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诚信
[日期:2025-01-19] | 作者:2025届19班 幸子淳 46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古人云:“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衰”。可见诚信在任何一个层面都是一等一的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诚信。
那么什么是诚信呢?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就是诚实、守信,通俗地来讲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一个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诚信,可能就像《狼来了》故事中那个放羊的孩子一样,没有人相信他了;一个商人如果没有诚信,往顾客吃的东西中添加不该加的添加剂,到最后群众吃坏身体也就没有人会来买;如果一个国家君主没有诚信呢?结果可想而知,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主持变法,可是当时人心惶惶,为了树立威信,商鞅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诺: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云,赏金十两。围观的群众并没有人相信。商鞅以将赏金增加到五十金,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找到了北门,商鞅立马给了他五十金。商鞅立木为信,使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来了,新法也让秦国变得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但是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900年以前,却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名褒姒,为博她一笑,点燃了烽火——烽火是只有在外敌入侵时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看到,以为外敌入侵,急忙率兵赶到,却弄明白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把戏,便气愤离去了。后来有一次,外敌真的打进来了,周幽王赶紧让人点起烽火,诸侯们看见,以为又是君王无聊的把戏,都没有理会,结果周幽王自刎,他的爱妻也被夺走。
一个“立木取信”增强国家势力,而一个帝王无信,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是否诚信对一个国家的存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然诚信如此重要,那是否每一个人都是诚信的呢?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诚信呢?身为中学生的我们,也许会毫不犹豫地说“我诚信了”,请想想,你是否为了上网聊天而谎称自己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来学习?有没有为了赶紧应付老师的作业而去抄作业呢?有有没有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而考试作弊呢?现在你还说自己是诚信的吗?因为这些表现都是你在背叛诚信!我们做学问应该要想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来对待学习。在交朋友时,也应该像论语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去对待朋友。也应用一句格言“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来要求自己。
诚信作为立身之根本,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有这一诚信的品质。那么最后,今天你诚信了吗?
指导教师:孙久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