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水乡
[日期:2025-01-19] | 作者:2026届3班 欧阳梓妤 31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一蓑烟雨任平生。”
——题记
推开船棂,眼前是杏花春雨,清风悠悠。远处是古楼钟塔与夹岸水阁人家。一桥如带,水光山色,片帆轻橹,相映成趣。在春天绿满江南的时候,我来到了水乡。
早在从前,便闻水乡之名。词中有“户藏烟浦,家具画船”;诗中有“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心中也就有了江南之墨景,江南之情味。
初到江南,便惊讶于其雨,酥酥的,润润的,就像把整座城市都浸在了雾中,一下就是三两天。把青砖绿瓦都晕染开,屋檐上的小猫扑玩着飞落下的玉兰,落在椿芽上的雨,几乎是一连串而不是一滴。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
待到天色渐暗,撑伞走上乌篷的小船。看水阁人家门前的灯笼,红影绰绰。听寒山寺传来的钟声,古味沉沉。水声荡漾,波光粼粼,小船晃又晃,却不晕人。此时的江南有种“任平生”的意味,我与船头撑篙的船夫攀谈上,他头戴斗笠,手拿长篙,带着小船划过一座小桥,一方古亭。对于他,我是很羡慕的。一年四季都待在“如在画图中”的江南,也随着小船走遍每一个不知名的角落。
他告诉我,他当船夫很多年了,之所以定居水乡,是因为水乡的生活方式。可以等在廊下听雨,可以去逗弄路旁的小猫……,时间在江南仿佛变缓了,就像与现代生活隔绝,成为“桃花源”。做事最重要的是依据自己的兴致。我想,这也许是他成为江南最有情味的船夫的缘由。我下了船,看着他随着小船又远去。
可能在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愿意放下手机,去体会“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次江南之行,最重要的收获是遇见自己,遇见水乡 ,遇见心中的“桃花源”。看见江南美,看见烟雨美,看见“大道至简”的美。
我,遇见了美。
指导教师:杨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