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日期:2020-09-03] 作者:德育处1 次浏览 [字体: ]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深远。高质量的亲子沟通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亲子沟通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通过信息、观点、情感或态度的交流,达到增强情感联系或解决问题等目的的过程。研究表明,初二至初三的青少年亲子沟通质量最低,最易产生亲子沟通问题。

亲子沟通的质量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效果,改善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

和睦、融洽的亲子关系对于个体的人格发展、情绪水平、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等多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良好的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具有保护作用。

1.亲子沟通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

良好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自尊、同一性发展以及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等都密切相关。良好的亲子沟通对青少年自尊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高质量的亲子沟通易于营造出轻松和睦的家庭氛围,使家庭关系更加亲密,能给予青少年更多的温暖与安全感,有利于青少年自尊水平及其心理健康的提升。在亲子沟通中得到父母关怀的青少年能更好地探索自我同一性。

不良的亲子沟通,会促成抑郁质人格特征的形成。研究表明,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家庭氛围与低龄儿童抑郁特质的形成显著相关,父母越关心照顾孩子,其抑郁得分越低。同时,如果孩子在家庭中能感受到更多的积极信息,那么其抑郁得分明显较低,反之较高。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提高心理弹性的水平,心理弹性反应个体在面临困境时的应对能力,心理弹性水平高的个体可以减少负性事件的发生。在培养孩子的坚韧性人格方面,父亲起重要的作用,父子沟通中的情感需要和积极倾听能够联合解释坚韧性人格23.8%的变异量

当亲子沟通出现问题或亲子沟通质量较低时,家庭人际关系紧张,青少年在遇到挫折时可能无法认清问题的本质,最终导致情绪混乱或行为偏差。

2.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

良好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良好的社会适应相联系。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帮助青少年应对压力,提升亲子沟通的质量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心理一致感及其社会适应。

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够满足青少年心理安全的需要,促进其积极向外探索,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抵御负性生活事件所带来的负性情绪。亲子沟通越好,青少年获得的社会支持就越多,越不会回避社交。父母是青少年最先接触,也是最常沟通的对象,能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本身就是获得父母支持的良好途径。

父母的自我表露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作用。Baird的研究指出,父母表露其青少年时的情感和经历对孩子的自尊以及社交能力有影响,其中父亲的自我表露对孩子的社交主动性有直接的正性影响

良好的沟通能帮助青少年认清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觉察到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思想和情感。在沟通中,父母与子女交流的一些信息受到重视,这些信息会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同时帮助孩子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父子沟通的时间和母子沟通的态度对青少年的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如果父亲与孩子有较长的沟通时间,母亲能够很有兴趣地、耐心地与孩子进行谈话,能促进孩子同伴关系的发展。

 

高质量的亲子沟通能够增加亲子之间的亲密度,提高子女应对问题的能力。亲子沟通质量是指父母和子女在沟通中达成增强情感联系或解决问题等目的的程度。在亲子交往中,高质量的亲子沟通传递了积极的交往信息,子女体验到了安全感和控制感,建立了最初的人际信任。这些积极交往的体验,有利于推广到其他的交往中,扩大个体的信任圈。

3.亲子沟通对青少年情感的影响

亲子之间良好的情感沟通是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根本。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以善良和友爱、正直和诚实为主要情感基调,家庭成员彼此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亲子之间情绪平和,能有机会并愿意说出心里话,情感能得到积极的反馈。

初中生获得父母情感支持的需求十分突出,并随年龄增长呈直线上升趋势,“受委屈或挫折时给我支持”和“拿不定主意时帮我分析”排在前两位。初中生更希望获得来自父亲的情感支持,其中女生对父亲情感支持的需求意愿更为强烈。初中生不愿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需求,更渴望获得来自家长主动的关照和理解。如果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子女这种情感变化,则极易引发子女对家长的不满,并最终导致亲子冲突。

亲子情感沟通需要通过强化家庭的情感交流功能和休息娱乐功能来实现。家长要注重构建家庭中的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亲子之间的良性情感沟通。父母对孩子表达积极正向的情感,和给孩子充分的情感表达机会并积极回应同样重要。

4.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

家庭中常见的亲子沟通大多是围绕学业展开的,父亲对儿童学业成就有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亲子沟通与儿童的学业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

对学业失败家庭的质性研究发现其亲子沟通表现出两个特点:

1.父母在沟通中处于强势的支配地位,不能倾听孩子的想法,对孩子的需要不敏感;

2.父亲因工作忙或外出打工,父子沟通少,沟通质量低,与母子沟通不一致,造成完整家庭中“父亲角色缺失”现象。

通过亲子沟通,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对专业知识的认可、对学习活动的投入都会影响子女对学业表现的信念。

亲子沟通影响学习动机。积极的、支持性的亲子沟通模式能促进儿童对环境的积极探索,有助于其认知发展。父母针对儿童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具体指导和沟通对子女学习成绩提高有很大作用。父母越是实行“温和对待,关心理解”的教养方式,则初中生越倾向于求知进取。在亲子沟通过程中,父母应将有关学业的价值观传递给子女,增强其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其获得良好的学业表现。

亲子沟通可以直接影响考试焦虑。亲子之间对学习问题的沟通,可以影响到子女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考试焦虑。另外,亲子沟通还可以通过心理弹性影响考试焦虑。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提高心理弹性水平,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又可以缓解考试焦虑。在子女的学业活动中,父母通过检查作业、了解学校生活等,与子女交换信息和情感,相互了解。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可靠的社会支持系统,完善内在保护性因子,提高在变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有效缓解考试带来的焦虑情绪。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减少学习倦怠,亲子沟通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以及成就感低的问题[16]。在高质量的亲子沟通中,父母鼓励青少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坦诚地交流,虽有可能出现分歧与争执,但都是针对问题,民主开放的沟通方式,多元化思维的碰撞,有助于青少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通过问题解决,增加了青少年的自信心,使其能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较少出现情绪低落和低成就感。

5.亲子沟通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

良好的亲子沟通是与青少年良好的社会适应相联系的,而不良的亲子沟通是与青少年不良的社会适应,甚至是严重的问题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不良的亲子沟通容易引发攻击行为。研究发现,亲子沟通差的学生对情绪的感受性降低,不能对情绪信息进行正常的加工,对情绪信息不能合理地感知和理解,容易诱发攻击性行为。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降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率。亲子沟通质量越高,子女越不容易网络成瘾,频繁的亲子冲突会增加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可能性。采用亲子沟通的方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进行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母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起到更明显的保护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通过与孩子之间的顺畅交流,可以了解子女使用网络的情况,及时发现孩子在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积极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不致沉迷于网络。

                                                       (中国德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