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长学校 > 亲子共读 > 新闻内页

附小家长课堂|孩子遇到困难容易放弃,家长可以怎么做

[日期:2024-04-09] 作者:德育处 李雪白 次浏览 [字体: ]

也许有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时,因为中间发生的挫折或困难,从而心生退缩,继而半途而废,不愿意坚持。面临孩子这样的行为,不少家长会感到担忧,一方面担心孩子以后做事都做不好,另一方面会担忧孩子遇到困难总是采用逃避的方式。

其实只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容易"放弃"的半途而废的行为,就能够帮助孩子改正。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孩子这种行为究竟伴随着什么心理呢?

 

01三分钟热度心理

孩子对于社会事物的认知,还是比较片面的,他们在一些事物的本质坚持原则上,远远没有大人那般成熟与稳定。由于对社会事物的好奇心和新鲜感的原因,孩子在面对一件事情上的坚持原则能力也是比较薄弱的。而孩子做事容易"放弃"的这种行为,正是他们三分钟热度的标准心理态度体现。

02害怕失败的敏感心理

对于孩子来说,在对自身行为的做法有了一定的好坏和胜负判断能力的时候,他们对于胜负欲的看重就变得十分强烈了。孩子害怕失败的心理,使得他们在做事时,只要遇到一点不如意就会做出"放弃"的选择,这是一种很常见的逃避结果的行为。

那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一、“两不管三不惯”

 

犹太思想家朱特比曾说:“孩子的事,让他自己解决,若父母过分呵护,反而会使孩子失去自信,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

 

规则内管教,规则外放手。

 

先给足孩子安全感,才能让孩子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

 

1. 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不管

孩子的自我意识从3岁就慢慢开始成型,聪明的父母就应该将穿衣、刷牙、吃饭、收拾玩具等小事交给孩子自己去动手,无形中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

父母不跨界帮助,不包办一切,那么孩子就不会把自己本该完成的责任,推脱成是父母的任务了。

 

2. 孩子能承受的事情不管

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独立,更需要父母培养孩子心理上的强大耐挫力。 

我们不是要培养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要让孩子去体验失败与受挫的感觉,明白成功的不易,懂得不放弃的珍贵意义,使孩子拥有更强的社会核心竞争力。

3. 孩子不尊重别人不能惯

孩子的教养,是对外交友的最好名片,没有教养的孩子,只会让人敬而远之。

如果孩子每一次靠着撒泼就能实现目的,久而久之,就会养成骄纵性格,变得自私自利,毫无教养可言。

身为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不过分宠着孩子,用自己的优良行为去塑造孩子的好品行。

4. 孩子触碰原则的问题不惯

父母的教育有底线,孩子的行为有上限,如此一来,更能避免孩子误入歧途。

5. 孩子对事情没有责任感不能惯

有太多的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不断犯错、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

孩子亲身经历过的教训与体验,比父母的耳提面命和口头指导来得更深刻、更有价值。

为人父母不需要做专横霸道的管控者,而是要努力成为耐心等待的守望者,相信孩子的明天就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 

二、正确的鼓励,事半功倍

鼓励究其本质其实是一种“激将”,“激将”孩子做得更好,具体的咱们可以这样做。

1、接纳畏难的情绪

看到和肯定孩子的负面情绪。

要帮助孩子突破这个“畏”字,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提供空间,允许表达情绪,接纳孩子的害怕。

“一直都学不会,孩子觉得很沮丧;又失误了,又觉得很烦躁是吧?”
万物离不开接纳,孩子们一旦情绪上被接纳,无一例外会心情变好。

做大人做久了的我们,多想想小时候“无能”的自己,而不是现在“无所不能”的自己。

 

2、在遇到“难”的时候,帮孩子搭个“桥”踩着爬一爬

现在也有很多人,就是当孩子遇到“难”的时候,就会替他完成。

给孩子具有实操意义的建议,孩子才能真的从中汲取到力量,而不是空喊口号。
这样娃娃除了收获新技能本身,还有一次一次遇到困境时该如何理性思考、解决问题的心态。

 

3、普及成长型思维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鼓励,是让孩子明白:

你不是已经失败了,你只是暂时没有成功。

让他对解决问题永远抱着希望,也让他对自己永远抱有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