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帆老师健全人格典型课例打磨

[日期:2022-04-19] 作者:外语组 次浏览 [字体: ]

本学期由袁帆老师为大家展示英语组健全人格典型课例。袁老师所上内容为Go for it!教材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Section A 3a-3c部分。在备课组会议上,袁老师首先将她的备课思路与组内老师分享。初次磨课时,袁老师以暴风雨来临前、中、后三个时间节点串联整篇阅读文章。希望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暴风雨来临前天气的描写——强风、乌云笼罩等词语,让学生对自然产生敬畏意识。其次,在阅读任务的指导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主人公Ben一家及其所在社区在暴风雨来临前所作的准备。通过此环节的学习,教会学生在面对困难或灾害时要冷静,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暴风雨过后,街区的状况——破碎的玻璃,倒塌的树木,遍地的垃圾,使学生懂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残酷的、令人生畏的。转而通过描述Ben一家及邻居们的活动——每个人都参与到街区的清扫重建中去,点明文章主题——纵使自然灾害无法避免,但是我们依然要积极乐观地面对,同时要团结一致,互帮互助。

           

                (此图为袁帆老师在组内分享其备课思路)

 在袁帆老师分享完她的备课思路后,备课组老师们各抒己见,分别给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总结如下:

1. 作为学科课,以时间为线索梳理此篇文章过于老套且站在学生角度,具体的时间节点划分答案并不统一。

2. 其次,健全人格要素的切入点并不明确,且过于零散。容易打乱学生的阅读思路。

     在认真听取备课组老师们的意见后,袁老师更改了其备课思路,不再以传统的时间线索为主线,而是以terrible 糟糕的,这一情感词语为线索,通过阅读理解让学生归纳总结出自然灾害除了对环境造成危害也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影响,既保证了阅读的连贯性 ,也在无形中让学生形成敬畏自然的意识。最终再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在面对困难或灾难的过程中要冷静,做好充分准备,积极乐观,但更重要的是要团结一致、互帮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