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校本培训 > 新闻内页

12月29日培训——《课堂观察:同伴互助新引擎》李顺榕

[日期:2024-01-02] 作者:教科室 杨荟民 次浏览 [字体: ]

   2023年12月29日,我们邀请到了成都市双流区教科院李顺榕院长为附小全校教师做《课堂观察:同伴互助新引擎》专题讲座,李院长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讲述,为老师们打开了教学的新思路,拓宽了新视野: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1)带着明确的目的,(2)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相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3)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4)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是教师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课堂观察

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一线教师研究课堂提供了一个“支架”,内容贴近教学实际,实现了人人参与。观察他人可以促进自我反思(理念、行为……)、学习有效经验(亮点、特色)、评估教学效果(方法、组织、氛围等)、发现教学问题(难度、方法、资源等)、探索改进策略(差异化、信息技术);

2、促进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课堂观察是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是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更多眼睛,更多角度,更多路径,更多方法,更多智慧为上课者提供课堂事件真相,帮助上课者对照标准和学情,看清自己的课堂,与同伴一起反思并改进教育教学策略,改善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师生成长的一种合作行为。让教研从“评点”课堂转向了“共同研究探讨课堂”

3、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观察重点是观察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为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4、为教学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课堂观察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教学实际数据和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教学研究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是教研从经验型转向实证型的重要抓手。

三、课堂观察要素

1、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观察前,需要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确定具体观察点,以便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和工具。

2、观察的对象和范围:观察的对象和范围应该明确,包括被观察的班级、教师、教学内容、时间、地点等。

3、观察的方法和工具:根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和工具,包括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

4、观察的记录和分析:观察者需要记录观察到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得出结论和建议。

5、观察的伦理和保密: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需要遵守伦理和保密原则,尊重被观察者和学生的隐私和权益。

6、观察的结果和应用:观察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并应用于教学和教育研究中,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确保课堂观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