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梨花深闭门
[日期:2024-10-28] | 作者:2027届11班 张雪 251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小时候,我住在瓦屋下,每当下雨,便能听见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那时,我和小伙伴们总会迫不及待地冲出去,享受这难得的雨趣。我们站在雨下,昂着头,伸长舌头去品尝雨的味道,那雨是细细的,碎碎的,带着一丝丝甜意,令人神往。
学习的压力和琐碎让我渐渐忘记了那份对雨的喜爱。
"你烦不烦!"我愤怒地对母亲大喊,然后重重地关上房门。全然不顾,门外,母亲呆呆地站着,神色失落又有几分忧伤。
我坐在书桌前,侧身向窗外望去。只见雨如帘泻下,溅起的水雾向人的脸上吹来,树向这边侧去,叶子在风中翻腾、沸腾,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这时闭上眼能听见雨打窗户的沉闷声,打在树叶上的沙沙声,打在李子上的滴答声。
三五颗李子自瓦檐边被打落,清凉,酸涩,汇成一行清脆的足音。我突然想到了在几千年前的宋朝诗人志南写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时也是这样细雨罢!
听,雨落在荷叶上,嘀嗒嘀嗒的声音混合着青蛙的鸣声。雨点让全世界焕然一新,荷叶是绿绿的,雨水是透明的,但是当雨滴躺在荷床上时,雨滴却是银白色的。我想起了母亲那头乌黑浓密的秀发中,那几根晦涩的白发。它们像是岁月的印记,见证了母亲的辛劳和付出。
我伸出手,吹过来的暖风和打在手上的雨点,让我打心底里喜欢这场及时雨。我突然明白,母亲不就是那场及时雨吗?她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给我关爱和支持。
雨本无诗意,但在诗人的眼中却是诗中有画。诗意本身就是因情而起。而雨可听,可嗅,可看。情以人心而定,开心时,有心赏雨;有心听雨,便心旷神怡;有兴闻雨,带着一股干净的青草味。伤心时,无心赏雨,泪流满面;偶然见雨,心中的忧愁也被打湿;嗅到雨,也是土腥味。
我静静地听着雨声,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我真的没有错么?
是啊,与母亲的无数次争吵哪一次不是母亲无言呢?一时间,仿佛大梦初醒,我想起母亲喋喋不休下的决堤爱意。那些爱如同一条条暗河,在无痕无迹中默默流淌……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一切的愁思、乐情在雨中打湿,又浓浓地染了一天地的氛围来……
正如唐寅在《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中的悲叹"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雨打梨花,误母年华,却忘母爱,母爱如雨,滋润无声。
指导教师:安家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