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模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综合实践课整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日期:2014-09-29] 作者:信息技术 次浏览 [字体: ]
 

信息技术与学科综合实践课整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信息技术组  熊丽 付秀军  唐军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亮点,将信息技术以整合方式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将是二者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教育有机地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去,探讨与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综合实践课整合的教学模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和提高学与教的效率,加快信息技术在学科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新的挑战和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  综合实践课   整合  教学模式

一、       课题背景      

(一) 信息时代中课程改革的需要

21世纪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提高带来了新的空间,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挑战,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和冲击,必将孕育全新的教育形态。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是发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的优势,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课题研究已成当务之急。

(二)我校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和困境

作为一所国家级示范校,我校在教育教学中一直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和风格,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在各个学科中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大力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目前,我校根据各学科的校本教学资源,在多个学科中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课题,并鼓励几个学科联合开发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已经成为我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然而在传统的教与学环境下,我校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陷入了以下困境:

第一,学生在身临其境、亲自亲自参与体验不足,需要更广阔的信息获取平台,打破单一的获取知识的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参与活动的探索、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不断完成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

第二,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成套的经验,教师普遍感到茫然;活动课的预设少,生成多,课程操作难度大,教师角色准确定位难。

第三,传统的教学演示工具和环境已经不能激发学生对综合活动内容探究的兴趣,需要更加多元化、感观化的手段和工具,来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

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活动呈现动态性,不能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而我校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更需要师生、生生之间多纬度的评价交流。   

(三)我校的信息化进程为整合创设了条件

      我校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以及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创设,目前我校铺设了20M带宽的校园网,新建了2间共有120台计算机的多媒体网络微机室,1间多媒体阅览室,在每个班级都普及三机一幕,以及数字化图书馆,校园局域网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

      我校的信息化进程和设施正好满足了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到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条件,有利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第一,为活动课营造了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第二,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主动探究、信息获取、资源共享的空间和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更轻松地进行意义建构,同时也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第三,活动成果展示的多样化,学生交流探究成果通过演示文稿、网页等形式展示、交流活动等方式来展示,让学生更多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第四,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交流评价的平台,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评价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全程性,使评价体系更具有真实性和多元性。

我校的信息化进程拓展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和实施水平,同时在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中也大大增加了我校信息化设施的使用效率,逐渐实现了以为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整合实施模式。

二、       课题的界定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

本文中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指在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下,我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二)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等技术。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信息技术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三)整合

我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融合为一体,是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因此,本文中信息技术在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中的角色定位具有以下两面性。

1、作为工具与手段的角色。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与学的各个层面中,丰富综合实践课的信息资源和评价展示方式,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在这个融合过程中,信息技术是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帮助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让学生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达到活动点课程学习的目标,学生更好的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

2、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对象。在学校倡导几个学科联合开发活动课的鼓励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立场出发,我们的整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也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学习的内容之一。学生带着综合实践课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活动中,需要使用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会遇到信息技术操作的相关难题,这些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难题其实也是学生的探究学习对象。我们将学生在活动中对信息技术的这种使用需求和难题作为信息技术学习的需要动机,让学生在基于问题的任务驱动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意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实用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综合地使用信息技术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综合性刺激于多种感觉器官,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并开启学生主动思维的联想,对学生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十分重要。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中把多媒体计算机当作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的认知工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求知,强调师生交互、自主、探究、开放、实践、综合、多样性学习。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curriculumintegration)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因此,要用信息技术系统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的系统,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是通过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教与学的模式,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

四、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1、探索并总结在我校信息化条件下,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等方面 ,构建形成我校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制、开发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平台工具和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更好的整合与利用学校的校本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校信息化资源与设施的使用效率

3、促进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同步发展,让信息技术提升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平,同时也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推动我校信息技术学科发展,体现与展示我校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

4、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提高师生信息意识与素养,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五、       应遵循的原则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是发挥新观念和新技术的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促使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同步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整合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开放性原则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要求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应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跨时空、超链接的学习。

()亲历性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应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现代生活问题、社会发展问题,要求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实践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主性原则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自主性,主要是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

()协作性原则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协作性,是学生个体的学习迫切需要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进行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和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小组、班级、身边的人群以及互联网后面的人网的力量,从而得到团队成员的帮助和启发,进行问题的研究和任务实践,共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六、模式流程图、特点和操作方法

在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过程中,本文以问题任务为核心驱动学生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并力求在教学策略凸显信息技术的两面性:第一作为一种手段与工具存在于综合实践课程中;第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学习内容,得出以下的整合实施模式图:

 

(一)确定课题阶段

在课题的确定阶段,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紧紧抓住“以兴趣激发学生,以任务驱动活动”进行设计来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动机,在情景中启发学生思考,提出提出问题任务,并在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课题的确定。创设情境的方法是,教师收集加工校本资源和网络资源,使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一段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视频录像和动画,或是演示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图片、典型案例的教学课件。在指导学生确定主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利于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出自己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背景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了取舍,确定活动的主题。只有这样确定的主题,才是学生乐意参与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生活基础,才会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

(二)制定方案阶段

在制定方案阶段,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探究课题,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形成一个3-6人左右的活动小组,在分组成立之后需要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通过全面思考交流形成初步的探究方案,方案中应包含活动主题任务的明确,例如应解决哪些问题,通过哪些途径和工具获取信息资料,使用什么工具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如何展示自己交流成果等,这些学生都可以利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制定撰写研究计划方案和设计问卷调查表格。在问题任务的驱动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讨论,进行合理的任务分工,让每个学生都平等参与到活动中,学生认真分析以上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制定研究方案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应给出具体的建议和及时的指导。

(三)活动探究阶段

在活动探究阶段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任务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探究调查活动,自主探究活动形式包括:通过实地考察、观察记录、实验检测、上网收集与动手制作等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数据;学生主动地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与评价;以及在分析、加工与评价基础上,归纳得出活动调查的结论。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可以强调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地获取信息,综合提取信息,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在活动中获取新知识。在技术上教师应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供与完善信息化环境,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资源,把学校多媒体教室、网络微机室、电子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学生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提供辅助空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性、自主性与创造性。教师在活动中对学生的指导,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可以通过QQ、聊天室内等即时通讯工具和电子邮箱等异步通讯工具实现交流。

在该活动阶段,信息技术体现了其两面性,即是学生的获取分析信息的工具,又是学生的学习探究对象,因为学生带着综合实践课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活动中,需要使用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会遇到信息技术操作的相关难题,这些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难题其实就是学生的探究学习对象,在这样的需求诱因下,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信息技术,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四)交流展示与评价阶段

在学生成果交流展示中,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内的协作与交流,加深学生对探究主题的全面认识与系统理解,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最终成果通常有:实验报告、论文、调查报告、反思性小结、心得体会、实物作品、过程性的视频记录片等,这些探究活动成果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综合制作成一个电子作品的形式来表达,例如文字量大的可通过WORD文档的电子报刊的形式来记载内容;电子演示文稿PowerPoint支持多种格式的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形式,同时提供灵活的调用方式,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选播、重播、跳转因而成为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的最佳手段;简单易学的FrontPage网页编辑软件可用于编辑制作主题宣传网站,教师可在我校园网中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僻空间设立专题网站,并要求活动小组在专题网站中动态地呈现过程性的活动情况;还有各种图片编辑与处理程序可以绘制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图形图片,用DV作品真实呈现主题活动的全过程,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综合实践活动展示的广阔舞台。

同时,学生在进行汇报成果的制作中,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辅助工具丰富多彩的展示其汇报成果,同时也是学生活动探究对象,例如如何在WORD中以图片形式插入文档中形成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刊,如何使用Dreamweaver制作综合实践专题网页等问题任务,将是学生需要探究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

在活动的评价中,我们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资料收集整理、采访、调查等方面进行评价,例如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实际效果如何?数据是否怎是真实可信?成果是否全面地体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的能力?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交流评价的平台,我们同时还鼓励开展网上交流以达到再学习评价的目的,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全程性,记录了学生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评价过程更加民主、平等和科学,使评价体系更具有真实性和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