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县数学学科带头人苏建
[日期:2014-05-21] | 作者:数学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苏建,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西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毕业。一直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多次获省、市、县教育科研成果奖和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先后获市优秀阅卷教师、县学科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名优教师等荣誉称号。
班主任工作中,组织协调能力强,坚持以育人为本,严爱结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善于根据思想教育的原则、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思想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工作方法,所教班的班风正、学风好,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强,廖庭立、范玲、杨雪妙等3位同学被评为校、县优秀学生干部,李晓阳、刘文浩等十五人被评为校、县三好学生。
1998年9月—2000年7月,任双流中学初2000级5班班主任,所教班被评为校先进集体,班务综合考评获一等奖;2000年毕业会考暨升学考试,所教班的毕业率100%,有28人升入重点高中,名列全县第三。
2000年9月—2003年7月,任双流中学初2003级3班班主任,所教班三次被评为校先进集体,班务综合考评三次获一等奖;2003年毕业会考暨升学考试,毕业率100%,有42人升入重点高中,名列全县第一。
2003年9月—2006年7月,任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初2006级5班班主任,所教班被评为校先进集体,班务综合考评两次获一等奖,广播操比赛二等奖,两次运动会团体总分分别名列第二名、第一名;初2006级5班在2004——2005学年度期末统考中语文、数学、物理平均分、优生率都名列全校第一。
教学工作务实创新,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强,能准确地根据大纲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教学方法灵活,因材施教,富有教育性、启发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变教为诱,探究创新”的教学风格。2002年参加双流县学科教学大比武荣获初中数学教学第一名,获双流县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称号。2002年10月县数学学科教研活动中承担了专题讲座《初三数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受到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好评。2004年2月主讲省级科研课题结题展示课《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受到省、市验收专家、课题组专家和实验教师的好评。
2000年指导学生参加成都市初一数学运算能力竞赛李小阳、王科、邱诚三人获市一等奖(双中共9人),张爽、张宇二人获市二等奖(双中共7人),廖庭立获市三等奖。
2000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张皖蓉、付荟霖获省三等奖。
2003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李晓阳获全国三等奖。
2005年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初中数学竞赛(八年级),刘文浩、贾识桢获省三等奖,吴鹏奕获县一等奖,杨栋获县二等奖。
2006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九年级),刘文浩、罗永鹏、吴凯获全国三等奖,杨栋、贾识桢获县一等奖。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强,是校、县教研骨干,荣获双流县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称号,多次成功地主讲了县观摩课和学科带头人巡回示范课,受到好评。2002年9月任双流县东升片区初中数学联组长,每年各年级均要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工作认真负责,务实创新,团结协作,积极组织参加各级教研活动。认真学习研讨新课标和新教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现代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把个人经验与集体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构成中,从事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种实验、研究的能力。它的潜能和作用不可低估。只有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了,对待教育教学问题能以科学的态度去审视,能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就能高屋建领,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一贯坚持“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积极主动由工艺型、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重视教育科研,以科研促教改,是省级科研课题《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主研教师,主持子课题《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任实验研究副组长,研究报告、模式的构建、课堂模式分别收入省级科研课题《初中数学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成果集一、二、三)——《双流教研》2003年增刊,任编委,并负责成果集(三)的收集整理和校订。该课题已于2004年二月顺利结题。
主要科研成果:
任《当代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副主编,该书已于1997年5月出版。任《跨世纪教育与教学研究》(第二卷)编委并于1998年8月出版。
研究论文《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2002年6月获双流县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县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年11月获成都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并入选省级科研课题《初中数学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成果集二)——《双流教研》2003年增刊。
研究论文《新课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2004年11月获市二等奖,入选省级科研课题《初中数学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成果集二)——《双流教研》2003年增刊。
研究论文《一个中等生的成绩转化——初中数学交互式课堂教学个案分析》入选省级科研课题《初中数学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成果集一)——《双流教研》2003年增刊。
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探究性问题教学——建构性探究》2001年6月获市三等奖,并入选省级科研课题《初中数学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成果集三)——《双流教研》2003年增刊。
教学设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002年6月获县课题成果一等奖。
教学设计《分式的基本性质》2002年6月获县二等奖。
科研成果《初中数学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2004年9月获成都市第十届普教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入选省级科研课题《初中数学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成果集一)——《双流教研》2003年增刊。
科研成果《初中数学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2006年3月获成都市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