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 PAC 理论,亲子沟通更顺畅

[日期:2023-10-12] 作者:德育处1 次浏览 [字体: ]

初中的孩子处于 12 岁到 15 岁之间,这个时间段是青春期的前期,处于这个阶段的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处处要彰显自己的个性和自主,同时他们又存在极其幼稚的一面。这个阶段是独立与依赖并存,幼稚与成熟相伴的成长阶段。家长跟这个时期的孩子沟通交流一定要非常注意方式,否则一言不合不欢而散,或者费尽口舌,却依旧没有成效,孩子甚至还可能用对抗的态度来应对,让人身心俱疲。

试试把 PAC 理论运用到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也许会得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PAC 理论是加拿大心理学家 Eric Berne 在《人间游戏》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不同的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起到的效果也不一样。Eric Berne 表示,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观点时,心理上存在三种自我状态,即父母(Parent)状态—P状态,成人(Adult)—A 状态,以及儿童(Child)状态—C 状态。 

一般来说,父母状态(P)是指在交往中表现出权威性和优越性的个性状态,主要表现为统治、训斥、管教、安抚、迁就的作风;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等,其常用的词语和句式是:“你必须……”“你不能……”“你应该……”“千万要记得 ……” 等命令性表达。成人状态(A)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客观、冷静、平等待人并能从容不迫地处理和决断问题的状态,常用的句式是“我个人的看法是……”“我想和你商量一下”等客观理智性表达。而儿童状态(C)是指容易冲动、任性撒娇、感情用事、讨好、服从和被控制、不负责任、缺乏理性的自我状态,其常用句式:“我不知道”“我不管”“我就要”“我猜想……”“都怪你”等,带有强烈情绪化语气的一种幼稚性表达。 

这三种不同的角色心态存在很大的差别,作为家长,如果我们把 PAC 理论运用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效果会怎样呢?例如,家长正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和孩子谈话,面对孩子三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我们该如何回应呢?

       判断对话发起和期待

判断发起重要,这个是取得顺畅沟通的关键一步,判断失误,常常引起的后果就是争执、不欢而散等。那要怎么做呢? 

第一步,我们要读懂孩子对话的发起状态。是撒娇、任性、情绪化的 C 状态,还是强势的、据理力争的 P 状态,或者客观、理性、冷静的 A 状态? 

第二步,领会孩子期待我们此刻以什么状态回应。如孩子说:“妈妈,你这么凶干吗,你吓到我啦!”——孩子以示弱撒娇的 C 状态发起,期待父母能够包容、迁就,此时交流状态是“C → P”。或者“这不是我的问题,妈妈,你怎么总是这么啰嗦?”——孩子以 P 状态发起,期待得到母亲的安抚、“ 示弱”, 所以在这个语境中, 这句话的完整状态应该是“P → C”。而孩子说:“妈妈,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但我遇到学习难题了,不知如何解决?”——孩子冷静、客观地表达情绪和阐述观点,表现为 A 状态,同样地希望家长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回应,此时状态为“A → A”。

      领会期待并指回发起

接下来就看父母如何回应了,为了促成顺畅的沟通,先采用平行沟通。我们一般会考虑从对方期待我们的状态出发,指回对方的发起状态。

例如:“妈妈,你这么凶干吗,你吓到我啦!”这是“C → P”模式,平行沟通应是“P → C”模式,那么类似的,可以这样回答:“ 怎么这么胆小啦,快和妈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而孩子说“这不是我的问题,妈妈,你怎么总是这么啰嗦”时,孩子的状态是“P → C”,那家长的对应状态应是“C → P”,所以回答是类似“别着急,来,妈妈先听听你的解释”,家长的语气是温和安抚的 C 状态,既暂时平复了孩子的情绪,又向孩子传递了有话好好说的信息。

      引导高效沟通“A 对 A”

一般来说,当交往双方出现争执、产生矛盾时,通情达理、稳重得体的 A 状态是比较合适的处理方式。“A → A”的沟通,是平等、客观、理性的沟通,这种成人模式的沟通比较顺畅、高效。比如,要回应孩子提出的“我理解您的意思,但我认为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家长可以回应“我愿意听听你的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对话不太可能一开始就是“A → A”状态,所以当我们通过一次次达成平行沟通后,待时机成熟时,家长可以启发、发起孩子的 A 状态,尝试启动“A 对 A”的高效沟通。

下面以一位妈妈和女儿的对话交流举例:

周五下午放学回家,女儿一脸不高兴,妈妈通过“察言观色”推测女儿是在学校遇到什么问题了。但是女儿不主动说,此时可以让女儿先缓和一下情绪。到了吃饭的时候,女儿看着桌子上的菜,撇撇嘴:“妈,怎么又是这些菜,真是没有胃口!”一副极不情愿吃饭的样子。

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来一句:“就是挑剔,没兴趣吃就不要吃了!”(此时的状态是 P → P),感觉雷可能就要爆了,女儿就要甩脸走人了,那要怎么开启友好沟通呢? 

女儿:(情绪不佳)妈,怎么又是这些菜,真是没有胃口。(P → C) 

妈妈:(温和)哟,感觉你心情不太好呀,这些菜是你昨天交代妈妈做的呀,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发生什么事情啦?(C → P) 

女儿:(皱着眉头)我不想说,别问了,好烦!(P → C) 

妈妈:(知趣地)哦,我想你可能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了!妈妈的眼睛不是 X 射线,不能穿透你大脑看到你的烦恼,所以,如果你愿意,可以说说嘛,看看妈妈能不能给你出一下主意?(C → A) 

女儿:(情绪缓和)唉!我今天在课堂上被英语老师批评了,这让我觉得很难堪。她提问的问题我本来会的,可是我站起来就很紧张,一紧张我就回答不出来,然后她就说我浪费大家的时间,我感到很委屈……(A → A) 

妈妈:(恍然大悟)哦,原来这样啊,在课堂上被老师误会和批评,确实挺让人难过的,妈妈能体会到你这种沮丧的心情,谢谢你告诉妈妈,我们可以讨论一下,这件事接下应该怎么处理……(A → A) 

根据 PAC 理论,当个人呈现 A 状态时,会更加理性严谨,相对成熟,往往可以在更多情景下规避矛盾,进行有效沟通。因此,当我们面对幼稚但自以为成熟的情绪多变的青春期孩子时,切忌硬碰硬,家长一定要调节好情绪,在交流时,激发孩子的 A 状态,以“A → A”沟通模式进行应对,尝试进行理智、冷静的对话。 

PAC 理论运用于亲子沟通和交流,既能提高亲子双方自我管理和自我照顾的能力,使双方保持自我,理智冷静对话,同时又能让沟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广大家长朋友尝试。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