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气候临界点,青少年积极响应气候行动——成都立格实验学校科普讲座
[日期:2025-02-20] | 作者:教科室 20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2025年2月18日,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气候系统临界点与青少年气候行动”为主题的科普讲座,为新学期奏响了科学启蒙的序曲。本次活动旨在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科学精神,激发科学爱好,提升青少年对气候变化议题的认知,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200余名中学生与教师齐聚学术厅,共同聆听了这场富有启发意义的讲座。
气候变化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而气候系统的临界点更是牵动着全球科学家的目光。这些临界点,如同悬崖边的警示牌,一旦突破,便可能引发气候系统不可逆转的巨变。为了让青少年这一未来的社会栋梁深入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并积极参与到气候行动中来,成都立格实验学校特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博士,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科普盛宴。
讲座伊始,周博士借助直观的图表与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气候系统临界点的内涵,并重点解读了北极冰盖融化、亚马逊雨林退化、永久冻土解冻等一系列关键临界点。他强调,这些临界点的突破,将对地球气候系统造成难以逆转的深远影响,波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随后,周博士紧密结合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细致剖析了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水资源短缺以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方面产生的直接影响,并特别指出,青少年不仅是气候变化新闻的直接承受者,更是未来应对气候危机的核心力量。讲座的尾声,周博士热情鼓励青少年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例如减少碳足迹、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守护地球家园。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与专家进行热烈的互动交流,周博士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心中的困惑,现场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受益匪浅。七年级学生张晓琳激动地说:“过去我对气候变化的理解还比较模糊,今天才真正认识到临界点的严重性。今后我会从节约用电、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等小事做起,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与听课的教师们也高度评价了本次科普讲座,认为讲座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科学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立格实验学校在气象科普教育领域深耕细作,已走过十个春秋。学校始终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气象科学素养与环保意识。早在2014年12月,学校便高瞻远瞩地自主建设了校园气象站——“风云”气象站。自气象站落成以来,便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学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秉持“探知风云变幻,气象服务生活”的理念,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三大板块的科技实践活动。地理组教师以“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通过气象科普展板、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双流区气象站等多元化途径,广泛普及气象科普知识与气象法律法规。此外,在地理、物理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积极开展小组研究性学习,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索气象科学的浓厚兴趣。学校还围绕气象站的常规观测,开设了《探索气象奥秘》、《物候观测》等系列特色选修课程,引领学生深入了解气象科学,近距离感受气象科技的魅力与神奇。
立格实验学校“风云”校园气象站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全国校园气象科学展评活动、四川省气象知识竞赛、双流区“天朗杯”气象小主播招募大赛等多项赛事,并在国家级、省级、区级比赛中屡获殊荣。地理组的向敏和刘晋希老师也多次荣膺“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学校也多次荣获“最佳组织奖”。
2020年12月,立格实验学校被中国气象局权威认证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并在年度考核中多次被评为“优秀”等级。通过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与探究活动,学校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水平,在学生心中播撒下创新的种子与探究的火苗,引导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关注气候与天气变化,积极投身于守护地球家园的行列之中!
撰写:丁翔、刘晋希 审稿:何铁、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