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源 > 教案范例 > 新闻内页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日期:2016-11-22] 作者:综合组 程皓玄 次浏览 [字体: ]

第四课《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围绕音乐与大自然,根据学生喜爱小动物的特点,模仿它们的叫声和动作,让学生在乐唱、编创中,培养他们热爱、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本课加入了打击乐器的实践与应用,结合节奏,建立学生对“声音效果差异”的听辨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与目标;学习×××× ×的节奏,并能在歌曲中准确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愉快地情绪演唱《动物说话》,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尝试音乐编创活动,感受编创的乐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动物与人类是好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准确、有表情地表演《动物说话》。

教学难点:在表现音乐的过程中用动作来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难点句6 3  3 61 6  6‖的教学。

教学准备:PPT、自制头饰、自制节奏卡、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PPT,带领孩子们去和小动物交朋友,为了表示友好,要有礼貌地和它们打招呼。

用动物化地语言跟小动物交朋友。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初听音乐,设问:听到了哪些动物在说话?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设问:小鸡和小鸭怎样说话?②结合图形谱,进行难点句子的指导;学习音乐停顿处的节奏:

×××× ×‖、发下打击乐器。

3.第三次聆听,要求:①看老师如何用肢体语言模仿、表现小鸡和小鸭;②小伴奏为老师伴奏。

 

 

4.     轻声跟唱,发下头饰,并对孩子的演唱作点评、指导。

5.     全班表演《动物说话》

 

带着好奇和思考去聆听音乐

 

选择一位小老师教大家读节奏,其他同学对小老师进行点评。

 

进一步聆听,学习用肢体感知、表现节奏和动物形象,同时感知乐器演奏时声音效果差异。

用适合的情绪听唱,并在唱好歌的基础上表演,小伴奏们在为同学们伴奏的同时演唱好歌曲。

引发孩子好奇心,感知音乐情绪,培养带着问题和思考倾听音乐的意识。

鼓励孩子上台展示自我,并利用相互评价来促进相互进步。

 

提高孩子的合作服务意识,并知道用多种方式表现同一形象。

 

 

 

培养孩子良好的表演习惯,知道唱、动作与伴奏之间的关系。

 

 

 

 

三、编创活动

1.要求:小组合作,讨论: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模仿一下它的叫声,用肢体动作和并且怎么表现它?并尝试改编歌词。

2.教师示范一种小动物。

3.展示、点评。

 

 

在老师的引导示范下和同桌讨论、编创歌词。

 

 

 

学生加入到评价中来,相互促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象没有目的性,为了培养有意想象,教师先示范,让孩子的编创有章可循;讨论、合作的形式也加强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四、小结:

1.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

 

2.打开邀请函,应邀去参加森林音乐会,并献上孩子们精心准备的节目。

讲一讲:怎么和动物小伙伴交朋友

在有感情地表演中结束本课。

融入德育

 

 

感受编创和表演的快乐。

 

 

 

 

 

五、作业设计

 

 

回家向爸爸妈妈表演《动物说话》,并告诉他们:学了这首歌,你怎样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及心得感悟。

 

巩固知识,鼓励孩子展示自我并知道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小动物;在教学过程中,也一直贯穿了:有礼貌、待人亲切、热情等德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