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校本培训 > 新闻内页

6月10日校本培训:生态视野下的教育学行为方式(人文艺术类)

[日期:2022-06-15] 作者:教科室 杨荟民 次浏览 [字体: ]

       2022年6月10日星期五下午,立格实验校附小的老师们结束忙碌一周的工作,齐聚多功能厅积极参加由“生态教育视野下教与学行为方式”课题组成员谷欢老师带来的“生态教育视野下教与学行为方式(人文艺术类)”讲座分享活动。


具体内容如下:

一、认真倾听

在课堂教学中,懂得倾听是学习的前提,倾听不仅仅存在于某一个教学环节,往往伴随着学习过程的始终,它虽然不能量化,但外显方式能够让我们判断出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主要表现为:

1.听课文录音、教师范读、别人发言时能够做到专注地听,眼神不游离,坐姿端正;

2.能理解或者复述别人发言的重点;

3.能给予积极地回应反馈(点头、鼓掌等)。

生态课堂中,学生要具备这样的倾听行为,教师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学行为呢?

1.耐心倾听: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有充分表达机会;
2.全面关注:关注所有学生的倾听状态,培养倾听习惯;
3.有效调控: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励、多种形式的提醒调控学生的倾听行为,延长专注时间。

《蜘蛛开店》这一课中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教学重点,课文本身有一定的篇幅,加之低段孩子概括能力不强,孩子讲述的故事长而细,这既要求老师进行引导调控,也考验孩子的倾听习惯。学完课文后老师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完整地讲故事,听完学生的讲述,老师既评价了发言学生,又表扬了耐心倾听的孩子。而在续编故事环节,老师关注了所有学生的倾听状态,随机抽学生起来复述发言同学续编“蜘蛛卖衣服”的故事,学生也能及时地给予反馈。总之,学生是否认真倾听一定程度上受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同理,教师恰当的教学行为能够延长学生的专注时间,培养倾听习惯。

二、积极思考(开源引流,让学生思如泉涌)

当前课堂呈现出两种极端:学生思维活动疲软、学生思维活动虚浮,教师要想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改变此现象,促进学生积极、有效思考,需做到:

(1)创设情境: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发现问题的情境。如徐老师在执教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这一课时,基于本课的核心主题,:乐群,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天性,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积极创设孩子们感兴趣的、有利于发现问题的游戏情境,通过互动游戏体验,感受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精心提问:精心设计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学生在贴鼻子游戏中进行体验时发现游戏一个人无法完成,遇到了困难,于是老师顺势追问:“遇到困难了怎么办?谁来帮他想想好办法?”引发学生的思考,孩子们都争相发言。

(3)鼓励引导: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为学生分析问题提供示范与指导。在课堂上,老师积极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孩子们积极思考,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碰撞思维的火花,勇于发言。

恰当的教师教学行为让学生:

能够认真思考同学的发言,并能进行合理的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

能够认真思考老师的提问和讲述,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够在阅读中自觉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进行有目的的思考,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问题。

三、主动探究

主动探究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上分别是:

1、有探究的欲望,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知道探究目的,明确探究任务,能按要求进行探究,有创造性的生成;

3、主动探究的内容丰富多样(书写、朗读、课文理解、习作、查阅资料等),探究过程落到实处。

相应的教师教学行为应为:

1、激发欲望: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制定任务: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制定书写、朗读、课文理解、习作等方面的探究任务,并提出具体的探究时间、内容等要求;

3、指导方法:进行必要的示范,有方法指导和思路点拨。

在《青蛙写诗》一课中,老师在指导朗读——青蛙说:“我要写诗啦!”一句时,创设情境:播放下雨声音频,通过层层递进的语言渲染创设生活情境,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能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接着,提出探究任务:“青蛙说这句话时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个探究任务很明确,学生能结合课文插图和标点符号来体会青蛙的高兴、兴奋,能够个性化地朗读;

最后,顺势总结朗读的方法:关注标点,读出情感。

四、合作交流

在合作交流方面,日常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师为了合作而设计合作环节、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开小差,浪费时间等现象。生态课堂下的合作交流应是怎样的呢?课题组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进行了梳理。

在合作交流时,学生1、有合作学习的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2、合作时,明晰合作任务,明确合作要求,分工明确 3、合作中能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协商来调节不同意见。

教师为使学生达到对应三点要求:精心设计、指导方法、评价调控。

在所展示的英语教学设计中,主题为学习四季。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考虑实际学情和文本内容,将整个文本分为四个季节的小文本,鼓励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自由围成一个圈,在圈内交流。这样的拼图式阅读方式很好的避免了学生遗漏文本,生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抒发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发生在同桌或多人小组之间。

在视频中,可以看出,教师一定是在清楚的下达合作指令之后,深入学生当中,倾听学生们的交流,随时点拨引导,使合作扎实有效。这是教师在学生开展合作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责。

五、展示分享

生态课堂中学生的展示分享主要体现为:

1、学生自信、大方,敢于主动争取展示分享的机会;

2、针对不同的展示内容,能够有不同表现:朗读展示时能够声情并茂,展示书写时能够声音洪亮,交流看法时要做到条理清晰;

3、对其他同学的分享有疑问或补充时,敢于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应的教师教学行为是:

1、鼓励分享2、评价调控3、方法指导

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积极利用多媒体等设备为学生搭建分享平台,并提供充足的分享机会。如在三年级下册英语课文学习中,老师带领孩子们用电脑画出了有许多身体部位的怪物,那么在学习完课文后,可邀请孩子们分小组画出自己喜欢的怪兽,并上台展示。展示分享前,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怪兽素材和画纸。分享时,可提供语言支撑,同时调控分享流程和秩序。分享后,积极进行师生、生生互评,给予分享的学生鼓励性评价。这样在迁移创新的同时,也练习了目标语言。

另一种重要的展示分享方式是角色扮演,老师们可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创意。而对于部分害羞,不敢上台的孩子可采取分小组角色扮演的方式,让生生之间相互鼓励。同时,教师应注重展示分享过程中的评价调控,如请未参加表演的同学充当导演。或让同学们评选最佳演员和最佳观众等方式,引导生生互评。我们来看一看视频中角色扮演活动的示例。

六、应用实践

生态理念下学生的课堂应用实践主要有:

1、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综合运用任务中;

2、准确理解任务要求,思路清晰,流程合理,规范有序,突破难点来有效解决问题;

3、通过多样实践方式,形成切合主题、具有创新性的任务成果。

相应的教师教学行为是:

1、设计任务2、引导规范3、点拨拓新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英语模块七二单元的课文中,故事情境为熊猫妈妈和小熊猫一起去动物园里参观,一起讨论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

为了有效练习目标语言,可设计以下实践任务。

①角色扮演:邀请学生扮演开心的小熊猫。

实践方式为学生上台与老师共同表演。同时教师提供方法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动作表情。我们来看一看视频中的示例。

②续写故事:学生利用目标句型和已知动物,说一说动物园里还有什么动物。

实践方式为,学生利用希沃白板,拖动图片到动物园的不同位置,同时用目标语言There are 描述动物种类。教师提供的方法指导为给出主要句型,学生填词。

③设计我最喜欢的动物园:学生分组一起设计并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园。

实践方式为学生分小组,分别在卡纸上画出一个动物园,并贴上喜欢的动物。完成后学生上台展示。教师可在活动开始前展示例子并提供制作方法,并提供目标句型作为语言支持。

除课堂上的应用实践,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也可加入实践性作业。如在学习完如何介绍名字后,布置制作Name Card姓名卡片的实践作业。以下是姓名卡片的示例。

在学习完颜色后,也可布置利用点数完成花园涂色的实践型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