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水务局副局长龚志彬一行莅临成都立格实验学校调研指导河长制“一河一校”工作和生态环保课程

[日期:2023-04-10] 作者:教科室 次浏览 [字体: ]

202347日上午,成都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龚志彬带队莅临成都立格实验学校调研指导河长制“一河一校”工作和白河生态环境课程市水务局河长制工作处尹洪处长、双流区水务局副局长刘崇义区水务局雷科长陪同调研成都立格实验校高志文校长、成都立格实验校附小副校长杨成根、白河课题组负责人李春燕小初高生态一体化课题组老师全程参与了此次调研活动。

  

 

龚局长一行人到校后首先参观了我校小初高一体化生态课题的展板小学部李杰老师为领导团队介绍了附小在“生态教育”理念下,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打造的“生态圈”课程体系;2022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由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主办、附小承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果展演情况;《白河污染现状的探究》子课题,学生巡河,观察和检测水质记录白河水质的变化的实施情况。

 

成都立格实验学校初中部陈晓红老师介绍了初中部围绕白河所开发的系列生态课题。学生们在日常巡河中发现白河的河道泥沙淤积、白河河岸水深有安全隐患、入侵物种福寿螺泛滥等问题,并由此生成的《白河流域等深图探测区域沙盘制作研究》、《白河流域等深图的探测与绘制》以及《白河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之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等课题。陈老师对以上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做了进一步的介绍。

 

成都立格实验学校高中部刘雯老师讲解了高中部课题组老师们正在开展的生态课题《探究白河河岸植被多样性和生态景观及其对土壤质量的改善》、《白河流域污染物防治的生物探究》、《落叶的后半生》的意义和实施情况。

 

小学部杨荟民老师对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白河生态系统调查与治理措施研究》进行了讲解。《白河》课题是我校开展的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之一,课题由12到20个学生组成,并由多学科的老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课题经历了演变和不断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们撰写了小组研究研究性活动报告46个,获得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类一等奖,科学论文46篇,3篇获英才奖等。  

 

    

 

 

 

 

 

 

 

 


龚局长对我校白河课题持续研究15年表达了惊叹之情,同时对附小师生共同创作的“碧水蓝天”护水主题歌曲印象深刻,建议推广这首歌曲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把我校师生对护水的真挚情感传递给更多的人,号召更多的人加入爱水护水的队伍。接着,龚局长肯定和赞扬了我校围绕白河持续开发生态课题、并坚持有序地实施,高度认可学生在小组研究性学习中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听完小初高老师们的介绍后白河课题组负责人李春燕老师带领龚局长一行人参观了生态实验室。生态实验室组建了校内外专家资源库,校内高志文校长领衔,整合“天府万人计划”王平名师工作室和罗晓章名师工作室、李春燕名师工作室,校外与双流区水务局、河长办、西华大、成都众耀数成公司携手,实现了学校、政府、高校、企业、家庭多方联动模式,通过不断提升校内教师的科研与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和服务。生态实验室将为师生提供传感器,3D打印技术、VR虚拟空间教育,扩展师生成长的第三空间

 

    参观结束后,李春燕老师做了《一河一校,狠抓生态环保教育——“关注水资源,保护母亲河”生态环保课程介绍》的主题汇报。在优美的《碧水蓝天》歌曲旋律中,李老师向在场专家及领导全面介绍了我校在生态环保教育方面做出大胆尝试和成果展示。白河课题从2008年成立至今,学生们通过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一起考察了白河现状、寻找白河污染源、探究颤蚓和福寿螺、探究河堤三面光、河床泥沙堆积等问题,一起为保护白河出谋划策,同时,也见证了白河的蜕变。2019年,白河课题的学生们被双流区河长办聘请为“小河长”,2020年,获得成都市“最美护河人”的光荣称号。李老师强调,在白河课题的研究中,学校仍在思考和探索生态环保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融合共生。

 













汇报结束后的座谈会上,高校长和龚局长就白河课题的开发与实施交换了意见。高校长表达了我校生态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决心与力度,但现阶段还存在技术和设备上的欠缺。龚局长表示将会大力支持课题的研究,并为我校在“一河一校”工作中起到的示范作用点赞期待我校进一步将“一河一校”的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一河一校”是成都立格实验学校在教育层面的担当与实践。学校将继续以白河课题为载体,发挥学校启蒙教育阵地的作用,以学校带动学生、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会不断深化全民治水,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河长制“一河一校”工作落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文/ 李杰        / 刘欣        一审/ 李春燕 杨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