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博物馆一日游
[日期:2024-05-20] | 作者:2026届8班 吴晨瑍 240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初一上期在轰轰烈烈中迎来了寒假,我也在这寒假中迎来了参观四川科技博物馆的日子。
四川科技博物馆分为四大板块:三问、三寻、三生和未来学院。
刚进入科技博物馆,映入眼前的便是三问——问天、问水、问未来。在问天展厅中展示着古今中外的飞行器。古代屈原为解心中所困写下了一卷天问,那一百七十三问是他心中的结。后来万户命人点了烟想去看看天边,可他一飞冲了天再也没回这人间。自此这世上有风,古人便会仰望星空,看了斗转星移。到了后来神州大地结束了战火的时代,跨过千难万苦后终于为那片天穹送去抹东方的红。零七年时嫦娥真的奔了月,但并未与仙丹相借便已是新的一页。经历6.5小时,神舟行至天宫上,以星河画卷为框与神话半点不让。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自天问后再问天,去哪九霄之纵?
问水展厅中展示着都江堰这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模型,“天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它造福千秋。更在零八汶川大地震时仍发挥着作用。
这一层楼的最后面的展厅便是问未来,虽然展厅面积不大可它的信息量大得出奇,不仅有我国航空重器20系统所有成员,更有未来的新概念飞行器如前掠翼、立场驱变装置……
再上楼就是三寻——寻知、寻智、寻迹。它包括声光电厅、数学力学厅、虚拟厅、机械厅、机器人大世界及四川省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等六个主题展厅。它涵盖了趣味数学、巧妙的机械装置等基础科学类的经典展项,此外机器人展厅展示了各种各样身怀绝技的机器人。隔着红色的护栏,我的心已经冲上去拥抱那些神奇的杰作。
三楼的三生展厅讲述了人体和生命的奥秘、科学的生活方式、真实灾难险境中处置方式、生态建设以及水资源利用、交通工具的发展与历史变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来到新未来学院,里面藏有机器人工作室、科学秀、科学创意中心、次元空间、创客学院等。既是科普教学和科学表演的场所,也是文创产品的聚集之地。
游玩出馆,天色已晚。一日的游览让我领略到科技的奥秘,更懂得了科技对于家国之安的重要性。少年就应该多来几趟这样的“少年游”。
指导教师:王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