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长学校 > 亲子共读 > 新闻内页

附小家长课堂|家庭教育五大原则

[日期:2023-06-15] 作者:德育处 李雪白 次浏览 [字体: ]
 

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家长不需要先把自己培养成教育专家,只要遵循背后的教育逻辑,你也可以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01 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优秀的家庭教育是在和孩子的共同活动当中,父母有意无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很多父母,平时工作忙,和孩子在一起有时候忍不住就会启动训导模式,这其实是孩子最烦的。事实上,只有在父母无目的的陪伴中,孩子才能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坦露真实的自己。这时候,教育不仅会自然发生,而且效果极其明显。比如,可以每天和孩子共进早餐、晚餐,和孩子玩一些家庭游戏,或者在睡前进行15分钟的亲子共读。如果平时实在没时间,也可以定期在周末、假期和孩子一起爬山、逛公园、参观博物馆。是爱把父母和孩子联系在一起的,陪伴本身就能为彼此带来深刻的满足感。亲子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要比所有科学的教养方法更重要。

02坚守底线,给予自由

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前提是有底线。什么是底线?就是必须遵守的纪律。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每个年龄段需要设置不同的底线。父母可以在每年孩子生日的时候,和孩子商量、确定下一阶段的底线要求,并且充分向孩子说明理由。不见得听孩子的,但是要跟孩子阐述清楚理由。而且,底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是,只要孩子不突破底线,就尽量不要再过多地对他做纪律方面的要求。如果除了底线,你还是没完没了地对孩子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就会胆小怕事、不敢担当,更别提创新意识。确定底线同时,还要明确,如果孩子达不到底线,你会对他采取哪些惩戒措施。这里的惩戒措施,指的是日常的一些小规矩和小代价。比如吃不完蔬菜就不能吃肉完不成作业就不能玩玩具,等等。

03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作为家长,如果总是用权力来压制孩子,你的确可能经常赢了孩子。可孩子呢,却一次又一次地成了失败者。频繁失败的话,孩子要么会变得反叛,要么容易变得盲从。事实上,咱们做父母的,真正需要的,不是孩子,而是赢得孩子,让孩子理解而且信任咱们。同时习惯用规则来规范孩子。规则,和第二条所讲的底线不同。底线是强制性的,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但是规则咱们不能单方面制定,必须和孩子协商产生。跟底线类似的是,制定好的规则之外,父母也不能再随意地、无休止地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了。如果孩子不遵守规则,父母要和善而坚定。我们是要让孩子懂得规则的道理,而不是逼着他遵守规则。对于还没有形成良好规则意识的孩子,不要一次确定过多规则,可以先易后难,逐步完善。

04多帮少管,供给资源

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爱孩子,为孩子好,想要替孩子包办一些,面面俱到,护他们周全,其实却在根本上妨碍了孩子的独立。被过渡管理的孩子,内心产生一股攻击性,这股攻击性如果对外释放,就表现为顶嘴叛逆等行为。因此,家长要敢于放手,把选择权教给孩子。但是作为家长也要为孩子向上发展提供资源,比如你希望孩子喜欢读书,就多带孩子去书店,也可以让孩子定期和你一起浏览图书网站,和孩子一起商讨购书计划。你希望孩子有探索精神,给孩子提供一个实验空间,如可以在阳台摆一个实验桌,买一些实验器材和试剂,提供一些实验探究方面的图书资源。希望孩子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在社区里给孩子找一些小伙伴,让他们每天或者每周拥有一起活动的时间。希望孩子拒绝低俗的动画片,帮孩子找一些健康的纪录片、高雅的故事片,并且给他提供好的观看条件。

05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之间难免会冲突。一旦起冲突,家长心情不好,孩子心情也不好。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其实屏蔽了整个世界, 当然也包括家长对他的教育。发生冲突,家长越是焦躁、恼怒地面对孩子,孩子的抵触情绪就会越强烈。所以,家长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情,再处理孩子的情绪。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让孩子尽情地倾诉或者大哭,或者让他静思,通过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听音乐、深呼吸等等方式来缓解。孩子的情绪平息之后,再跟孩子交谈。家长可以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讲述,而不打断他;可以用复述孩子的话去回应他,而不评价他。家长还要思考孩子情绪底层的原因,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当你学会先看见孩子的情绪,孩子也更能感受到我是被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