王宗渠:以中段评审为目标,完善评审方案,优化方法指导课、中段指导课课模的建构。
(3)江雨栗、封德军:以结题评审为目标,完善评审方案,优化成果展示课,结题指导课课模建构。
通过大家的讨论,课题组成员明确了自己本学期的任务,增强了课题组的凝聚力。激发了大家工作的热情。
撰稿人:王宗渠
成都立格实验学校
2025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