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效应”与班级管理

[日期:2016-03-11] 作者:德育处 次浏览 [字体: ]

暑假期间,我阅读到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著名幽默大师、作家马克·吐温年轻时去教堂听牧师演讲,起初牧师鼓动性很强的演讲打动了他,他很受感动,准备捐一些钱。十分钟过去了,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些不耐烦了,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听,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仍在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使他十分反感,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但没有捐款,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钱。

 这虽是个小故事,却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马克. 吐温为什么最后会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拿走了两元钱呢?显然是因为牧师讲的时间太久了,马克·吐温对牧师的讲话产生了逆反心理。牧师的话无论如何动听与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仿佛一下子要把人的耳朵灌满似的,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想必,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讲话一定要有所控制,如果讲得过多过滥,效果反而不好。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物极必反”。这种由于受到外界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都随处可见。在班主任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屡见不鲜,而我们却不以为然,把它看作再正常不过的事,至少我曾认为自己“苦口婆心”、谆谆教导是为了学生好,学生会从老师的再三嘱咐和训导下认识错误,改正缺点,规范言行,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如,有些学生总是小错误不断,似乎成了“犯错专业户”, 你前脚刚刚语重心长地批评教育了他,他也“态度端正”地认了错,并保证以后不再犯错误,然而后脚就又有同学来告他的状,他又出了纰漏。多次的批评教育仍没使其“改邪归正”,老师的办公室成了他进进出出的场所。这无形中使得班主任对这些总犯小错误的学生产生了偏见——屡教不改,不求上进,无可救药。是什么原造成这种结果的哪?原来是因为老师批评得次数太多了,学生对老师的没玩没了、机械重复的批评教育已经有了“抗药性”,令其反感,根本没把老师的话当着一回事,这就是“超限效应”的消极影响带来的后果。             

 学生犯错误后,本来的心理是对自己的错误有一定的内疚感,通过老师的批评教育,点化引导,有改正缺点错误的思想意识。如果老师总是提醒个没完没了,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批评,这反而会使他变得很反感,认为老师不信任自己,从而拒绝老师的教导,到最后不仅没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还可能犯更多更大的错误。作为班主任,应该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出现。不但是在批评学生中不能出现,同样在上课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出现。下课拖堂、班会课上唠唠叨叨,而学生嗤之以鼻,不理不睬就是典型的超限效应。

 批评教育学生时要把握“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的原则,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讲究批评的技巧性、艺术性,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顶牛”心理就会随之减低。学生毕竟是学生,他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他在受到批评之后,需要一段时间从心理上、情感上、理智上进行感悟、反思,从而从内心自觉接受老师的教育,而此时如果受到重复批评、反复指责,就会对教师的教育产生厌烦、逆反心理,消极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教育效果也就大大减弱。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把握好“度”,掌握好分寸和火候。在运用处罚手段时要注意适度、及时、公正原则,不小题大做,不重复批评,不老账新账一起算。对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不袒,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作用,防止“超限效应”的出现。对于学生的表扬也不能搞“廉价”,否则也将导致“超限效应”。

 教育教学实践中,“超限效应”不论是给教师的日常教学,还是给教育工作者的科学管理,都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负效应或零效应。因此,作为班主任非常有必要在教育教学和工作管理方面警惕“超限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在任务分配、作业布置、日常管理、批评表扬、班级训话等诸多方面要注意不要超过学生可接受的限度,从而使班级管理更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