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日期:2017-02-28] | 作者:生物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血液循环----心脏
【课题】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北师大版)第十章第二节
【内容分析】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过程是本节教学中的重难点。本节所学的能容与学生自身息息想关,学生都知道人是要靠心脏的活动才能存活,便对它是如何工作的有较高的兴趣,基于前一节所学的血液和血型便可引入与血液活动直接相关的一些结构及其特征,这样便达到将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要求,让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素养。
知识目标: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课件的学习,阅读书中三种血管示意图、心脏的形态和结构、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等插图,获得读图、识图、作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次学习了解生命的奥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讨论、假设、分析感悟科学的探究过程
通过交流、合作形成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描述心脏的形态和结构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描述心脏的结构
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技术媒体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 心脏模型 血液循环过程的多媒体课件
三种血管示意图 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视屏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
导入
讲解三种血管的特点
强化 总结
导入心脏的概念
强化总结
导入
提问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血液和血型,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血液在我们体内是如何流动的呢? 首先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血液流经的管道——血管。 观看三种血管示意图 同学看着这张图能看到我们人体内的血管有几种呢?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呢?
一: 按照图片对每种血管的特点进行讲解后让学生完成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比较表
二:那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血液能够在人体内流动不息呢?这都归功于血液的动力器官——心脏的功劳,拿出心脏模型讲解其结构后让同学观察模型 ,让同学说出心脏的形状,大小,等并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内部有个 腔,分别是: 2.心脏的内部只有 侧相通。
三:心脏不停的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这一过程就是血液循环 请同学观看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视屏,注意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教师提示:血液实际流动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况一致吗?) 5分钟后大屏幕展示:动画“三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同学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哪种血管,是怎样区分的?
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血液循环的视屏并回答血液循环由哪几部分组成?途径有哪些?
讲解何为肺循环何为体循环
写出体循环的途径 写出肺循环的途径
让同学自行阅读课本P51,并请同学回答什么是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最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预防高血压?
|
通过观看示意图,讨论并回答
学生按照老师之前所讲并参考书本后完成表格
同学们依次观查后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视屏回答问题
同学们相互讨论完成 |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第一个内容——血管的种类并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条理清晰 便于学生区分三者的区别,对所学进行巩固
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观察,得到的结论会更深刻,也更便于理解
让学生自己观看视屏有助于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并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
【形成性评价练习】
1,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
A 主动脉 B 静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2写出心脏四个腔的名称
A B C D
(2)心壁较厚的一侧是
(3)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①、②、③、⑥、⑦依次为( ) A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B主动脉、肺静脉、肺动脉、下腔静脉、上腔静脉
C主动脉、肺静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D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3、在下列血管内,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 )
A肺动脉和主动脉 B肺静脉和主动脉 C上腔静脉和主动脉 D下腔静脉和肺动脉
4、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 和 组成的管道中沿着固定的方向循环流动的过程,叫 。它包括 和 两部分。
5、血液中的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这个红细胞将经过哪些途径,最后到达脚趾?选择下面字母,按顺序连起来。
A左心房 B右心房 C上腔静脉 D肺静脉 E肺动脉 F主动脉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血液循环
一、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心脏的位置:胸腔 形状:倒置的梨
心脏的结构:有个四个腔,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
心脏的四个腔 左心室:连接主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静脉
心脏的功能:象一台水泵,使血液在提内不听地循环
人体的血液循环:
1.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
(动脉血)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
(静脉血)
—→肺静脉—→左心房
(动脉血)
【教学反思】
血液循环这节课的内容是人体物质运输部分的重要内容,但是这节内容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这节课的内容是一个难题,个人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
血管和心脏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遍布全身的管道,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是这些管道来完成的。因此。学习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学生学习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基础。由于心脏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瓣膜的结构和功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心脏的结构观察,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教学挂图、以及结构模型等加强直观教学。还应该让学生摸一摸自己颈部或腕部的动脉的搏动,看一看手臂上的“青筋”(静脉)等,使学生对动脉和静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体循环和肺循环共同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学生明确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也就掌握了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过程,同时为学习能量的供给、人体废物的排出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讲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知识时,通过多媒体教具,用血液循环示意图去完成教学,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在教学时,通过放大展示血液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按照剪头指定方向一步步认识这个循环。心室和动脉相连,心房和静脉相连,上心房,下心室,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动脉血将血液由心脏输送到全身,静脉血将血液由全身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物质交换的通道和场所。引导学生去观察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全过程。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领会了这点知识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体循环肺循环的过程,接着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箭头画出循环过程的示意图,通过动手让学生找出体循环肺循环的规律。这样,学生既能够轻松的掌握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在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照实验应设置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而不能将不同的人心率进行比较;其次,运动形式可选择原地踏步、下蹲等;要指导学生正确列表或给图表示运动与心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