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日期:2017-05-11] 作者:德育处 2349 次浏览 [字体: ]
著名的思想家左拉说过:“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的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不断的增加更多的知识”。爱因斯坦也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人格的伟大。”

一、知识积累是完善人格的前提

   众所周知,一个人在刚出生时是最纯洁的,没有任何的思想与认识,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对周围事物的逐步认识而积累起来一定的知识,人格对于婴儿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格的高低在于对知识的积累。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那从何说起完善人格?因此,积累知识是完善人格的前提。
   我们并不否认完善人格的重要性,但知识是人的精神食粮,只有不断的积累知识,我们的思想才不会陈腐,我们的人格才会得到更好的完善。相反,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做人都不会,那么要那么多的知识做什么?即使学有所成,却很难实现人生的价值。而健全人格的人,不仅可以抵御各种心理致病因素的侵袭,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能把自已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

   现在的学生,由于任性、赌气、心里脆弱、思想负担和厌学等原因离家出走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知识积累不够而应聘失败、考学失败等原因轻生的学生不是没有,而这些只不过是人生一个很小的挫折,但由于人格不健全,就极有可能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抵不住诱惑,犯错误甚至犯罪乃至轻生。

   当今我们的独生子女现象,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过的现象。在我们这个有着浓厚亲情伦理的国度,这些个独生子女受到了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宠爱。家里,他们不仅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且是想伸了伸手,想张了张口,不想伸手、张口了,有人还得帮他、劝他、求他、哄骗他伸手张口。他吃的巧克力你连名字都没听说过,他玩的那些电子玩具,他用的书包、文具盒和铅笔刀都是几元几十元的,他一个夏天吃雪糕饮料花的钱可能比父母在整个童年花的钱还要多。他从来都不知道饥饿是什么滋味,但对去大饭店“撮”却不陌生。他不知道吃苦是什么味道,但对去超市疯狂购物却毫不吝啬。他们不知道父辈们上学时的艰苦,因此,也根本不相信他们所说的事实。是环境造就了他们不健全的人格,他们对社会的不良作为也是在所难免的。然而,现实是无情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一枕黄粱又再现。孩子视父母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碎了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为理所当然,他们会对不合心意的、照看不到的地方大发脾气,他们极少会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更缺乏社会公德、回报感恩和责任心。这些不良现象,是家庭环境培养的,是父母造就的,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人格是不健全的。

    现行的教育中,学生的身心和人格不健全、不够和谐,有很复杂的原因,但就教育本身来讲,在很大的程度上源于未能有效、科学地协调好学生身心、学业和人格之间的矛盾,学校教育中,有意或无意地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为代价,以单纯提高学生课业水平为发展目标,或片面地把学生学业上成败理解为学生发展的唯一内容和最高的标准的错误倾向,并非个别的现象。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学历的人才的犯罪率比普通的学历的人要高,就是因为过分重视学历和知识而忽视了人格方面的塑造和完善,健全的人格为我们指明正确的人生目标,有了正确的目标才会让我们把积累的知识用在社会上产生价值,如果人格是残缺的话,读书少反而显得淳朴,读书多反而显得更加迟钝,所以只有完善了人格,才可能使用好积累的知识,所以完善人格比积累知识更重要。

    许多关于儿童学习差异的文章中,都提到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光是教育的问题,也有我们老师自身的问题,不是我们的孩子学不好,也并非我们的老师教不好,关键是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差异,而一味地让学生达到同一个目标,采用的都是同一种教学方法,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喜与乐,以到于部分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现实也可以证明,一些有成就的人往往是没有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的人,爱迪生在上小学时,被老师认为是劣等生,就是这样的劣等生,最终成了发明家;牛顿由于热衷于思考数学问题,常常忘了别人命令和委托,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总是倒数第一名,但他很会制造机器玩具;达尔文从小也是热衷于观察动植物,为了制作标本而考试不及格;比尔.盖茨没完成大学学业就把哈佛给炒了鱿鱼……你能说他们智商低吗?这也是部分有才华的学生在教育制度下不一定能发挥出才华的判言所定。而理想的教育在于发展先天的个性,培养其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

二、因材施教,承认孩子的差异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人格塑有很重要的影响,民主型的家庭导致孩子人格的合作、独立和坦率;专制型的家庭导致孩子人格的反抗、情绪不安定和服从等;娇宠型的家庭导致孩子人格的任性、幼稚、温和等;支配型的家庭导致孩子人格的消极、依赖和顺从等……然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塑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的老师,首先应该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为塑造其健全的人格负责,这就是我们家长和老师要承认孩子的差异,包括生理差异,心理差异,社会性差异和环境差异,从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承认孩子差异并了解孩子的差异对教学至关重要,然而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学生面对的是同一个老师,坐在同一个教室,接受的是同一种方法,所学的是同一个内容,而课本的内容是按孩子的认知结构设立的量化标准,即一年级达到怎样的程度,二年级达到怎样的深度……认知结构是可以量化的,但有的因素是不可以量化的,比如情感,家长和老师要承认孩子的认知差异,如果认知方面差一些,何不通过情感因素来协调他主观的内在动力呢?尊重孩子的人格,使孩子在主观认识上不怕学习,居高临下地看待学习,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情感与逻辑的结构相互联系到了一定时候,孩子的学习潜能会迸发出来。每个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找到打开他们兴趣的闸门,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考多少分是次要的,孩子的人格塑造才是最最重要的,然而,现行教育观,总是以成绩好坏,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孩子,而不是从品德、人格上去评价。为能考个好成绩,教师不得不在时间上拼,孩子压力大,学习成了生活规律,几点起床,几点背书,一天的紧张学习后,晚上还有家庭作业,他们玩的时间很少,活得很累,很不开心,试想,他们愿意学习吗?能自觉主动学习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孩子的差异,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如何使孩子学会学习”作为研究课题,想办法使孩子想学、乐学,让他们不好意思不好好学习。

三、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个性发展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信任学生,唤起他的尊严,这样,他就不会任性,有自尊、自律才会有自控,没有尊严的孩子要么压抑,要么任性,教育起来很难。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儿童的人格,启迪儿童的智慧。只有让儿童在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与浸润中健康成长,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教师只有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时,孩子受到激励后就有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地认定孩子天生愚笨,难以造就,讽刺、挖苦,甚至打骂,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压抑,聪明才智就难以发挥出来。因此,尊重、信任学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智商差异等,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自己能行,能学好,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行的感觉,不是这方面,就是那方面,那么,教好与学好便成很自然的事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热爱自己的老师,亲近自己的老师,才会热爱学习,听从教师的教诲。愿天下所有的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注重自己的人格魅力的提升!因为,今天你教给学生的知识,不仅仅是他们长大后进行创新的素质,更是他们人生路上良好人格塑造的奠基,因此,健全的人格塑造比传授知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