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雨娴老师健全人格课例展示《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日期:2025-04-11] 作者:化学组 次浏览 [字体: ]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对健全人格育人模式的理解,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2025年4月10日,化学组教师曹雨娴老师在录课室进行了本学期化学组健全人格精品课例“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现场展示。

eaa385d5f986f69b5bccde5a7cdcdbd.jpg

课题组全体教师及全体化学教师到场听课学习。

86a79e019051f70ef4f738ebdfe480e.jpg

本次展示课的目标是通过课例研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健全人格要素。课堂首先以绣球花的同株不同色引发疑问,让学生知道土壤酸碱性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因素是否也能否影响植物的生长。结合我校校本特色蔬香园选择一种植物,利用AI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并进行汇报分析。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土壤酸碱性的环节,通过酸碱性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影响不同地区土壤酸碱性的因素,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地理的联系,达成多学科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而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特点因地制宜的种植作物,也是人类尊重自然的具体体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本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运用了AI技术。在AI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减少课前调查的时间,将课堂上生成的问题立即追问,不断加深思考的水平。在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中,AI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在活动进程中,曹雨娴老师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励学生积极投身于思考的海洋,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动与同伴交流探讨,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乐于学习,同时渗透健全人格和培养核心素养。

1a65fb12ef7f87e00eba59592dfc6eb.jpg

        这节课上完之后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这节课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下进行学习,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


下一条:没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