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遇上科学:一场田间地头的“数据思维”启蒙课 ——记生物组肖星月老师《从萌发到茁壮的科学探秘》中段指导课

[日期:2025-11-12] 作者:生物组 次浏览 [字体: ]

11 11 日早晨,立格实验学校生物组的肖星月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劳动教育种植课程中段指导。课堂以棒菜种植为载体,将科学探究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分享交流与思维碰撞中,习得科学观测方法,感受劳动与探究的双重魅力。

b4a01b6643e4d5dda0a464ec356bcd6b.jpg

课堂伊始,肖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前期种植研究成果,五个小组分别围绕种植密度、氮肥、水分、光质、光照强度等变量,分享了棒菜种子萌发期与幼苗生长期的探究发现。肖老师针对性点评各小组亮点与不足,肯定了种植密度组的科学思维、氮肥组的方案迭代、光质组的变量控制意识,以及光强组将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创新做法,同时提出精准测量、量化记录等改进建议。

307f706d223b6a7dcfd6f1640f2aab01.jpg

在小组讨论与集体反思环节,学生们相互借鉴学习,主动审视自身不足,明确了实验中 “用数据代替感觉”“避免单一指标判断” 的重要性。肖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掌握 “明确观测目的、确定观测指标、制定观测标准” 的科学观测三步法,通过实例分析与现场练习,让学生学会量化指标与描述性指标的结合运用,掌握规范的观测记录方法。

课程最后,各小组结合自身研究变量,分组制定棒菜肉质茎膨大期的观测方案,将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后续种植实践。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既注重劳动技能的深化,更强调科学思维的培养,让劳动教育不仅停留在 “动手做”,更延伸到 “动脑想”“用心研”。

此次公开课为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提供了优质范例,展现了立格实验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创新探索。学校将持续深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田间地头践行科学精神,在动手实践中收获成长,真正实现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