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乐观”的探索之旅——《教出乐观的孩子》读书分享会
[日期:2023-05-26] | 作者:教科室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2023年5月24日上午,四川省王敏蓉德育文化名师工作室读书分享会在立格实验学校三会议室如期进行。会议由工作室助理何向老师主持。
本次读书分享会的主要内容围绕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展开。首先,何向老师针对书中第54页的“儿童归因风格问卷”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即如何拿捏好“乐观”与“自省”之间的度?就何老师提出的这一问题,工作室成员间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对此,袁陈玲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袁老师指出归因有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那这三个归因的维度与乐观的关系,第一更多的是内部归因,内部归因的点在于在这件事情上的行为或表现,而不是针对与这个人本身,因此这样来内部归因的话是可以算乐观的,可以避免抑郁。在归因时要算乐观的话,归因也应归于可控,可控才会产生乐观,然后是归于稳定。
徐然老师结合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自省”熏陶下成长的孩子,在与国外进行对比时,孩子身上的自信状态是不一样的。袁陈玲老师对此的看法为中国与国外的“自省”的上层指导思想存在区别,中国的自省更加地归于社会道德的评判,前置条件是群体,而国外的自省更归于自我的完善,前置条件是个体。
王敏蓉主任结合平时的德育工作认为目前中国的“自省”正在被新一代的孩子打破,他们一出生就已经达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底层的需求,他们对于被尊重、爱、归属的需求很高,因此在和他们沟通时一定要找准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沟通顺畅。
雷蓓蕾老师认为自信即这本书里的乐观,作者所要表达的乐观是从习得性无助概念中提出的,习得性无助是在失败和挫折后的归因方式都为这三种即内部归因、不可控制归因、非稳定性归因,只有同时是这三种归因方式才是习得性无助,而自省只针对了一个维度即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因此自省和自信都是美德,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下教育是可以培养孩子成为既内省又具有美德、乐观的人。
最后王敏蓉主任指出《教出乐观的孩子》这本书读起来是可以理解的,没有那么晦涩难懂,当我们读到书的后面的时候,可以了解到这本书的整个体系以及顶层、源头,架起自己对于这本书了解的网状结构,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在整个读书会的过程中,大家积极地分享着自己的观点、看法,在思维的碰撞中,提升着自己的认知和思想。
(供稿 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