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 集成 互联——建构信息时代品德教学的媒介新环境

[日期:2014-09-28] 作者:葛以春 次浏览 [字体: ]

当今社会,变化得最为迅捷的就是信息技术,他完全是以瞬息万变的态势,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并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当iPod 、飞信、QQ、微博这样的字眼,让老人孩子都能耳熟能详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成为了我们学校教学的一种常态。那么信息技术到底对什么学科影响最大呢?笔者认为,不是我们的信息课,更不是语数英,冲击与影响最为直接与宏大的,正是我们的品德学科。信息社会对于其他学科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冲击与突破。而对于于品德学科,更多是内涵层面,的可以说,信息社会让品德教学面临质的蜕变,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品德观念的接受方式,表达方式与行为方式,他无与伦比的传递速度与独特广泛的参与评价方式,一时间曾经让我们的品德教学无所适从,一些现象便随之产生。

例如,道德想象,这是品德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其本身并无过错。爱德华•蒂南夫就曾经提出在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在‘敌人’中站一会儿,我们将可能发现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1]但是,当教学越来越不能解释生活事件时,老师频频地使用想象来催化品德,从而架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再如,道德隔离,由于网络社会传递的道德信息过于纷繁复杂,教师在教学时常常会善意而简单地将这些信息屏蔽。这种人为的隔离,被杜威先生称为教育的浪费,他指出“最大的浪费是由于儿童完全不能把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应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2]隔离状态下的品德教学,宛如实验室里的科学实验,理想却无效,课内外的疏离生分,使得品德课难以真正关照与引领学生的真实世界。

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他们带来的问题便是品德教学目标的迷失,教学设计的偏失与教学效果的丢失。信息社会是给我们的品德教学带来了困惑,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抽丝拨茧,就会发现,信息时代给我们的品德教学带来了不少的惊喜。

惊喜之一:课堂不寻常。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门滞后的艺术。老师传授的经验都是被前人证明或者发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不可能超越人类发展步伐。但是,信息时代却能让品德学科走在孩子们道德发展的前面。历史上的儿童观,历来有着无罪论[3]与原罪论[4]两种说法。正如,中国的人之初,性本恶还是性本善的争论。我们不否认儿童纯洁善良的天性,但是我们也有义务,通过教育与督促,让儿童的心灵接受洗礼,而避免“从罪恶之床中长出杂草”。广泛的信息渠道,正可以让我们让道德现象进行比较全面而科学地收集,进一步从中分析出当今学生的道德走向,从而逆推出我们品德学科的教育盲点、焦点、关注点。例如,越来越多的网络打油诗,折射出学生对自我状态的不满,提醒我们需要提前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童年的快乐。沉迷游戏引发的悲剧一再上演时,就提醒我们要预先教会学生如何安排“非学习”时间。甚至那些问题食物层出不穷时,我们也有义务去提醒孩子认识“绿色食品”的标志,学会查看食品生产日期与有效期……当我们的品德教学走在了学生品德成长与生活成长的前面,成为一种提点、一味良药、一层防护时,那么我们教学的意义也就显得如此的不同寻常。

惊喜之二:教学也休闲。品德教学其实是一门寻找认可与理解的课程,内心一旦明白,那么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而信息时代出现的各种产品,或多或少带着娱乐精神进入生活,这形成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我们如果真的把教学与信息技术、媒体时代尝试有机融合时,我们的教学就会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在美国,孩子们常常会玩一个叫《模拟城市》的游戏,游戏中那个孩子模拟作为这个城市的市长,整个城市的发展都由他来设计建设完成。游戏中会出现交通、上学、建筑、卫生等问题,让孩子一一去解决。小小一个游戏,却让孩子对城市有了系统了解与管理感知。明白工厂建多了,产品就会过剩。不及时植树,城市的气候就会发生变化,这对他的生活引导甚至未来的理想选择,都可能产生影响。这些未尝不带给我们诸多启示。人们常说,品德教学本就是一个内心认可与体验,进而转化为对生活的态度与行动。人们常常说,“玩”是最高境界。品德教学不是“玩”,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放开一些拘束,让孩子们在一个压力更小的状态下,进行道德积累呢!

惊喜之三:沟通无极限。信息时代最大的改变,恐怕就是人们的沟通方式。他不仅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是极大限度地扩展了沟通的范围,甚至改变了人们沟通的习惯。传统课堂的沟通,主要是指师生沟通、生生沟通以及师生与文本的沟通。但是新媒介环境中,我们还将引入社会认知,与社会沟通;还会进行跨区域的信息交流,进行远程沟通。例如,支援贫困地区,中国的学生一般选择的方式是建立希望小学,而国外的学生更多的选择建立医院。这便是不同文明与思维之间的沟通。如果说沟通是课堂的“呼吸”的话,这种突破传统的新型沟通,能带来一个全新的“有氧课堂”。

开放-----关注心灵深处的自由

信息时代品德教学的媒介新环境,第一个特征是开放。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事例来证明,在讨论“吃零食”的问题时,在课堂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学生来陈述吃零售的坏处,我们接收到的是学生对零食的否定信息。这些反应并不虚假,都是孩子在当下环境中的道德趋向,都是他们瞬间的真实反应,但关键就在于,这种真实是不是来自内心的自由。一般在课堂上,当我们严肃地来讨论“吃零食”这个问题时,我们的道德预期便把吃零食很自然地放在了一个“否定”的空间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自然会把自己的思想蜷缩起来,进来趋向大众标准。所以,孩子们表达的更多是的吃零食的坏处,但是这种认识因为没有与自己的思想产生共鸣,他的认知就很浅很短,可以称之为“他人的道德”。这种道德,常常被认可,却不被遵守。在我们的社会里,违反交通规则,诚信问题、资源浪费问题,究其根源,都是“他人道德”在作怪。

而如果我们把这个话题置放在以信息时代为媒介的教学环境中,用群聊或者无记名方式来讨论,你就会发现,孩子们根本就不排斥吃零食。再如果设置一个平台,让孩子们聊聊吃零食,可能你会获取更多信息:吃零食可以减压,口感好,明星效应,是同年龄孩子的共同语言话题……在这样的沟通方式下,我们更多接收到的是孩子对零食的认可信息。在这样的信息状态下,我们再来讨论吃零食的“苦恼”。(注意:我们这里讨论的不是“吃零食的坏处而是吃零食的苦恼”,“坏处”是外构的,而“苦恼”是来自内心的。)孩子们会很自然地去谈“吃零食容易发胖”、“零食价格特别贵”,“很多零食的味道特别怪”,“零食里面添加剂太多不安全”甚至“吃零食会遭遇父母的责骂”也可以成为他们苦恼的原因。丰满的道德信息让我们的品德教学显得更加从容与自信。

打造信息时代品德教学的媒介新环境,最重要的不是硬件的先进性,技术的成熟度。而是一个开放兼容的教学心态。当信息时代以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方式强势进入人们,也进入儿童的视野后。他们的思维方式、判断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我们需要承认并主动涉足这个思维领域,打破讳疾忌医的思维桎梏,让孩子的心灵深处得到自由。因为只有在个体的自由得到释放后,我们才能从中寻找到通向整体自由的准则与规范。

集成-----强调课内校外的桥接

信息时代品德教学的媒介新环境,第二个特征是集成。

除了教材提供的文本以外,整个时代每时每刻都通过各种媒体向我们提供海量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纷繁博杂。我们的课堂要巧妙地处理好教材文本与课外信息的“桥接”,集道德信息之大成。

集成的方式或许可以有三种:

乌鸦取水般的“置入”——乌鸦在喝不到水的时候,在瓶中加入了小石子,水喝完后,石子依然还是石子。在整个过程中,石子起到的是提升帮助的作用。在品德教学中,这种方式经常可以被采用。在道德观点比较抽象,或者效应时间比较长久时。我们可以打造这个的媒介环境帮助学生或者回到过去,或者直面后果,或者穿越过程。例如,讲到环境资源问题时,学生对于资源的贫乏及浪费的后果是很难有直观感受的。那么大量的水源污染、森林消失、动物灭绝的信息资源,就可以适时的加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目击现场,产生心灵的震撼。在教学爱护动物时,有一位教师就播放了雅克•贝汉导演的英国纪录片《海洋》,这部5500万美元拍出来的纪录片中,广袤深邃,无比震撼的海洋世界与血淋淋的人类捕杀鲨鱼,鲸鱼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美与恶的强烈冲击下,很多孩子禁不止落下了眼泪。这种信息素材的加入,帮助孩子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接触道德的边缘。

铆钉螺帽般的“嵌入”——要品德教学中,有个特殊的类型叫做作“留白”,留白不是空白,他是一种思考与等待。其实他本身就是教材与媒介新环境不约而同的牵手。这个环节的设计往往可以体现课本内外信息的连接。例如,苏教版低年级的一课《雷雨来了》,教材中有一个留白设计就是请同学们说一说“遇到雷雨时,应该怎么办?“可事实上,如今低年级的孩子,都是让家长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别说是雷雨天,就是风和日丽,孩子也很少单独外出的。这个留白,对孩子来说,其实就是一个知识空白。如果我们在课上让孩子去讲,更多的是乱猜与想象,这时候,可以提前进行信息嵌入。我们可以让孩子在果前通过外界咨询、网络搜索、书籍查找等方法,让孩子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寻找答案,而在课上,我们更多的是进行信息的校正与分享。这种信息的“嵌入”,是嵌在品德教学的衔接处,也是嵌在儿童成长的空白处。他如铆钉与螺丝一样,把学生的认知与生活铆在了一起。恰如其分的信息嵌入,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密度,必要时甚至可以影响或者守护学生。

春风化雨般的“渗入”——品德课如果还只是把学生圈在课堂上,是对信息时代品德媒介环境的最大误解。拆掉周遭的墙壁,道德才能四处游走。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讲礼貌,见到师长要问好,可是课上了一节又一节,真正能主动问好的孩子又有几个。一个细心的老师,在礼仪道德单元教学过后,没有布置任何家庭作业。只是通过家校短信平台,向各位家长发送了这样一个短信:“今天我教了孩子回家要向长辈问好,如果您的孩子这么做了,请您告诉我!”一周以后,老师把主动问好的孩子叫到了身边,告诉他们,这一节课,你们学得非常好。并且也告诉其他孩子,希望他们也和这些同学一起学好这节课。一个学期下来,这个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被轻易的认出来,因为他们养成了与众不同的礼仪习惯。这就是信息时代最讲求的信息渗入。为什么我们的媒体千方百计寻找抓眼球的事件,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软广告充斥我们的周边。这些信息的反复渗入,会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认可感,并在最后选择支持他。我们的品德教学要真正具有效度,也需要有“渗入”的理念,要学会主动把我们的道德观点借助信息平台,告知四周,形成道德共识,尽可能地建构道德同盟。这样,我们的品德教学才能形成学校内推崇提倡,学校外实践运用的新媒介环境。

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三种方式并无高下之分,完全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走向,只要能给儿童带来道德福祉,那么他就是有效的方式。

互联-----致力资源网络的建构

信息时代品德教学的媒介新环境,第三个特征是互联。

信息时代品德教学的环境建设,除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外,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空间的拓展,就是势必带来教学的分散与稀释。教学目的能否有效延续,主要是看资源供给是否准确、清晰。一方面我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宏大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组合分类,形成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库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开展,课程资源的建构与维护也可以最大限度给教师提供帮助。

构建课程资源要突破两个误区,误区一是认为课程资源就是课件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技术的广泛运用,课件中心论成为了一种趋势,教师上品德课时更在意课件的质量,而忽视学生的道德实际,教材的道德指向,忽视自身对教材的二度开发。这是对品德教学的一种冷漠态度。误区二是将课程资源等同于网络资源,我们不否认网络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绝对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我们的课程资源不仅包括网络资源,还有生活资源,本土资源,学生个体资源,区域共享资源,他们都是课程资源库的支撑元素,只有把资源的触角覆盖学生所及的视野范围,资源库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辅助效应。

笔者认为,课程资源库的建立可以是原生态呈现、碎片化收集、共享式管理。所谓“原生态呈现”,即对于信息数据我们尽可能保持原生态的真实状况,由教师去组合整理,过度人为的修改,相反容易产生以讹传讹的问题。不同的思维对事件的领悟与理解都不同,在这样的状态下,保持信息数据的原始性,是对信息的最大尊重,也能帮助教师进行更准确地素材选择。所谓“碎片化收集”,也就表示资源库提供的并不一定是教学最终的表现方式,而只是最早的教学元素。就好象一个汽车公司,资源库里提供的并不是各种各样的汽车,而只是各种各样的零配件。而至于如何组装拆解运用,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春节”为例,课程资源库里,可以有中国各地不同的春节风俗,有各个不同时间的活动,有国外与春节类似的活动记载,有关于春节的传说、对联、文化、体育等各种影音资料。如果,把他们全部用于课堂上,那是不可思议的。但把这些资料碎片,合理巧妙的拼凑镶嵌,或许会带给学生一个极为难忘的春节之旅。所谓“共享式管理”,即有偿下载,这个有偿不与经济挂钩,而是指只有不断地上传资源,获得积分,才能下载资源。任何免费的晚餐,最后都会以资源枯竭而告终。光靠管理员进行单向上传的资源库永远是没有生命力的。要想使资源库进入正常的运转轨道,必须有借有还。我们不妨参照“百度文库”的操作模式,下载文件是根据你上传文件的质量而定的,如果你上传的文件下载率高,你的积分就多,那你从资源库中可以获得的东西也多,将资源的收集与共享形成联动。管理员的职责更多的是进行信息的筛选与维护。只有这样的资源库才能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让资源更新成为常态,成为“活着”的课程资源。

同时,课程资源的建设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品德教师同盟体”的构建。由于品德学科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品德课都是由班主任兼任,很少有专业的品德学科教师。尤其在农村,一个学校也很难组建起一支比较健全的品德学科教师队伍。随之而来的集体备课、集体研修就基本成为了单兵作战。这对于品德学科的发展很成阻碍。因此,课程资源建设还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将区域教师资源联合起来,利用便捷的网络平台,让品德学科教师进行跨校际的教学交流。将松散的品德教师群转变为互惠双赢,互助成长,互联共进的同盟体。借用集体的力量,提高品德教师的专业水平。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品德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也倒逼我们打造出更相宜的教学环境以适应成长在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打造开放、集成、互联的媒介环境是品德教学对信息时代的主动迎接。

[1]:出自爱德华•蒂南夫  《道德想象:直面我们时代的伦理问题》

[2]:出自杜威《教育的浪费》

[3]:无罪论:西方文明中对儿童天性的一种论述,认为儿童是纯结的(innocence)。卢梭的《爱弥儿》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