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完“一亿粒大米”的学生都不及格!物理实验说明其醉翁之意不在米!

[日期:2019-04-08] 作者:物理组 次浏览 [字体: ]

      物理这门学科非常有意思,但是由于比较难学,成了很多中学生们的噩梦。

      可是,由于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所以其任何结论的得出都有着科学方法的依据。

      比如,近期火爆网络的“一亿粒大米”问题,虽然这位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们回家数一亿粒大米,甚至还让学生带回学校。但是,这道题却是一道非常有意思的题,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那些回到家以后就不动脑子开始数大米粒的同学是太懒于思考问题了,而真正完成作业并且数完大米粒的同学,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家里是有粮仓么?竟然有那么多的大米!?

      其实,“一亿粒大米”问题是一道非常好的发散思维训练题,可以这么说:真正认真去数大米粒并且数完的同学,是不存在并且也不及格的!因为时间上和条件上都不允许学生们真正数完。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说一个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吧。数学家高斯十岁时,有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学生们把整数从1加到100,在其他学生们都在满头大汗的把整数从头开始相加时,高斯却一动也不动,过了几秒之后,写下了自己的答案!老师一个一个的检查学生们的答案,走到高斯跟前后,发现只有他的答案是正确的,而且只有高斯是做的最快的,老师吃了一惊,高斯的解释是1+100=101,2+99=101,3+98=101 ……49+52=101,50+51=101,共计50对和为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50×101=5050。

       这个故事告诉了什么问题呢?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方法有多么重要!不找方法的蛮干有多么费时费力而且不讨好!在遇到任何问题时,都一定要先动脑、先发散思维,多想一下有多少种解决方案,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去解决!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了,火爆网络的这道“一亿粒大米”问题,其实并不是真的让学生们去一粒一粒全部数完,这既不现实、也太懒惰。这个问题其实是想引导学生们去开动脑筋,活跃思维,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今天我们就从中学物理的角度用实验方法把这个问题解答出来。所用的物理器材只是一个弹簧秤。

 第一步,把弹簧秤调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第二步,测量空桶的重力。为0.05N。

 第三步,测量出0.25N大米。(加上空桶应该是0.3N)

 第四步,倒出后,数出这堆大米的粒数。

 第五步,重复以上三四步骤做两次。并数出另外这两堆大米的粒数。

 第六步,求出这三堆大米的粒数平均值。

 第七步,根据中学物理重力与质量关系式以及单位换算和比例关系,求出一亿粒大米的个数与质量关系。于是得到以下结论。很显然如果真正去一粒一粒的数,学生们不可能数完,也不可能背到学校去。

       按照物理实验的要求,至少要做三次实验才能使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通过以上物理实验得到的是估计值,此估计值应该是非常接近真实值的。当然由于大米种类不同,好坏不同,存放时间不同,会导致质量以及体积不同,所以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此问题还会有很多其他方法去解决,就请中学生朋友们发散思维,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方法吧。

 来源:本文来源物理一百分搜狐自媒体,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自中学学科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