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下期健全人格第二次研讨
[日期:2025-04-04] | 作者:化学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2025年4月3日,化学组全体教师参与健全人格典型课例第一次打磨。
曹雨娴老师选择在9年级16班进行第一次试讲。
健全人格要素暂定为:
(1)通过小组调查和汇报,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合作
(2)通过中国地图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酸碱性分布情况,并了解我国常用的土壤酸碱性改良剂,让学生建立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2025年4月9日,化学组全体教师参与健全人格典型课例第二次打磨。曹雨娴老师选择在9年级21班进行第二次试讲。
课后,曹老师对《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了详细的说课,内容涵盖了课程标准、教材解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评价目标的明确、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健全人格要素等方面。随后,老师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 环节衔接还需再打磨改进;课堂中让学生利用AI查阅信息时,语言指向性不明确,学生不知道怎么入手,这些部分可以再思考。
2. 健全人格要素最终确定为:
(1)通过小组调查和汇报借助AI快速查阅资料,认识我国土壤的分布情况,并了解土壤酸碱性与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关联,体会人类认识世界运用气候、地理等规律选择适当的农作物进行种植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
(2)通过设计改良方案学习并运用多学科知识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了解化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让学生认识化学学科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体会化学学科价值;同时养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3)通过中国地图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酸碱性分布情况,并了解我国常用的土壤酸碱性改良剂,让学生建立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