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述职报告——文传福

[日期:2021-01-26] 作者:dangwu 次浏览 [字体: ]

2020年述职报告

 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教科室  文传福

各位老师:大家好!

教科室在学校“人本化、规范化、创新化、现代化”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围绕课程改革组织管理学校教育科研,主要针对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优化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根据学校安排,教科室主要负责课题研究的管理、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登记存档和评奖、学科竞赛和教师赛课、师徒结对和教师结伴制的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培训、教师交流活动、科创工作、学科特长班教学实施方案研究、数学教学教研及管理等工作。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教科室牵头申报,我校被中国科协、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首批“四川省校本研修示范校”,被成都市教育局评为首批“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校”、被成都市教科院评为“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通过教科室全体员工的努力,我校教科室被评为成都市先进教科室。我作为教科室的负责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报告,请全体教职工评议。

一、科研引领,以研促教,研用并重,成效显著

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以促进师生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研促改,研用并重”的原则,将科研、教研、培训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围绕课程改革组织开展课题研究,针对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优化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校本研修,形成了“科研引领,以研促改,研用并重,促进师生自主发展,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教科研特色。

(一)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切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开发了课题“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开发与常态实施研究”,先后立项为校级、区级、市级、省级和教育部重点课题持续研究十多年,我校独立申报的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DHA160363)。我校荣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示范学校”称号,研究成果《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开发与常态实施》被教育部推选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典型案例”,先后荣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受到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表彰。

(二)优化育人方式,构建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的德育课程体系

为了在德育中落实“人本”理念,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推进德育的课程化、序列化、活动化,构建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的德育课程体系。我校自主开发“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的德育课程化实践研究”课题,先后立项为双流区教育科研课题、成都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和四川省教育科研重大课题持续研究。该课题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优化育人方式,构建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进一步落实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德育课程化、序列化实施,促进学校育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我校健全人格教育研究成果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

(三)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教师对课改观念认同却教学行为难以有实质性改变的突出问题,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实现新课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承担了省级课题“初中数学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自主开发了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先后立项为双流区教育科研课题和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持续研究。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了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激 — 问 — 探 — 练 — 拓”五环节教学总模式,并结合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衍生形成初中语文、数学等13个学科的50余个系列教学模式;通过开发配套的“导学案”,助推课堂教学模式的常态运行;通过研究制定“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和开展多种形式课堂观察等策略,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科室的组织指导下,各教研组都致力于此课题的研究,并经过课堂教学和学校“人人献课”活动付诸实践。各教研组结合“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取得的成果,开发校本教材,编写“导学案”,构建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互动模式,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成果《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获省市一等奖。本年度的重点是进行深化研究和推广应用,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改革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更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高品质发展。研究成果运用于我校和教育集团成员校的教学实践,成效显著,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国和省、市、区较大范围推广了课题研究成果,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发挥了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本学期,我校承担的双流区教育科研课题“初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编制研究”举行了开题论证会,并在联组各学校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在互动交流中,充分发挥研究共享、成果互用的作用。

我组织课题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多次召开研讨会,分别就“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一致性”“学科特长班教学”等开展专题研究。教科室加强了对课题工作的管理,加强了对课题资料的收集,学校教科室牵头,对我校承担的各级各类在研课题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主要从资料考核、课题调研考核和现场考核三方面进行。科研促教改,推动了我校的课改进程。

二、以赛促研,以赛代培,助推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积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抓住课堂主渠道推进素质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以赛促研,以赛代培,助推校本研修。学校教科室牵头,组织开展了“省市区课堂教学大比武网上晒课活动”、“双流区第十届学科教学大比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大单元教学设计”,开展了“课标教材解读大赛”“同课异构”“说课比赛”“微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2020年,我校教师现场赛课获奖19节,视频赛课获奖156节,微课获奖94节,上公开课30节。在双流区第十届学科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我校各教研组精心准备,18人进入区级决赛,15人入选双流区第十届学科带头人考察对象,在全区遥遥领先。

学校教科室牵头,组织开展了校内人人献课活动。从人人献课的方案到课堂教学的展示,都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展示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和健全人格教育研究成果,推动了学校教育科研的进程和课堂教学变革。

三、研训示范,搭建平台,辐射引领

我校作为四川省教育厅授予的“四川省校本研修示范校”和成都市教育局授予的“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校”,教科室牵头,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四川省校本研修示范校和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校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2018年成都市教育局组织的考核评审中,我校被评为优秀。

(一)精心组织学术研讨活动,承办全国和省市区培训研修活动

教科室牵头,我校本年度承办全国和省市区课题成果推广会和学科教研活动20余次,30余人次在全国和省市区研培活动作专题讲座和上示范课。无论是省市级骨干教师的“跟岗研修”还是骨干教师的“课例研讨”,无论是学校教师上的示范课,还是作的专题讲座,均受到参会老师的高度评价。

   (二)专家引领,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教师发展

专家引领,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采用自我培训、校本培训、外出培训等方式,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修活动,学校教师积极探索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举行了多次希沃系统操作培训和智慧课堂教学研究。

加强对外交流,积极争取专业引领,学校与省、市、区教科院保持密切联系,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教研活动,同时也积极邀请专家到我校指导。通过与专家交流互动,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科室牵头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对参加省市县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和参加省市县学科教学研讨活动的教师都要求做好听课记录,写好学习心得,学习结束后将听课记录和学习心得交教科室检查。通过“成都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平台开展教师远程培训,完成教师规范性培训76学时/人•年的继续教育任务。

(三)建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按照《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关于加强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我校建立了区级名师工作室名教师罗宗绪工作室, 按照《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关于加强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我校成立陈国华名教师工作室、杨雪梅名教师工作室、何铁名教师工作室、吴永建名教师工作室、欧英名教师工作室、李春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室、刘瑛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张淼玲名教师工作室。工作室间周一次开展教学研讨、理论学习等研修活动,成效显著。

(四)送教下乡、对口支教,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为促进教育集团内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双中实验校教育集团的龙头学校,2020年完成了与彭镇初中的教师结对交流工作,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教研活动,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立足课堂,解读课标教材,把握标高、把握学情,创新教法,力求高效,以优质师资带领成员校教师快速成长,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积极参加双流区教育局组织的“双流区特级教师讲师团送教下乡”系列活动, 承担了专题讲座和专题指导等,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好评。

四、实施师徒结对制和教师结伴制,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科室根据《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关于实施“导师”制结对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试行意见》和《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关于实施教师结伴制试行意见》,加强对结对、结伴教师的督促,每个月末都对结对工作手册进行检查并登记,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通知本人并限期加以整改。师徒结对制和教师结伴制的实施,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五、科技教育成效显著

在学校“人本化、规范化、创新化、现代化”办学理念指导下, 每年3月至6月教科室牵头举办了科技节。整个科技节活动充分实践了学校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为同学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所取得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搭建展示平台,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被中国科协、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 被成都市科协、成都市教育局评为“成都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020年,我校科技创新教育成效显著,在成都市第3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荣获团体一等奖。

六、组织开发校本课程,组织编写“导学案”,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形成教和学有机结合,学校组织各学科组编写“导学案”,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导学案”既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练习,又有利于指导学生预习,还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和谐互动,即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本年度,根据学校“导学案”管理意见,经学校审查通过,《语文导学案》《数学导学案》《英语导学案》《物理导学案》《科创基础教程》等印刷成书。这是学科教研组主研的市级课题“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取得的成果,该成果突出引导学生自学、探究、讨论、反思等活动内容,学科特色鲜明,构建了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互动模式,提高了教和学的有效性。根据学校学科特长班的教学实际,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学科特长班的特色课程校本教材,使用效果好。实践证明,编写“导学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导学案”的设计可让教师研读课程标准,灵活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

七、开展学科特长班教学研究,指导教学教研工作

我校以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开设学科特长班,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爱好,突出特色学科课程,并以这些特色学科引领其他学科发展,从而保证特长班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在高校长的指导下,我组织了数学班、科创班、文创班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开展研究开发,教学实施方案基本成熟,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多次组织了学科特长班专题研讨会,经常与特长班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深入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指导数学教学教研工作,成效显著。

八、团结协作,精心筹备学术年会

2020年,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教科室认真做好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登记、存档和评奖工作。在学校高校长和罗校长的指导下,教科室牵头主编了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2020年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选编《跬步集》,教科室和相关处室团结协作,精心筹备学术年会,顺利举行了双流中学实验学校2020年学术年会。     2020年1227日,我校隆重举行以“校本课程建设与育人方式变革”为主题的2020年学术年会,学校教育集团高中部、初中部、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和培训部的全体教职员工参加本次活动,展示了学校的课改成果,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各位老师,我报告中提及的每一项工作及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教科室全体员工的辛苦劳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我虽然尽职尽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面还很多。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和老师们团结协作,共创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2021年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