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理论与操作实践”探式式教学模式(2019版)

[日期:2019-05-28] 作者:信息技术 次浏览 [字体: ]

执笔: 唐军

一、信息技术“基础理论与操作实践”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一)模式特点

1、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课堂教学老师注重知识传授的框框,注重信息核心素养的提升。传统的信息课堂缺乏情感的体验、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刺激,缺乏深切的体验、深入的思考、深透的理解和深远的影响,说到底缺乏深度!本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中心,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身心投入的自主探究教学活动;学生要通过自学、尝试、猜想、操作、交流合作、总结、反思实践等学习方式来学习知识,解决信息问题。本模式就是让学生更有深度地学习知识(过程)+让学生学到更有深度的知识(结果),深度学习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路径。

2、模式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问题情境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场景!本模式将知识主线转换为问题主线,模式注重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问题可设计为任务习题解答式、应用研究式、课题研究式、项目创作式等方式;启发学生亲身体验研究信息技术的过程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创新及信息责任等核心素养,使学生深刻体会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意识,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思维能力。

3、模式关注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渗透学生信息社会责任,健全学生人格。学习根本在于参与实践,学习就是知识获得,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学习就是实践参与实际应用。教学模式从创设问题情景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信息技术问题,体现了实践性原则,同时关注参与到的信息社会中。

4.模式还具主动思考性、独立与合作、社会开放性等特点。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而探究的过程需要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方式不局限在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应用,结合网络,紧跟时代潮流来完成解决问题。

(二)教学模式的流程框图


     信息技术课程大约30%的内容属于理论基础知识,另外70%是操作实践知识,基础理论内容偏重知识的逻辑理解记忆,应侧重于对知识问题本质的探究;操作内容偏重对操作过程的掌握,侧重于结合实际的任务活动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在采用探究教学过程本质相同,但要求各有侧重。所以,信息技术新授课自主探究模式的教学基于理论课与操作类课两种分模式。

(1)以习题化探究问题的自主探究教学,在教学中遇到一些较为简单且条理的知识点,我们将知识点设为习题化的探究问题,如设为选择题,解答题等,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分析探究问题,解答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

2)课题化探究问题的诱思探究教学,教学中,通常遇到一些理论中涉及概念,原理分析等重要的知识点,老师提供材料,对教学问题要分解知识概念的结构,分步设置为探究结构知识的课题式问题,诱导学生产生往知识概念方向的问题,探究发现,想办法弄清楚探究问题内在逻辑联系,得出问题的结论。因此,诱导学生理解一些知识逻辑强的知识非常实用。如“因特网术语”,设计的课题化问题:百度域名和IP怎么来区分?学生通过浏览器分别打开百度,分别输入以下http://www.baidu.com,http://180.97.33.107,诱导学生归纳分析思考谁是域名,IP地址。

3)应用化探究问题的探究教学。计算机中有一些理论知识理解难度较大,除了必要的讲解之外,老师提供重要的材料,设计相应的实际应用任务问题、实验游戏等,帮助学生,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从实际操作应用中探究发现得出理论基础,同时利用得出的理论基础,利用理论指导实际,又来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应用化探究问题教学要求老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师生共同提炼,寻找解决问题的关健,共同来完成探究问题。如“因特网术语”,设计的应用化问题:以天猫和淘宝为例,域名IP有什么区别和应用?学生通过浏览器打开分别打开天猫和淘宝,学生,归纳分析域名及IP地址及组成,探究域名组成、区别及域名在网络上的应用。

2.新课中基于操作实践课程的探究教学分模式的教学程序

1.以练习任务为探究问题的自主探究教学形式。教学中,一些操作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易理解的操作内容,教师可以改为学生探究操作的练习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来掌握练习任务的操作过程,实现问题的解答。如表格的修饰,设计任务式问题:对重要数据所在单元格进行填充颜色及边框等效果。

2. 实现多学科整合的课题式问题自主探究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探究教学内容可以整合其他学科内容,问题的提出以课题方式展现来实施教学探究形式, 学生去探究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教学目地性及学生性更强,效果更好。对信息学科及和其他学科,是一个双赢的教学。如表格的修饰,设计课题式的问题:如何来强调和突出“学生成绩表”中重点数据,学生思考探究,发现对“表格(内容)的修饰”的方式实现强调凸显单元格的数据

3.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式探究问题自主探究教学形式。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式探究问题,学生不仅充分理解操作的目地和实行性,而且学生更能积极主动来探究,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独立或合作探究,创造性完成项目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如学习word插入图片,设置“制作宣传本地美食小报”的项目问题来展开教学,学生通过制作完成项目任务,其学习过程更主动积级!

二、信息技术“基础理论与操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操作方法策略

信息技术基于理论和基于操作实践的两种分模式,探究内容各有侧重,但采用探究教学过程步骤相同。信息技术理论与操作内容也并非孤立,很多知识又是相互交叉,相互指导,所以,分开两种分模式,对信息技术教学来讲是无价值,两种分模式探究过程是一致的,教学主要流程说明如下:

(一)创设任务问题情景,提出问题任务

信息技术中基础理论内容与操作内容对于情景任务问题设计均要根据内容本身来设定。教师应精心设计,创设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以日常学习生活实际为背景的学习情境,设置有趣味性、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通过知识之间联系或知识之间矛盾冲突来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让学生有目地的参与,自已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新知。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从现实生活情景和已有生活经验发现提出问题。老师要善于从现实生活挖掘计算机素材,结合课堂教学知识设置情景。

2.通过故事、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媒体创设情景。

3.来自学生探究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为情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及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疑惑,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创设问题情景。

4.通过游戏小品的形式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安排恰当的游戏活动,通过活动的情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二)感知情景,分析探究问题,理解问题的意义

在此环节,老师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方法主动去分析问题目地意义,解决问题关健点,如何来解决问题方法。教师针对问题,提出实质性的可供探究的细化问题,创设积极的思维情景,以引导学生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引导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如回顾以前的知识方法巩固已有认知结构;对已有资源认真细致的观察;动实操作独立归纳与类比;发表看法进,行交流互动,互相借鉴,相互提高;;优化解决方案,构建知识结构等

(三)自主学习、探索实践,完成相操作过程流程或理解理论结构

这是教学的关键步骤,是学生观察学习,分析操作,猜想归纳的思维过程,是探究的核心。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拟定合理的自主探究计划,提出某些问题假设,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2.老师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和参考学习资料供学生进行参考探究学习,除了学生的教材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或根据问题任务自身设计相应学习素材。如查找资料的上网条件,学生的探究学习文件资料、ppt资料、学习探究微课等,3.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条件或探究参考资料,自己动手去操作或者查阅,自主探究来寻求问题的答案,去解决老师布置的任务问题。4.教师组织者、指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由单个学生自己完成,也可以由教师将学生分组来完成。

(四)得出结论,交流汇报展示,评价,反思小结,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展示理论问题分析的结论,操作任务的过程和结果,同时谈收获,包括知识性收获和操作收获。学生对此进行分析交流评价讨论,甚至相互辩论,在交流中发现不足,以此反应出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方法及结果等不同,这样,学生对探究任务结果有更深入的认识,对探究的知识理解得更为全面和具体,进而形成较为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时给予矫正,肯定长处,指出不足,注意营造融洽的交流氛围,引导启发学生自我小结,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体现出课堂的民主精神。

老师要引导学生把发现的规律、操作方法上升为一般的结论,并把这些结论纳入已有的知识构构中,建立知识系体系。

(五)拓展延伸,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是计算机的主要目地,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之后,教师结合现实生活,挖掘与课堂相关的知识素材,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性练习,指导学生据此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收获更多,体验知识获得的成就感,达成三维目标。对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教学拓展,可以通过设置拓展作业等方法让学生加深记忆理解,另外,布置一些课后针对理论的课后操作任务,学生课堂后去完成,当然布置作业或操作任务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让学生完成。而操作内容的教学拓展延伸,可以布置针对操作过程知识的课后任务,综合实践任务让学生完成。

在实际探究教学中,我们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根据教学的对象—学生,合理的设置设计适合学生的问题任务,针对如何设计问题解决教学,首先要整合核心教学。将核心目标融入核心知识中,将核心知识通过核心问题来呈现,将核心问题分成子问题群进行教学,将子问题群安排成活动序列,最终循序渐进地完成核心目标。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综合实效”,要培养学生整体与局部应用相结合、实践应用与创新相结合。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或独立或合作探究完成任务问题,从而实现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知识掌握到核心素养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