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小传
[日期:2024-04-16] | 作者:2025届10班 赵鸿堃 272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我的爸爸,姓赵名武,正值四十不惑的年纪。他面白无须,五官端正,双目炯炯有神,一头乌黑短发根根笔直,很是坚韧,如他做人般刚正不阿。
爸爸出生在四川巴中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田人。家庭虽然不富裕,但我的爷爷奶奶却靠着自己辛勤地劳动供养一双儿女读书,“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我的爸爸和姑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爷爷特别疼爱我爸爸,从小就未让他做过什么农活,也因此他从小就不像个农村孩子,甚至因不会做饭而常常被我妈妈打趣。在爸爸的儿时记忆中,每天虽有米饭吃,但只有咸菜配饭,很少有肉。生活的艰难和父母的辛苦,让他从小就许下了要离开农村,去大城市的愿望,因而他也更卖力地学习。“我当时心里没想什么,就只是想长大了走出去,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让爷爷奶奶也能到大城市生活。”爸爸曾在散步时与我聊起。
少年时的爸爸成绩优异,考进了县城里最好的高中。在他的记忆中,开学第一天,爸爸兴奋得比平时早起了一个多小时,背上书包骑上单车正准备走,他的父亲拉住了他:“喂,武儿,多带点钱,有啥事记得从县城写信。”“知道了,爸。”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接过父亲手中的钱,骑上车,头也不回地驶向县城的方向,驶向他最向往的地方。
爸爸的高中生涯也十分顺利,进城的信念不断为他提供学习的动力。爸爸不仅学习成绩优异,也擅长各类演讲和主持表演,这也锻炼出爸爸骄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口中,他常常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是班上最有希望考进一流大学的人选时,他却高考失利了,只进入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我当时心里挺失落的,因为我不能理解为何自己会考差,为何会比平时低几十分。但不过也算实现了进大城市上大学的心愿,也就释怀了。过了这么多年,我想其实没什么,考差就考差,没必要愤愤不平,一个人不能被考试禁锢一辈子。”当有人问起时,爸爸常会带着一种自嘲的语气这样回答。
爸爸常说大学时代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在大学里,他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业外,更重视自己交际和管理能力的锻炼。他积极参加学生会各项活动,同时,我的妈妈也是这时与他相遇的。那是在一次学生会会议上,爸爸作为学生会主席激昂地发言,神情坚定,语气抑扬顿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妈妈也是在这时被他的才能和人品所折服,开始与他交往。凭借出色的才能,爸爸也收获自己的爱情,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我的妈妈。这真是应证了那句老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大学毕业后,爸爸应聘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出色的能力和惊人的业绩一直让他的工作步步提升。在几年前,公司组织了一次干部提拔考试,他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桂冠,一鸣惊人,获得了更高的职位。在这之前,他和我妈妈一直都在公司基层管理岗位上工作了整整十年。他的经历也验证了:在机会到来之时,所有努力都会成为成功的阶梯。
由于工作性质,爸爸回家的时间很少,但每次他回到家总会抽出时间和我单独聊天,这也是我最开心最放松的时刻。我们无所不谈,上至新闻时事,下至校园见闻。每每交谈之时,爸爸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会一直紧盯着我,真诚地倾听。他从不批评我的观点,他认为孩子有自己地想法是必要的。我们之间的聊天并不是一位父亲对孩子的观点输出,而更像是朋友之间的平等交谈。与妈妈不同,爸爸从来不着急我和弟弟的学习情况,用他的话说“一起顺其自然。”在他眼里,学习是为了塑造一个人健全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让其成为腐儒。爸爸虽然陪伴我的时间很少,但是他在我心中举足轻重。
爸爸在我心中是个高大的人,如他的黑发一般昂首挺胸!
指导教师:张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