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健全人格教育实践探究

[日期:2021-10-18] 作者:信息技术 次浏览 [字体: ]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付秀军 13882058332  邮编:610200

摘要:2016年,中国出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自主发展中—健康生活中提到了健全人格,可见健全人格被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本文阐述的是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如何渗透健全人格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  健全人格  实践探究

一、 问题提出

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突破以往应试教育的局限,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观念,要求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和创新的精神,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开发,各种素质得到综合的协调发展,“健全人格”是很重要的综合素养,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也将“健全人格” 列为了一项重要的目标。

那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跟健全人格有何关联呢?

1.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大目标: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素养的界定: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其中的信息道德与健全人格教育联系紧密。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同时也引出许多新问题。如个人信息隐私权、软件知识产权、软件使用者权益、网络信息传播、网络黑客等。针对这些信息问题,出现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这就形成了信息伦理。能不能在利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遵守信息伦理,体现了一个人信息道德水平的高低。

2.信息技术教学中带来的便捷与威胁并存

近年来,电脑走进学校,为中学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信息获取渠道。然而,在数字化乐园中,是非、善恶和美丑俱存。电脑及其网络对我们初中学生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和极强的吸附力。另外,在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由于过分地强调人机交互,以虚拟的情景替代了现实的存在,而忽视了师生情感交流,这些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最后,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或者不道德的行为。

3.我校学生在相关领域所表现出的人格不健全的现象

①在信息技术课上喜游戏、聊天、帖吧、网络小说等,有出入网吧的现象;

②在网络上有不同于现实的表现,有不符合网络道德,网络文明的行为;

③不注意、不具备网络安全的基本常识,不懂得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以为网络是片完全自由、开放的领地;

④易接收网络上传播的新奇的社会文化现象,而忽略对它们的辨别;

⑤不爱护学校微机室、教室多媒体设备,不能安全规范使用相关设备,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容易出现的违纪违规现象;

⑥感知信息技术中的美,技术与艺术、文化的结合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对“健全人格”的内涵进行了扩充,其内容丰富,针对性更强。经过梳理,其中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相关的有:

思想观念—人生观之“个人与群体”;

思想观念—世界观之“存在与规律”、“已知与未知”;

思想观念—道德观之“诚信正义”;

性格特征—自我之“自尊”、“自律”、“自我保护”;

性格特征—情感之“审美感”、“理智感”;

性格特征—意志之“自觉性”、“自制力”;

行为方式—文明礼貌之“促进人际交往”、“爱护劳动成果”。

二、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使之在思想观念、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有相对正确的导向,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倾向。跟学科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爱护学校计算机设备,遵守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②遵守网络道德,注意网络安全,保护个人财产和隐私,正确认识各种网络文化和现象;

③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信息意识和能力;

2.(教师)通过实践探究,实现用健全人格的要求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升我们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促进研究者本人健全人格发展,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科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①制定出一套指引学生合理、有效使用计算机的方法和策略;

②指导学生面对各种网上行为时注意自律和自我保护,并且教师能做到身体力行;

③提高教师自己的信息意识和能力;

三、实施策略和方法

为达探究目标,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开展活动和探索,对我校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

1.在课本教学内容中体现“健全人格教育”;

[操作方法]:结合学校课模研究,在教学目标中注意体现健全人格教育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教学设计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来体现,做到一课增加一个新目标,更好的体现信息技术课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元素。另外在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评价等方面也将健全人格要素作为一个重点,现已经根据学校的要求对信息技术课堂评价表进行了修订,健全人格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2.有针对性的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下一步还将重新编写信息技术教材,全面渗透“健全人格”教育;

[操作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开发了一系列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些课题有以下特点:是在我校学生的现状基础上开发的;是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是具有信息技术时代特征的;是充分体现综合和学科融合的。

目前开发的新课例主要有:

①中学生网络道德(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开展专题教学,现已有课例。主要讨论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网络安全等相关内容。)主要体现要素:性格特征“自我”中的自律。

②网络流行语与流行体现状调查与思考(信息技术与语文、思想品德等方面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计算机带来的新文化思考,可开展专题讨论和教学。主要认识、分析网络流行语与流行体在青少年中大量流行的原因,这种现象对中文传统的一些积极或消极影响,这种想象对青少年个性成长、未来发展的影响。流行语:网络中大量的流行用语,流行体:借助计算机这门工具诞生出的大量新奇的特殊符号和组合。本课题已列入信息技术教材编写规划,将在信息技术校本教材中编入。)主要体现要素:思想观念“世界观”中的存在与规律、已知和未知;性格特征“情感”中的审美和理智

③爱我校园—学校微机室使用规则、计算机设备使用规范(结合学校目前微机室一些违规和破坏现象,教室多媒体设备的损坏及其管理情况开发一堂文明使用与规范管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组织讨论和开展专题教学,现已有课例。)主要体现要素:性格特征“自我”中的自律;性格特征“意志”中的自制力;思想观念“道德观”中的诚信正义;行为方式“文明礼貌”中的爱护劳动成果。

④健康生活、远离网吧(调查目前网吧的一些不健康、不安全因素,分析中学生为什么喜欢进网吧及其危害。可实地调查、组织讨论并开展专题教学。根据最新的信息技术教材编写规划,将在信息技术校本教材中编入。)主要体现要素:性格特征“自我”中的自律;性格特征“意志”中的自制力。

⑤电脑作品欣赏、设计与制作(结合科技节、课创大赛开展优秀电脑作品欣赏、分析与设计制作,将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综合实践等成分结合到作品制作中。可结合相关活动开展专题教学,现已有课例。)主要体现要素:性格特征“情感”中的审美感。

⑥了解网络法规,网络谣言的散播与辨别—网络道德(针对网络上不少人因不注意国家网络法律法规,肆意编造与散播谣言,触犯国家法律的情况越来越多,探讨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与对待的问题,现已有课例。)主要体现要素:性格特征“自我”中的自律;性格特征“意志”中的自制力。

⑦电子商务与网络安全(因为电子商务的便捷,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如何识别网络欺骗、诈骗,维护自身人身和财产安全,现已有课例。)主要体现要素:性格特征方面的自我保护;思想观念“道德观”中的诚信正义。

3.“信息技术课前2分钟”网络新闻大事推荐活动;

[操作方法]:因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后往往会有一段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普遍就是玩网页小游戏、阅读网络玄幻小说、鬼故事、明星新闻和网上购物等,其中很多都是不太积极健康的内容;同时因为学生学业繁忙,根本没有时间观看电视新闻,阅读报纸杂志,他们基本生活在学校和家庭这个很小的环境里,对其它事情基本不知,也不太关心。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好这块阵地,引导学生更广泛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国家、国际中的各种大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些也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有很大的影响。

具体操作为利用每堂课前2分钟时间,将精选的一周网络新闻大事件向学生进行推荐,引导他们在信息技术课堂剩余的时间上网浏览相关新闻事件,也逐渐养成更健康的上网方式。

4.利用教研组展板、学校网站开展“健全人格教育”。

[操作方法]:从2015年开始,信息技术组已经制作了六期健全人格专版,加大信息技术健全人格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在教研组网站也专门划出了一个版块作为健全人格教育的阵地,体现学校健全人格教育时时有,处处在的基本思路。

5.在学生微机室的布置、配置、管理制度和机房文化建设方面体现健全人格教育,在学校网络建设方面体现健全人格教育。

健全人格教育应体现在学校建设和教育的方方面面,良好的环境和正确的导向将有利于学生发展健全的人格。

[操作方法]:①今后的机房建设建议学校高起点(相比于现在)建设,高起点建设意味着高投入,需加强管理,同时高效益使用。好的环境设施对人有明显的正向导向,学生会自觉的减少破坏,爱护学校相应设施。②在现有机房暂时无法更新换代的情况下,我们无法从硬件上提高机房环境,但我们可以在机房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类似现在的班级文化建设。③完善微机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并有效使用,让学生很清楚的知道他们怎样做才是最合适的,比如我们可以把新机房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成图片设置成电脑桌面背景。④学校网络建设配置了防火墙,可以方便的屏蔽一些网络功能和网站,为学生营造更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取得的成果

(一)认识性成果

通过实践探究,使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健全人格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是加强信息技术学科建设的需要,是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通过实践探究,使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健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刻领会渗透的基本含义:(渗入、透过;比喻一种思想或势力逐渐向其它方面扩展);不形同于一堂班会课,更不是一堂思想政治课,仍然是以学科教学为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与方法、习惯与技能、意志与品质等方面逐层扩展与提升。

通过实践探究,使信息技术教师认识到教师的根本职责处了教学,更重要的还有教育,教育和教学同样重要。使信息技术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是在学校打杂做后勤的,教育教学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守住守好教育教学这个阵地,搞好信息技术组的各项活动,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是可以做出很多成绩的。

通过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全人格教育的实证研究,学生的学会学习、自主合作、实践创新、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实效显著,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操作性成果

1.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渗透哪些健全人格教育要素做了完整梳理,作为今后进行教学再设计的重要要求和指标。

2. 在渗透健全人格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流程上,课堂教学初步确定了课前三确定(确定教学内容、确定师生活动、确定渗透要素)——课中三结合(结合问题探究、结合展示评价、结合总结引领)——课后三反思(教学内容适宜、教学环节合理、学校效果显著)的教学模式,并将这一要求贯彻到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学。

3.初步确定了课堂教学模式和健全人格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为了让健全人格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相应的课堂评价标准也必须随之发生改变,为此全校各教研组都修订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4.开发了信息技术健全人格综合实践活动课例。

为了支撑信息技术健全人格课题研究,信息技术开发了一系列信息技术健全人格课例,这些课例源自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完全超越了教材的范围,这些课例按照惯例在七、八两个年级的日常教学中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呈现。

5.形成了信息中心各项新的管理和制度集。

老的管理制度早已形成,但是以前的制度是从学校的角度来阐述的,要求的是学生不能做什么,而现在的是制度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阐述,告诉学生最好怎么做,怎样做是有益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这些制度的作用是来约束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的,这样的改变让学校各项管理和制度更人本化、规范化、创新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高志文《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健全人格教育课程纲要》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高志文《关于健全人格教育研究的指导意见》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健全人格研究方案(第五稿)2014.3.18《健全人格教育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