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健全人格培养于生物课堂——尿液形成教学创新
[日期:2025-04-16] | 作者:生物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2025年4月15日,学校健全人格及学科微课题教学人人献课在录课室举行,我校初中生物组蔡晨曦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精妙绝伦的生物学课——《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这堂课不仅达成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加深了学生对自我生理现象的理解,更将“健全人格”培养巧妙融入教学环节。
课堂伊始,播放“猪八戒的求助”视频,凭借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迅速抓住大家的注意力,抛出“生活不健康的猪八戒为什么尿液是红色的?”、“为什么尿液中有大量的葡萄糖?”等问题,成功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入课题。这一设计让学生快速聚焦课堂,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在轻松氛围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在新知传授阶段,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复习旧知时,展示肾脏及肾单位相关图示,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画出肾单位分布,既巩固知识,又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在学科微课题探究中,关于肾小球处物质变化,引导学生开展“筛粮食”模拟活动,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理解肾小球滤过作用;对于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物质变化,借助视频及数据分析,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小组讨论、发言展示与辩论交流等环节,不仅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更促使学生学会倾听、评价,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这正是健全人格中责任感与合作意识的体现。
课堂尾声,播放兴趣小组参演的《尿液的形成过程》视频,组织学生纠错。学生在“纠错活动”中检验所学。通过辩论辩证分析问题,发展质疑批判能力,展现独立思考的健全人格特质。
最后,蔡老师引导学生解答猪八戒疑惑,播放肾脏健康科普视频,让学生认识到肾脏健康的重要性,思考肾透析原理及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从而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完成从知识学习到生命观念树立的升华。
此次生物学人人献课,以创新教学环节为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全方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团队协作、独立思考、关注健康等健全人格品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益示范。(撰稿:肖星月 审稿:雷智 张淼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