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这个敢骂爱因斯坦的人,到底有多厉害?

[日期:2018-12-04] 作者:物理组 次浏览 [字体: ]

世俗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可是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都要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

内心没有了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听从你心。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一所神奇的大学,创立不到9年,却出了很多精英。

在这本熠熠发光的校友录上,有两个名字是怎么都绕不过的,他们就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

学霸中的学霸,朴素无华

杨振宁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在物理学里的深刻感情,主要是在联大6年时间里培养起来的。”

杨振宁是个学霸,16岁那年,他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是西南联大那年招收的年龄最小的学生。

别看他年纪小,他对于知识的追求可不小。

他常常背着一个装满书的大书包,还因此,被同学们打趣为“小孩背着个大包裹”。

年轻时的杨振宁左一和邓稼先

从1938年9月28日开始直到1943年底,日本军队从未停止过对云南各地的空袭。

轰炸的范围遍及云南全省,造成无辜群众伤亡7500多人。

求学期间,西南联大校舍被炸,人心惶惶,大家都躲进防空洞逃难,杨振宁家也被日本飞机炸为灰烬。

嗜书如命的杨振宁,一直惦记着家里的书,他用铁锹在废墟中挖出几本可用的书,开心得不得了。

在困境之中还保持着求知欲的杨振宁,和在战乱中还传道授业的联大精神有一种“神默契”。

杨振宁对待物质条件十分简朴,他不在乎吃什么、穿什么。

他总是身上套着妈妈补了又补的旧衣服

在一撕就破的粗纸上做笔记

在四面漏风的教室里学习

对物质要求极低的他,对待学术研究的要求却很高。

杨振宁认为做学问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俯视,一种是趴视。

在学习的前期你要趴着去学习,去谦逊尊重伟大的学问。

后期,他主张:对待物理学要站得高,要俯视,不能够趴视。

我们西南联大的几个研究生对物理学的了解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知道俯视者能够切换观点的好处,能够看到趴视者看不见的东西。理论物理学是一个猜测的学问,猜测意味着不是逻辑推演,只有猜得聪明还是猜得笨,但是你要大胆去猜。

大四那年,他选择了吴大猷教授作为自己的论文指导老师,并将吴大猷曾论证过的原子振动,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研究方向。

然而写论文的过程并不顺利。

因为当时关于原子振动的论证,吴大猷都提出过了。

如果杨振宁只是换汤不换药,那么这个研究就没有太大意义。

但杨振宁并没有放弃,在苦思冥想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论文的突破口——群论。

最终,从新的角度确立了毕业论文选题《群论方法应用于多原子振动》。

同时这篇论文中提到的对称性在分子物理学的应用,成为后来整个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源于杨振宁沉下心做研究的态度,1942年7月,他顺利本科毕业。

要知道西南联大是出了名“严进严出”的大学。

在联大接受过教育的8000余人中,正式毕业生只有2522人。

而在杨振宁毕业那年,物理学系最终完成学业的只有9人。他堪称是学霸中的学霸。

真学霸,都很有趣

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杨振宁并不只懂得做研究,他还会时不时给自己找些乐趣。

在当时,看电影是一个极其奢侈的娱乐活动。

为了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杨振宁发挥理科生的动手能力。

他用家里的旧饼干筒,自制了一台“幻灯机”,并找来善于画画的同学,在玻璃片上画上一些人物。

如此一来,在夜晚打着手电筒,就可以放出一部“小电影”了。

对此,杨振宁乐此不疲。

他既当放映员,又当配音演员,看着宿舍大院里的弟弟妹妹被自己的“小电影”所吸引,他就觉得倍儿开心。

除了“看电影”,杨振宁在学业之外,还颇爱辩论。

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和黄昆、张守廉十分要好,被人称为“三剑客”。

那时,学校里没有供应食水的设备,三剑客便常常到大学附近的茶馆,一边喝茶一边侃大山。

在茶馆里,所有话题都会成为他们讨论和争辩的内容。

不论是历史还是政治,不论是物理还是文化,他们都聊得不亦乐乎。

据校友回忆,大家都爱在茶馆里高谈阔论,但讨论声音最大的,当属三剑客。

在茶馆的辩论之中,杨振宁曾语不惊人死不休。

有一回,黄昆问杨振宁:

“爱因斯坦最近又发表了一篇文章,你看了没有?”

杨振宁说看了,黄昆又问杨振宁怎么看。

结果杨振宁一脸不屑地说:

“毫无originality(创新)。”

当场的一名老师听到了,十分惊讶。

爱因斯坦可是物理学界的超级明星,竟被一个小伙子骂得一文不值?

很多年后,老师看到了学生杨振宁取得的成就,再回想起当初的那句狂妄之语,便觉得年轻人想超越前人或许就需要这样的气魄。

是的,如果你要走上山巅,你必须要尊重伟人,但同时也不能被他们的光芒压弯了腰。

正因为西南联大学术风气严谨,教学环境兼容并包,才赋予了杨振宁对待知识既开放又严谨的态度。

杨振宁坦言,自己对物理学中某些方面的偏爱就是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里形成的。

在西南联大的这7年,也为他后来的研究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天才+学霸的世界

就在杨振宁研究生毕业那年,李政道进入了西南联大。

李政道并不是正儿八经考进西南联大的,这件事和他之前的求学经历如出一辙。

李政道的求学之路因为战争原因频频受阻,导致他小学、中学都未曾毕业,全靠同等学历升学。

李政道和杨振宁

同意李政道“插班”的是杨振宁的导师吴大猷。

当时,吴大猷让李政道随班旁听,需要考试合格,才能“转正”。

但这件事对于李政道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在学业上,李政道完全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既聪明又努力。中学都没毕业的他,旁听大二的课程,一点儿都不吃力。

对于闻“刷题”色变的现在考生来说,李政道最大的爱好就是“刷题”。

当课堂的题目难不倒他时,他便请吴大猷给他出更多更难的题目,但是这些题目还是很快就被李政道解决了。

吴大猷见状,就直接拿出美国沙尔林编著的《物理学》,让李政道去解里面的题目。

这本书里的题目,一般只有大学高年级的学生才可以解出。

结果,李政道又没过多久就把题目解完了,这让吴大猷称李政道为“奇才”。

年轻时的李政道

“奇才”李政道身上没有一点自诩聪明的影子,反之,为人非常谦逊。

他常常到吴大猷家里去,帮忙打扫房间、劈柴挑水,有时还替师母捶背按摩。

吴大猷对李政道十分欣赏,他曾这样评述道:

他思维敏捷的程度大大异乎常人。他天资高,亦不需要我详细讲解,自能领会资料和习题的内容。

这样的“奇才”自然是西南联大的“心头好”,很自然地,李政道从旁听生顺利成为西南联大大二的学生了。

年轻时的杨振宁和李政道

李政道在求知上的精力仿佛是无穷无尽的。

他不仅专注于物理学,还选修了数学、电磁学,同时还旁听了大三的课程。

不仅如此,吴大猷给大四学生、研究生开的《量子力学》李政道也学完了。

所以大二的李政道当时的水平已经相当于大四学生。

足够努力的人自然足够幸运。

1945年,国民政府打算派员赴美学习原子技术,李政道占了6个珍贵的“种子选手”中的其中一个名额。

一名大二的学生被选派赴美学习,这个决定在当时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要知道,当时的西南联大物理系不仅有在读研究生,还有不少毕业留校青年教师。

“论资排辈”,多的是人排在李政道前面。

但李政道用自己的天资与努力,赢得了吴大猷和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的欣赏和力挺。

他破格拿到了这一名额,也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机遇。

年轻时的李政道夫妇

1946年的秋天,李政道从上海乘船赴美,由此开启了世界近现代科学史上的一个新篇章。

抵达美国芝加哥后,李政道联系上了师兄杨振宁,两人一起潜心研究。

1956年,两人推翻了被物理学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大突破。

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的照片

1957年10月31日,该年度诺贝尔奖物理学奖揭晓,李政道和杨振宁折桂。

这是华人首次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此次殊荣也为西南联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论是杨振宁还是李政道,他们都成长于中华民族最苦难的时代,都经历过西南联大的颠沛流离。

但他们和西南联大的精神一样,对知识有着无尽追求,对祖国有着美好向往。

正因此,才有了脚踏实地研究的后来,才有了斩获诺贝尔奖的殊荣。

才将“东亚病夫”的帽子在全世界面前彻底摘下!

勿忘学霸的贡献

这些年在八卦绯闻的世界里,人们盯着忘年恋里的杨振宁,却忘记了一个为中国和世界做出卓越贡献的杨振宁:

是他,孤身一人把清华大学的冷原子凝聚态的科研水平提高了几十年,力挽狂澜。

是他,参与建设了中国六十多个顶级的物理实验室。

还是他,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物理学的教学工作,开展了诸多免费讲座交流和实验指导!

杨振宁中国物理做出无数贡献,受国家领导的接见

很多人还误解杨振宁的妻子翁帆,认为她是为了财富而委屈自己,28岁嫁给高龄杨振宁。

其实翁帆家境富裕,何谈对财富的趋之若鹜?

她本就是清华的博士,在学霸的精神世界里,只有更厉害的人才值得自己仰慕!

2000年世界顶级学术周刊《自然》评选了人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全人类只有20多人上榜:

包括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薛定谔,波尔,海森堡等这些逝去的伟人。杨振宁在这个评选中排名18位,他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个活着的物理学家!也是唯一一位华人!

杨振宁改变的是中国的格局,造福于人类。

回想自己曾经在西南联大的岁月,杨振宁认为本科时期对物理的感知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他选择回国燃烧自己最后的余热,在清华大学教授本科生物理学科。并将自己的国籍迁回中国。

如今已经96岁的他,用一个世纪的经验与阅历,指引着中国科学界未来的人才!

在祖国未来的路上,少年强,则国强!

而在学术的世界,理想早已超越了国界!

来源:本文来源算法与数学之美搜狐自媒体,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