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讨明方向 凝心聚力促提升

[日期:2025-05-14] 作者:外事办 82 次浏览 [字体: ]

--记英语教研组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健全人格研讨测评素养提升主题教研会

2025513日,周二上午第三节,英语组全体成员,健全人格文科组所有课题研究人员齐聚录课室,观摩刘沁老师的健全人格课例展示。刘老师献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Section A 3a-3c。 本单元主题属于“人与自然“范畴中的”自然生态“主题群,涉及到不同地区的生态特征与自然景观热爱与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子主题内容。本节课的文本是关于珠穆朗玛峰的介绍,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其险峻和人类克服困难,挑战极限的勇气和实践精神,并将其精神迁移到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探索自己内心的山峰,从而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目标,达到学科育人功能,融入并体现了健全人格教育。

image.png

 接着英语组课题研发员李萌老师做了主题讲座。李老师首先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感悟,谈了自己对“健全人格的德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解,以及其在英语教学中重要性,李萌老师详细梳理了刘老师在学科课堂上怎么一步步引导学生从认识和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到领悟勇于面对困难,坚持尝试永不放弃,挑战自我的精神,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直面当下自己遇到的困难,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最后李老师指出,英语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不是额外任务,而是语言交际的自然载体,是破解唯分数论的困境,是增强孩子学习内驱力和培养未来关键竞争力的关键。师应继续遵循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育人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教材的育人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助力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随后,英语教研组副组长高翠老师总结了英语组本学期健全人格课题研究的情况,同时带领老师们回顾了英语学科人格要素图谱内容和英语组典型课例研发从1.03.0质的提升,鼓励老师们在常态课堂中将健全人格培养融入并体现,达成育人目标。

image.png

接下来的主题教研会聚焦测评素养的提升。首先九年级三位参赛教师对本次参加成都“命题品题讲题”测评素养提升展评活动进行了参赛总结。谢燕老师分享了在参赛过程中获得的感悟,她从深研课标、团队协作、技术赋能三个角度谈到了在参赛过程中整个团队从”经验型”到“研究型”的蜕变。她提到,通过深研课标,团队明确了“素养立意”的命题方向;借助技术工具(如可读性测试、AI语篇校正),实现了科学命题;而跨年级的协作则促成了思维碰撞,最终打磨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试题。接下来侯利沙老师进行了赛后反思。侯老师提及在命题过程中,要将“温度”与“深度”做好平衡,并且打开命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她提到,应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读懂字里行间、读懂文字之外”,挖掘语篇背后的育人价值。 最后周婷婷老师从命题文本入手,强调应以学生的真实生活入手,让教育在真实生活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同时教师需有意识地收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文素材,让本土文化在课堂中自然浸润。在总结中,她们都指出,教师应以语篇育人以匠人之心雕琢价值观高质量的语篇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所以命题不仅是教学评价的工具,更是学科育人的重要载体,应通过高质量的试题设计,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image.pngimage.png

接着八年级备课组杨劫老师、董天骄老师以及七年级备课组的张智欣老师分享了观赛心得。杨老师通过分享精彩的比赛片段强调本次比赛的核心要素----研政策、读报告、析课标,同时杨老师还分享了多支队伍在分析文本时所用的SWOT理论、命制试题的工具、逆向命题思路,干货满满,引人深思。董老师分享了通过观摩本次比赛对成都市英语中考新题型多方面的认识,董老师强调无论题型如何变,英语教学都应该始终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基石,其次是培养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渗透文化意识,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年轻教师代表张老师通过呈现比赛现场多个精彩的命题成果,分享了观摩比赛对她作为新教师的英语教学教研之路的启发和指引。

image.png image.png

通过本次教研会三个年级备课组联动分享、扎实研讨,使老师们明确了在教学评过程中,价值引领是根本,情景创设是载体,基于学情是起点,思维进阶是路径。我们一定努力让知识在真实场景中焕发活力,让教学成为立德树人的沃土。

                             

图文  英语组

                              撰稿  江雨栗  李萌   审稿  高翠


下一条:没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