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栋梁
[日期:2020-03-30] | 作者:2021届16班 杨雅文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中华大地春在一个草木凋零的严冬过后,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暖春,新的一年,本应该是举国欢庆,喜气洋洋的日子,但今年的春节稍有不同,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商场内也听不见鼎沸的人声,就连院子里小孩子们的欢笑嬉戏也不见了踪影,每个人那充满着担忧和期望的脸颊都被一张口罩遮盖,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是什么让我们的新年过的如此清冷?
这全都归结于一个叫“新冠肺炎”的家伙,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他开始在我们赖以生活的土地上肆虐,让人们患上了难以治愈的疾病,他以为自己无懈可击,甚至可以为所欲为,但他没想到的是,在我们的身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是人民解放军,听从号令,前往”战场“毫不犹豫;有的是各个医院的医务人员,身穿白衣,不远万里奔赴疫区;还有众多科研人员,日日夜夜钻研探究,不辞辛劳,只为能尽快找出能打败疫情的方法,他们都已经整装待发,随时准备给横行霸道的病毒当头一棒。
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谁不畏惧,谁不胆怯,但一旦命令下达,一旦人民需要所有的恐惧都会像炊烟一般随风飘散,如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宋彩萍在采访时说道:“我没得娃儿,没得后顾之忧,派我去。”“我和爸妈说了要去武汉,他们觉悟可以,毕竟我爸也是军人、老党员。”“我是党员,让我去。”“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让我去。”在这新年团圆之际,他们告别了久违的家人和丰盛的饭菜,背上急救物资,毅然奔赴前线,他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全力运用到疫情实战中去,一张张印满手印的请战书,一批批如同利箭般赶往疫区的部队就是最好的证明。”让我去!“多么简短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军人的决心和对人民最坚定的承诺。
奋战一线,刻不容缓,与军人一样,医务人员在这段特殊时期中也化身成为了”白衣战士“,与病魔殊死搏斗。
李材忠是重症组的一名医生,当他刚刚见到名单的那一刻,心里是五味杂陈,所有的不安与恐惧一起席卷而来。对于大家来说,他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可是对于一个小家来说,他的身份是丈夫、是爸爸,是一个家庭的栋梁!他在采访平静地说:“你知道我们应该去帮忙,所以彼此都没通知对方就报了名。我是党员又是搞呼吸的,冲到前线是理所应当的事。我们是医务人员,应不忘医者初心,治病救人,义不容辞。别担心,我会保护好自己。”这不仅是李材忠心中所想,也是广大医务人员心中所想。他们技术娴熟,有充足的医疗知识储备,他们对待病患的态度更是无可挑剔。他们一日需穿着三层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数百个病床间来来往往,有的医生会在重症监护室中一呆就是十二个小时,下班后,脸上被勒出的痕迹久久不能消散,手臂和小腿的红疹疼痛难忍,他们却依然报以最美的微笑。
一场胜利的战役,既要有正面抗战的前线,当然也必须要有坚固的后方,就在战役的另一条战线上,科研人员们正昼夜不停地研究病毒的方方面面,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已经有84岁高龄,在除夕之夜,仍然不忘亲自奔赴疫区最前线,为人们解读疫情的种种疑问,含泪为抗战一线的医务人员们加油鼓劲,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进行远程会诊......还有许多像钟南山院士一样的科研人员,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一线的战士们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方法消灭病魔,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国家栋梁“。
在国家危难关头,是谁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与死神对抗,将患者从生死线上拉回来?既不是胆小怕事的书呆子,也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他们是集知识和勇气于一身的”国家栋梁“,他们就像一叠叠瓦片,个体虽小,却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共同为我们的国家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指导老师:田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