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修订介绍
[日期:2015-12-17] | 作者:生物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摘要: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知识内容总体有所增加,对结论性、概念性知识的阐述更为全面,以凸显重要概念的学习;调整探究活动使之更具适切性;更新课外阅读栏目,并增加了三个“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使教材更具时代性;情感态度的渗透进一步加强,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新插图,使之精美并兼具科学性;等等。
关键词:人教版 生物学 八年级下册 修订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实验本教材”)的基础上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修订而成。相比实验稿课标,新课标在课程理念、目标、十大主题等方面都没发生大的变动,而且实验本教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和认可,因此,此次教材修订,在编写思路、体系编排、单元设置等方面均未进行大幅度修改。修订后的教材还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设置八个单元,分为四册。四册教材是统一的整体,其栏目设置、版式设计等均是一致的,八年级教材在落实重要概念的形成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与七年级教材也是相同的[1、2、3、4],比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重要概念的兴趣、重要概念以黑体字呈现、增加对重要概念辨析的练习题等,本文不再赘述。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下册的修订情况。
1.知识内容的变化
八年级下册的知识内容总体有所增加,对结论性、概念性知识的阐述更为全面,凸显了重要概念的学习,详细说明如下。
(1)在“植物的生殖”部分,与新课标一致,不仅仅介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更强调了它们的特性:无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可来自不同亲本。扩充了扦插的内容,并把关于嫁接的知识由楷体字(不要求学生掌握)变为宋体字(要求学生掌握)。
(2)由于两栖动物在八年级上册已有详细介绍,所以在八下就删除了关于其他两栖动物的内容,只介绍青蛙的生殖、发育及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而在后一部分,则强调了生态因素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
(3)在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进化”的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中的第一个黑字标题“基因、DNA和染色体”是将原实验本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有关内容,以及从实验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移过来的有关基因的内容进行整合而形成的。整合时,注意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概念及它们三者的关系。
(4)在“生物进化的历程”部分,删除了关于始祖鸟的资料,同时增加了关于郑氏始孔子鸟的资料。
始祖鸟自从1861年被命名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代表从爬行类向鸟类演化的过渡物种,是最原始的鸟类。然而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始祖鸟具有更多的恐龙特征。2011年7月,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论文。研究者重新分析了始祖鸟的形态,结合近年来发现于中国的大量小型兽脚类恐龙和早期鸟类标本,对似鸟恐龙和早期鸟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重新分析,得出了重要结论:始祖鸟并非鸟类,而是原始的恐爪龙类。这一结论虽说还需更多学者的研究论证,但在学术界已经获得了较高的认可。
孔子鸟类群是现今发现的最早具有角质喙、牙齿退化的原始鸟类,其化石遗迹主要发现于我国辽宁省。2005~2006年,科学家在河北省又发现了一件保存完好的、属于恐龙时代的新鸟类化石。此新鸟类被命名为郑氏始孔子鸟(Eoconfuciusornis zhengi),是孔子鸟类已知最原始的代表,距今约1.31亿年。郑氏始孔子鸟的属名“始孔子鸟(Eoconfuciusornis)”意为“原始的孔子鸟”,种名“郑氏(zhengi)”来自我国著名鸟类学家郑光美。
(5)原实验本教材进化树的图名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本次修订时,将其改为“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主要是考虑新课标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要求并没有反映五界分类系统的思想,因此教材在介绍生物多样性时没有按照五界系统来介绍,也就不宜一一列出五界的进化关系。用动植物各主要类群的进化关系作为例子来阐述,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好懂,由此可以帮他们掌握生物进化的大致趋势。
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棘皮动物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新课标对此并没有要求,所以教材做了如下处理:在进化树上,保留“棘皮动物”的位置,后面以小资料的形式进行补充,而不在正文中单独讲解。
(6)在第八单元第一章中的特异性免疫部分,虽然没有给出“记忆细胞”这个名词,但修订时强调了免疫系统的记忆功能,而不是抗体的长期存在。这与目前流行的大学教材是一致的,也更加科学,同时也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埋下伏笔。
(7)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原来搁在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的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中讲,修订后将其位置进行了调整,搁在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之后。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也是一种免疫缺陷病,讲艾滋病还涉及疫苗等问题。因此,当学生有了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艾滋病”,因此搁在后面更合适。同时修订时还强调,与艾滋病病人的一般接触(比如握手等)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8)在第八单元第二章“用药与急救”中,与最新的技术指南一致,在“急救”部分增加了“心肺复苏”一词,并把心肺复苏的程序调整为先介绍胸外心脏按压,再介绍人工呼吸。其依据叙述如下。
为提高抢救成功率,2010年,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在联合制定的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将心肺复苏的顺序由“A—B—C”更改为“C—A—B”(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此指南是根据数以万计已由同行讨论的复苏研究总结得出的。2012年,本教材编写组成员请教了全国复苏专业组组长以及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教授。根据专家的意见及指南中的一些技术要求,修改了教材中的一些技术指标,比如胸外按压的速度由“每分钟100次”改为“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深度由“3~4厘米”改为“至少5厘米”等,并强调了“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方可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老师和学生误解,还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部分,强调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都属于变态发育;为了方便大家识别、安全用药,加入了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的知识;将健康的定义更新,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保持完全一致;针对近些年来,城市、农村孩子都存在的网络成瘾问题,加入了关于合理上网的内容;等等。
2.科学探究活动的调整
八年级下册在修订前后,探究活动的总数目都是27个(见表1)。但从表中可以看出,标为“观察与思考”“探究”“技能训练”的活动各减少了1个,而标为“模拟实验”“实验”“课外实践”的活动各增加了1个。
表1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修订前后探究活动的变化(单位:个)
探究活动 |
实验本八年级下册 |
修订后的八年级下册 |
变化 |
探究活动 |
实验本八年级下册 |
修订后的八年级下册 |
变化 |
探究 |
4 |
3 |
-1 |
调查 |
1 |
1 |
0 |
资料分析 |
8 |
8 |
0 |
设计 |
2 |
2 |
0 |
观察与思考 |
6 |
5 |
-1 |
技能训练 |
4 |
3 |
-1 |
模拟实验 |
0 |
1 |
1 |
课外实践 |
2 |
3 |
1 |
实验 |
0 |
1 |
1 |
合计 |
27 |
27 |
0 |
为什么要做如此修订呢?原因如下。
(1)在教学中发现,“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有一定难度、可行性比较差,所以此探究实际开出率比较低。鉴于此,这次修订将其改为“课外实践”。原来的课外实践只介绍了仙人掌类植物的嫁接,修改后的这个课外实践包括扦插和嫁接两部分内容,分别以薄荷和蟹爪兰为例。
(2)在“鸟的生殖和发育”这节中,增加了一个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此实验由实验本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修改而来。这个活动可行性、可操作性都比较高,而且对于学生理解鸟卵的结构、从而理解鸟类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有重要意义。
(3)实验本教材中的“技能训练──运用数据作出选择和预测”,老师们普通反映难度大,故此次修订将其删除。
(4)在“人的性别遗传”一节中,增加了一个“模拟实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希望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个模拟实验的可行性比较好,教学中容易操作。
除此之外,对“调查当地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做简化处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增加1个“课外实践”──参观禁毒展览;还在旁栏中增加了1个“试一试”、多个思考讨论题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总之,考虑到全国广大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增减、调整和改进探究活动,提高了活动的可行性,同时对探究的指导更加到位,科学方法的提炼更加明确,这都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课外阅读栏目的增加、更新
课外阅读栏目是最能反映生物学科最新进展、最能反映时代发展的内容。教材中的课外阅读栏目包括“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技术·社会”和“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其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修订前后的课外阅读栏目的比较(单位:个)
课外阅读栏目 |
实验本八年级下册 |
修订后的八年级下册 |
变化 |
科学家的故事 |
3 |
3 |
0 |
科学·技术·社会 |
5 |
5 |
0 |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
1 |
4 |
3 |
合计 |
9 |
12 |
3 |
(1)实验本八下共有3篇“科学家的故事”,分别介绍了袁隆平、达尔文和李时珍。修订后的教材,对“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这篇文章做了更新。
(2)实验本八下含有5篇“科学·技术·社会”文章,在这次修订时,根据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对其中的4篇做了大的更新,现详细说明如下。
·植物的组织培养
将例子由月季换成了草莓,更强调了这种技术繁殖速度快:用一株草莓,就能在一年内繁殖出几百万株草莓苗。2012年2月,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世界草莓界的盛会,也是世界草莓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行。在大会上展示的稀有品种和大众品种,绝大多数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来的,这说明这种技术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更让我们体会到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科技让生活更甜美。
·带你参观养鸡场
与十几年前的养鸡场相比,现代化的养鸡场更加自动化、科技化。例如,对于灯光、温度、湿度的控制,饲料等的添加都是自动化的;为了保证鸡蛋的受精率,目前一般都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而且,很多养鸡场的外观都非常漂亮,内部更加宽敞、卫生。
·中国拥抱“基因世纪”
实验本教材的这篇文章写到2002年。在这之后,人类特别是中国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比如,2012年9月公布的ENCODE项目的结果,2012年11月“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公布的1 092人的基因数据等都有中国的参与。
·探索地球外的生命
提供了一些国际上对于地外生命探索的最新资料。例如,2011年8月,在火星上首次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
(3)新课标在前言中指出,本标准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实验本教材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职业需求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努力和探索,安排了“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栏目。但列举的职业类别太少(四册只有7个),这与生物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非常不相称的。而且这7个职业在四册教材分布不均衡,七年级上、下册分别有3个、2个,八年级上、下册都只有1个,分别是养殖专业户和心理咨询师。
考虑到这些,结合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本次修订增加了3个职业:标本员、医疗救护员和健康管理师。这些职业,有的需要相对较低的专业技能,有的则是新兴的职业。教材在介绍相关职业时,力图将职业的前景展示给学生,以增强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各职业的工作环境、状态及未来发展情况;并让学生知道,他们成为某种职业人才以后,将获得什么样的待遇,具有什么样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会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职业都需要丰富的知识作为支撑,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生物学教材在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结合学科内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实验本教材这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此次修订又进一步加强。下面仅举几例。
·结合鸟类的繁殖知识,设计了如下练习题,将关爱生命的教育渗透进去。
民谚曰:“不打春日三月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981年,国务院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地气候情况,将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确立为“爱鸟周”。你知道为什么将“爱鸟周”定在这个时间段吗?
·在课外阅读栏目──中国拥抱“基因世纪”中,修改后的文章突出了中国在基因研究方面的进展,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取得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看到中国的进步、中国对于人类的贡献,认同我国科技的巨大成就,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
·在讲进化论的时候,增加了一个小资料,简单介绍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修正,体现了科学的开放性。
·在全套教材的最后,向学生发出呼吁:“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已吹响,美丽中国将由我们来建设,这就更需要学好和用好生物科学。”这样的结束语,有助于学生在初中生物课结束时,在奋发向上精神的激励下,从自己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人翁这一角度,认识到对生物学的学习不能就此结束,需要在今后继续关注、终生学习。
5.图片的更新
实验本教材的插图有不少是翻拍其他书的,质量一般,风格也不一致。此次修订,重新拍摄或绘制了绝大多数图片,使插图更加清晰、准确、美观。本册教材修订时让摄影师重新拍摄照片65张,向图片提供机构购买照片53张,重新绘制插图约70幅。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主要变化外,教材还在具体的行文中和部分内容的编排上做了精心设计和改变,以更符合2011年版课标的要求、满足广大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占良.强化概念教学,提高教材适用性──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2012年版)简析.课程·教材·教法. 2012(8):40~45
[2]谭永平.生物教科书修订的原因透析.教育科学论坛. 2012(10):11~13
[3]吴成军.人教版义务教育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材修订介绍.生物学教学. 2012(8):10~14
[4]王颖.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修订介绍.生物学教学. 2013(4):12~14
本文发表于2013年第11期《生物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