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学历案设计 赋能课堂新生态——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开展单元学历案专题培训
[日期:2025-07-06] | 作者:教科室 13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2025年7月4日下午2点,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在志文楼三楼学术演讲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学历案设计”的专题培训。本次活动特邀成都市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冯海霞老师担任主讲,立格实验学校全体文科组老师倾情参加,该专题培训旨在深化教师对学历案设计的理解,推动课堂教学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型,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注入新动能。
“教师既是诗人,也是匠人。诗心匠心各一半,方能育得桃李满天下。”冯海霞老师化用美学大师朱光潜的这句名言开篇,瞬间点燃了全场教师的热情。她指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以诗人的情怀设计教学,以匠人的精神打磨细节,而学历案正是连接教育理想与课堂实践的重要桥梁。这一开场白为整场培训奠定了基调,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共鸣。
在培训的第一部分,冯老师系统阐述了学历案的概念演变及其核心理念。她将“学历案”三字拆解分析:“学”代表学生立场,“历”强调真实经历,“案”指行动方案。冯老师特别强调,现代教学必须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这样的拆分阐述引得在场教师纷纷着笔记录。
进入单元学历案设计的讲解环节,冯老师首先明确了单元学历案的内涵。她指出,单元学历案是基于真实情境的、具有统摄性的结构化方案,并引用了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的研究成果,强调了单元学历案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随后,冯老师详细讲解了单元学历案的三大框架:单元概况、分课时学历案、作业与反思,指出这三个部分构成“总——分——总”的关系,其中分课时学历案是落实单元教学的主体部分。讲解过程中,冯老师展示了语文和历史学科的典型案例,并与在场教师展开积极互动,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培训的重点落在单元学历案关键要素的设计上。冯老师指出,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设计、学习过程设计是三大关键要素。她特别强调:“学习目标是一堂课的核心和灵魂。”并详细讲解了学习目标设计的五个步骤:研读课标、分析教材、评估学情、确定核心素养、细化行为动词。为了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冯老师列举了学习目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为在场老师提供了不同学科的学习目标设计案例,并组织现场教师进行分析讨论,各学科老师纷纷自告奋勇积极上前进行修改展示,这一环节充分展现了立格教师的乐善好学的行动力和相互协作的合作力。
在评价任务设计环节,冯老师指出,评价任务是为检测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而设计的检测项目,应当指向目标、有效检测、镶嵌于学习过程中。她强调评价指令要清晰,必要时需要开发评价量表。
培训的最后环节是实践演练。冯老师以语文组张露老师设计的《春》学历案为例,组织教师进行现场研讨和修改。语文组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张露老师在经过专题研讨和学习后对原有设计进行了自我修改和完善。语文组组长张薇老师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
本次培训持续三个小时,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参训的初中文科组教师对单元学历案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活动结束后,多位教师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用所学知识,优化教学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此次培训是学校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学校将继续开展相关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人:易语轩 审核人: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