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方案 (一)

[日期:2024-04-08] 作者:信息技术 次浏览 [字体: ]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根本在于课堂教学范式转变。2022年3月25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颁布并实施,同时立格实验学校“核心素养视域下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范式的行动与询证研究”的提出为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范式转变指明了新方向。

一、课题设计论证

1、社会背景

当前已步入信息社时代,各种计算机程序、手机APP、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已经深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方便着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我们的社会已离不开 信息科技。

    信息科技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 信息科技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 信息科技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 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提升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素质教育大背景

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并充分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全国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是自主、合作、探究;要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范式。

学科现状:① 信息科技学科目前来看,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各地各学校教学内容并不统一,而且差异性还相当的大。② 信息科技目前并不作为中考的科目,仅在初二末设有全市同意的毕业考试,毕业考试由于面向全市所有学校,要求并不算太高,这样给了条件较好的学校足够大的空间来发挥, 信息科技学科可以充分体现和深掘新课程的理念并在教学中大力推广,在课程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方面有很大的空间。③目前成都地区使用的省编 信息科技教材对初中 信息科技教学提出的第一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这在省编教材中有比较突出的体现。根据上述的种种现状,为了贯彻信息科技新课程理念,规范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提高,必须构建新的高效的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范式来促进课堂教学的全面转变。因此在学校总课题成都双流立格实验学校“核心素养视域下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范式的行动与询证研究”这一课题方案的指导下, 信息科技教研组制定了《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范式研究》这一子课题。

3、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把“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作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将教育方针具体化为各门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围绕核心素养形成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出教学建议、建立教学评价标准。这对当前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范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能够认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这分别对应着“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四大学科核心素养。这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又分别对应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学会学习”和“责任担当”。现信息科技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和安排的学习活动以及评价都是围绕着以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来设计的,核心素养贯穿在教学实践的全过程。

在学校的引领下, 信息科技组于2008年开展了“ 信息科技学科课模建构”研究,历时6年自下而上建构了自主、合作、探究“激—问—探—练—拓”五环节学科课堂教学总模式,以及 信息科技学科各课型的分模式3个,较好地呈现了初中 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体系。

“学科课模”的建构与应用研究,对规范学科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学科课模”仍然是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范式的核心要素,闪耀着我校对课堂教学研究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