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中实验有一群学生,喝茶喝出了新花样!

[日期:2017-06-02] 作者:德育处1 次浏览 [字体: ]

喝茶,应该用什么样的“姿势”?你问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种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三派。其中最大的流派是玻璃杯派。他们认为,喝茶,不重要,麻将才是最重要的,喝茶是因为打麻将的时候口渴了。一个玻璃杯,一点碎茶叶,加点开水,麻将打多久,这杯茶就能喝多久。还有就是聊天派,喝茶是我的爱好,买点好茶叶(视个人消费水平),      在家里,在办公室,在茶馆,泡点茶,和朋友聊聊天,吹吹牛,幸福就是这么简单。还有一种是古风派,喝茶是一种信仰。必须择一装修精美的茶室,与志同道合之知音,摆上各式各样的茶具,慢慢品味。茶需是几百年茶树所产,名门之后,水需是山泉水或者天山雪水,追求的是古风,追求的是文化。这三派互相看不顺眼。古风派认为玻璃杯派庸俗,玻璃杯派认为古风派太费钱。
     正因为古风派过于“高端”,让大家觉得不接地气,古风派的粉丝是最少的。但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有一群学生,为了改变人们对于古风派的误解,传统中华传统茶文化。他们一直在努力。
     为什么要传承茶文化?茶艺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追求层次的提高,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可以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能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现实中大多数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对品茶也还停留在低级阶段。
     喝茶,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姿势呢?怎样传承中华传统的茶文化?一群中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去掉问号,把问题变成了课题——中华传统茶文化探究。
    他们还成立了课题组,这个课题组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学子问茶。
    本课题是由一群爱好茶文化的教师和学生建立,共同设计和建设环境优雅的茶室,一起在茶室探讨茶文化,探究茶修,目的是实现自身心灵的安宁和心理健康发展。师生在每周的活动中,都是茶文化的探究者和学习者,平等的坐在茶室,共同探究茶的起源与发展,学习茶文化中的礼仪,了解各种茶具的作用,学习各种茶叶的知识,师生进行冲泡茶叶,分享经验。
     课题组成立之后,师生就分别提出自己最关注的问题,经过讨论,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一)重点问题:
   1、茶的起源与分类;
   2、茶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传统茶馆与现代茶坊的区别及与西方同类商业(如星巴克)的比较;
   4、茶道的演化进程;
   5、学生茶道的学习。
   6、中国人喝茶与喝咖啡情况的调查及原因分析(饮品习惯)
   7、欧美国家喝茶与喝咖啡的情况调查原因分析(饮品习惯)
   8、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产业发展)
   9、咖啡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产业发展)
 
 
 
 
    这个课题组不仅名字很文艺,他们的茶艺空间也很文艺。
 
 
        学生在环境优美的茶艺空间里活动中了解了茶文化的知识,对性格和心理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少了浮躁,多了冷静,少了抱怨,多了感恩。
        课题开展研究已经一年的时间,在2017512日下午在学校新建的多功能厅代表学校进行了汇报,台下来的是四川省科协、成都市科协、双流区科协的专家们。
       他们着古装,行茶礼,优雅大方,一上台就吸引了全场师生的目光。汇报前一段视频展示了四川茶文化的历史悠久。为了展示课题成员们的茶艺学习成果,骆迪同学走下舞台,诚挚邀请专家们上台品茶。学习茶艺多年,已具备茶艺师水准的毛草同学早已在茶台处等候,为老师们备上一壶茶。慢慢品味今天的学子问茶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主要有四个部分:课题小组的建设,课题活动的开展,小组的探究工作,互联网+与课题。
     课题小组成立之后,刻意淡化师生的隔阂,师生都是爱好茶艺,为了追求茶道而来。师生从无到有,打造优美的茶艺空间。每周五下午第四节课,齐聚一堂,把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放下,学茶、懂茶、用茶,构建茶艺知识体系。在茶香中塑造健全人格。
        在初步学习茶艺之后,我们开展了许多探究活动。制作了内容丰富的问卷调查表,对目标人群(同学及家长、茶商、茶客、茶铺老板、外国友人)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从中寻找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与不同,寻找茶产业的发展,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寻找中西方对茶饮和茶文化的区别。在对采访和问卷整理之后,科学研究,形成了研究报告,荣获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但是,我们也遇到了一些疑惑。我们的课题组是不是只能研究人文社会类的问题?我们既然是“小组研究性课题”,那么我们课题小组的研究性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去寻找小组研究的切入点,如何实现研究的有效聚焦?
       我们收集了人们普遍好奇的但无法解释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将问题变成课题。我们对三个课题进行了聚焦研究。
 
 
         我们本阶段主要探究隔夜茶问题。
 
        我们通过检测隔夜茶的PH值,运用显微镜检测隔夜茶的细菌数量,学习了央视《是真的么》节目对隔夜茶亚硝酸盐的检测。我们得出结论:隔夜茶(24小时以内,常温状态下)是能喝的。并且,普洱茶这种发酵型茶叶,在放置十二个小时以后,口感更佳。
         做完隔夜茶探究之后,我们都非常欣喜。茶文化这个古典的领域,有太多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现象和习惯。课题组下一步将继续对隔夜茶变废为宝、紫砂壶包浆等问题进行探究。我们立志于做人文社科类课题中科学探究中做的最好的。
      最后,我们对课题组做的一大创新进行了展示。就是互联网+。现代社会,人们习惯于利用QQ、微信、微博了解信息。我们就在思考,为什么我们不把课题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到网上呢?为此,课题组建立了“学子问茶”微信公众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传统文化。目前已有500多人关注,每天都在更新关于茶艺学习、课题探究等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既宣传了学校,又能让家长和社会一起学习茶文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学子问茶”课题小组别具特色的汇报,得到了评委专家的们的认可。最终荣获本次学校科技节小组研究性学习汇报一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20163月白手起家初创课题,到20175月课题阶段汇报得到科协专家认可。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深化研究,争取将“学子问茶”打造成学校小组研究性学习一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