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整合教学模式(2019版)

[日期:2019-05-28] 作者:信息技术 次浏览 [字体: ]

执笔:旷勇

一、 教学程序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亮点,将信息技术以课程整合的方式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将是二者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模式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综合实践课整合的教学为研究对象,所以在教学程序上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学生深度参与特点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中以同步发展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模式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深度参与、自主探究、协作互助,具有以下特点。

开放性特点: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要求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应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进行自主、个性化、跨时空、超链接地学习。

亲历性特点: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科学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身边的问题、现代生活问题、社会发展问题,要求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探究。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实践来获得探究问题的方法、与人交往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主性特点: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自主性,主要是强调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体验、探究、实践和发展。不能依赖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

协作性特点: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协作性是学生个体由于问题探究的需求引发的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以及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和情感交流。协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小组、班级、身边的人群以及互联网后面的人网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得到团队成员的帮助和启发,进行问题的研究和任务实践,共同参与并完成学习任务。

(二)模式流程操作特点

在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过程中,该模式在操作流程中以问题任务为核心驱动学生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主张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并力求在教学策略彰显信息技术的两面性:第一作为一种手段与工具存在于综合实践课程中;第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学习内容。据此得出以下的整合实施模式流程图:

二、教学策略

(一)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阶段

在课题的确定阶段,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紧紧抓住“以兴趣激发学生,以任务驱动活动”进行设计来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动机,在情景中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任务,并在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课题的确定。创设情境的方法是,教师收集加工校本资源和网络资源,使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一段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视频录像和动画,或是演示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图片、典型案例的教学课件。在指导学生确定主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利于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出自己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背景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了取舍,确定活动的主题。只有这样确定的主题,才是学生乐意参与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生活基础,才会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

(二)  制定方案自主分工阶段

在制定方案阶段,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探究课题,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形成一个3-6人左右的活动小组,在分组成立之后需要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通过全面思考交流形成初步的探究方案,方案中应包含活动主题任务的明确,例如应解决哪些问题,通过哪些途径和工具获取信息资料,使用什么工具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如何展示自己交流成果等,这些学生都可以利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制定撰写研究计划方案和设计问卷调查表格。在问题任务的驱动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讨论,进行合理的任务分工,让每个学生都平等参与到活动中,学生认真分析以上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制定研究方案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应给出具体的建议和及时的指导。

(三)  调查研究分析归纳阶段

在活动探究阶段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任务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探究调查活动,自主探究活动形式包括:通过实地考察、观察记录、实验检测、上网收集与动手制作等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数据;学生主动地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与评价;以及在分析、加工与评价基础上,归纳得出活动调查的结论。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可以强调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地获取信息,综合提取信息,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在活动中获取新知识。在技术上教师应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供与完善信息化环境,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资源,把学校多媒体教室、网络微机室、电子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学生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提供辅助空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性、自主性与创造性。教师在活动中对学生的指导,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体会 ,可以通过QQ、聊天室内等即时通讯工具和电子邮箱等异步通讯工具实现交流。

在该活动阶段,信息技术体现了其两面性,即是学生的获取分析信息的工具,又是学生的学习探究对象,因为学生带着综合实践课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活动中,需要使用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会遇到信息技术操作的相关难题,这些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难题其实就是学生的探究学习对象,在这样的需求诱因下,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信息技术,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四)  交流展示与评价总结阶段

在学生成果交流展示中,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内的协作与交流,加深学生对探究主题的全面认识与系统理解,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最终成果通常有:实验报告、论文、调查报告、反思性小结、心得体会、实物作品、过程性的视频记录片等,这些探究活动成果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综合制作成一个电子作品的形式来表达,例如文字量大的可通过WORD文档的电子报刊的形式来记载内容;电子演示文稿PowerPoint支持多种格式的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形式,同时提供灵活的调用方式,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选播、重播、跳转因而成为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的最佳手段;简单易学的FrontPage网页编辑软件可用于编辑制作主题宣传网站,教师可在我校园网中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僻空间设立专题网站,并要求活动小组在专题网站中动态地呈现过程性的活动情况;还有各种图片编辑与处理程序可以绘制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图形图片,用DV作品真实呈现主题活动的全过程,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综合实践活动展示的广阔舞台。

同时,学生在进行汇报成果的制作中,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辅助工具丰富多彩的展示其汇报成果,同时也是学生活动探究对象,例如如何在WORD中以图片形式插入文档中形成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刊,如何使用Dreamweaver制作综合实践专题网页等问题任务,将是学生需要探究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

在活动的评价中,我们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资料收集整理、采访、调查等方面进行评价,例如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实际效果如何?数据是否怎是真实可信?成果是否全面地体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的能力?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交流评价的平台,我们同时还鼓励开展网上交流以达到再学习评价的目的,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全程性,记录了学生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评价过程更加民主、平等和科学,使评价体系更具有真实性和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