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
[日期:2023-05-09] | 作者:2024届1班 钟加熠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想必无人不知,他是美食家,画家,水利工程师,诗人,书法家,大文豪……他本来就是一个受人景仰的天才。他早年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优异,进入朝廷为官,当时正是变法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代,他因政见与当政者不合而遭遇“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
他被人押着,带着满心的屈辱走向那个僻远的小镇,他满心侥幸而又满心落寞。他远离妻儿家眷,萧条的黄州竟没有为他准备一个住处,只好在一所荒芜的寺庙中住下,“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他孤独,他迷茫,他恍惚,为什么上天对他如此不公。
大多数人如果遇到了如此绝境,可能都一蹶不振了,但苏轼不同:他抹一把脸,擦一把汗,安居陋室,劳动耕作,在凄苦的生活中挣扎,他超脱了,释然了。寄情于山水之间,谈笑于千古人物之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闲适恬淡……这正因他抓住了他生命中的一束光,找到了生命中的真意!
朝廷看见他写的诗词,以为他过得很好,于是将他一贬再贬,几乎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他晚年还是在贬谪之路上病逝的,可是他仍然不改他的初心,在僻远的黄州,除草种麦,自食其力;在落后的儋州,他教民识字,垦田,他乐在其中。有人问他为何如此坚强,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证,还要帮助人民,救助人民,他回到:“问汝一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这正因他寻到了人生的“真意”,乐观豁达的"真意”,替民着想的“真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指导教师:侯曙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