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凤翔湖|我们实地考察螺的生活环境

[日期:2017-03-31] 作者:sweetbear 次浏览 [字体: ]

327日中午,阳光明媚的。双流创客公园迎来了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白河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及指导老师。

研究小组的同学是:8.14冯欣冉、王玉娇 8.13 谭尧威、任弘毅7.14李江洪、金晶 7.15张欣蕊、刘佳

指导教师是:王伟、李春燕、罗远均

 

他们个个装备齐全,有渔网,小铲子,桶,手套。但是,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待他们在水边停下时,仔细一看,原来啊,他们是根据白河课题研究的需要到现场来观察螺的生活环境和抓福寿螺的!


他们为什么要来考查和抓螺了?

起因是:

《白河》课题组经过多年对河道的观察,研究了多项有关白河的子课题,发现一条改造的美丽的城市河道——白河,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却在此安家,大量繁殖。据前期研究和大量资料显示,福寿螺的过度繁殖对河道的生态平衡有一定的影响。在前期的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白河正在引进新的水草技术治理白河水质,但福寿螺对高价买进的水草有极大的迫害作用,把水草咬断,每天工作人员都要人工打捞大量被咬断的水草和福寿螺,使河道治理工作遇到了阻碍,要灭螺只能采取撒药的办法。


福寿螺真的有如此大的迫害作用?田螺也是螺的一种,田螺有危害吗?如何有效控制福寿螺的过度繁殖?能否找到更科学环保的灭螺方法?

课题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对以上问题做实验探究,结合前期《废旧手机再利用》研究成果,利用废旧手机的延时摄影功能,将在实验室模拟并拍摄福寿螺和田螺的生存环境,寻找灭螺的有效方法。


          看,当李老师正在观察福寿螺时,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抓螺了:谭尧威同学正在用鱼网网螺,其他同学也纷纷加入了抓螺的队伍。


在同学们的辛勤劳作中,不知不觉30分钟已经过去了,而在这短短的30分钟里,组员们在这片面积并不大的水域中抓了大大小小的福寿()螺数个。


正在他们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我却在草丛底下“乘凉”,可别以为我在偷懒啊,因为我在草丛里面找到一堆福寿螺产的卵,粉红粉红的。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为近看会觉得很恶心。

    正当我看完了在草丛底下的福寿螺的卵时,他们貌似有了新发现,原来啊,他们在桥墩上面发现了若干堆卵。看来,上届同学得出的福寿螺的繁殖速度惊人真实名副其实呀!


 从以上收集的情况来看,我们了解到福寿螺喜欢把卵产在靠近水边的立柱之类的东西上,例如草,桥墩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


 当我们在看完福寿螺的产卵情况后,旁边的工作人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在干什么呢?经过询问后我们得知,原来他是在捞那些死了的水草。至于这些水草为什么会死,我们向提出工作人员提出了问题。在他的答复中我们得知“这些水草为什么会死,其中大部分还是与生物有关,因为福寿螺大量繁殖导致福寿螺进食量巨大,吃了水草”说明白一点就是“很多福寿螺吃了很多水草”。再一次让我们印证了上一届课题组同学得出的结论。


后来我们在打捞上来的螺中发现,同样大小的螺形状上却又很大的区别,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询问老师,李老师给我们详细地讲解,原来福寿螺和田螺在形状上会有区别,可以通过螺尾形状判断是什么螺,可真让我们长见识了。

下来过后我整理了一下,发现了一个不对劲的地方,桥墩和草以及类似于立柱的地方上有螺产的卵,但有些地方却没有?

 通过观察我发现,一个地方之所以有无卵不仅与水质有关,还与水的流速有关。就例如在流速快的地方没有卵而在流速慢,或者没有流动现象的水域卵比较多,所以我初步猜测,福寿螺在水流快的水域无法产卵以及生活。


    我为自己的思考惊喜不已。

    在老师的指导下,回到学校,我们进行了模拟螺生活环境的实验装置设计,我们完成了漂亮的设计图纸,我感觉自己可真了不起。


2017330日中午,我们又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对前期方案开展可行性研究。

看我们课题组的同学经过激励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到台上讲解,研究的主题,围绕主题提出的研究问题,设计方案的思路,方案的优点和不足都一一进行了讲解。我感觉在台上讲解好紧张,但讲完后得到了同伴热烈的掌声。这个舞台我很喜欢,给了我很好的锻炼机会。


    最后王老师又对我们的研究方案进一步指导,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购买器材和准备实验了,无比期待。

    最后,我想骄傲的说,我是双中实验校《白河》课题的研究员。关注环境,保护水资源,我们在行动着。


    双中实验校,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我成长的舞台。

                                     撰稿:201813班 任弘毅                   8.14冯欣冉、王玉娇

                                                                                                                      撰稿指导教师: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