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及其生成

[日期:2017-03-01]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个别化与情景化----课程目标解析(一)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内在要素,是指每一门课程实施所应达到的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质量规格或标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实验稿)》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目标包括: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了解并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应该说,这一目标是比较全面的,是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所提出的一种“普遍性取向”的课程目标,对指导纲要的设计而言,目标的表述是合理的。但对课程实施而言,这一课程目标还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以具体化、个别化和情景化。否则,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存在目标不落实,或目标表层化的局限性。

一、超越“普遍性目标”取向

在特定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的设计与达成有个具体化、个别化和情景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再度设计的过程,也是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目标分步达成的过程。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仅仅有“普遍性取向”的活动目标设计,或者学生所理解的课程目标仅仅是一些宏观的设计,那么,学生在一个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所达成的所获也往往是笼统的、模糊的。难怪经常听到学生在总结交流阶段说:“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获得了书本上难以获得的东西”。如果你进一步追问学生:究竟获得了那些书本上难以获得的东西?他们往往会无言以对,或者不知道究竟具体有哪些收获。这种状况存在的原因之一便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目标过于宽泛、过于笼统、目标不具体。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在活动目标设计时仅仅提出总体目标要求的现象。如在不同活动主题的目标设计中提出:“本活动主题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这种目标设计就是一种“普遍性目标”取向。实施过程中的“普遍性目标”取向仅仅把活动的根本原则、指导思想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作为具体活动主题的目标,容易导致活动目标的不清晰、不具体,导致目标泛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更接近于“普遍性目标”,它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和目标的一种总体设计。但在具体的活动主题实施中,学校和指导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活动主题、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情景等实际,对不同主题的活动目标进行再度设计,提出具体化的、个别化的、情景化的课程目标。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个别化和情景化是超越“普遍性目标”取向的必由之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个别化和情景化,是由“普遍性目标”走向“行为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过程。不同活动主题的“行为性目标”,是指在目标设计时,对学生提出可操作、可行为化的活动操作方式要求、能力要求。“体验性目标”是对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提出的过程体验的要求、情感态度变化的要求。“表现性目标”是指对学生提出的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上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基本上属于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在不同的活动主题中,只有“普遍性目标”的设计和笼统的目标要求,是不利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有效性的。

二、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具体化、个别化和情景化的策略

()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具有内在的整体性,它既包括认知层面的目标,如知识与技能目标,也有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目标,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主题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指导教师在目标设计时,要保证学生在三个目标纬度都具体性的目标要求。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任何一个活动主题都必须保证使学生活动对与活动主题有关的事物、现象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在开放的实践学习中自主获得新知识。这些知识不是局限在某一特定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当然,综合实践活动的认知目标不是以获得体系化的书本知识为首要目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无知”的课程,不是纯粹感性的课程。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每个活动主题的实施,都应该使学生了解、经历甚至初步学会某些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的方法意识和科学意识。比如,调查研究与访问、实验研究与观察、设计与制作、参与与服务等。不仅仅对学生提出方法的要求,而且要引导学生经历不同方法的基本操作要领。正是基于此考虑,本网站最近有意识地为老师们提供了问题解决方法的指导要领。我们始终觉得,“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如果脱离了问题解决方法的体验和经历,缺乏方法意识和方法规范,是不可能真正有效达成的。所以,在每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活动目标”设计中,指导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的“方法要求”,比如: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学生实施的“关于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研究与思考”主题的活动目标中提出:“通过本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并经历制定活动方案的要领、初步了解并经历制定调查问卷的方法、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等等。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活动主题目标设计中极易表层化、“普遍”化的一个目标纬度。在活动主题目标设计中,应结合具体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形成与之有关的基本看法和价值观念。

(二)突出任务取向和目标的可操作性

如果一个活动主题的目标没有具体的任务支持和行为表现,缺乏可操作性、不可观测,那说明主题活动的目标存在着目标“普遍化”和目标的有效性低的危险。课程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的表层化和普遍性取向,是实施有效性较低的一种表征。要做到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具体化、情景化和个别化,需要让学生明确在活动实施的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以“任务取向”和“角色职责”来达成体验性目标。对活动的不同情境下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和动作,来实现目标的情景化。比如:在海口某校实施的“废旧电池的处理”主题活动中,提出了这样的具体目标:“每个小组成员应搜集五篇以上的相关文献;搜集三种以上的废旧电池;提出废旧电池对环境影响的三个观点;每人字少提出一条处理废旧电池的建议或方案”。

体验性目标一定是过程性的目标,行为性目标一定是可操作性的目标,具体化的目标一定是情景化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个别化和情景化及其实现程度。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开发、教师的有效指导,以及学生活动过程的管理,应增强课程目标意识。为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学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整个学段开展不同问题领域的主题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类型与层次--课程目标解析(二)

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不是建立在体系化的课程内容基础之上的。在课程标准中,学科课程的具体课程目标总是以“内容标准”的形式呈现的,或者课程的具体目标总是与课程内容相伴而生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则不是与体系化的课程内容相伴随,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具有独特性,它没有体系化的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真实的课程内容其实就是学生活动的主题。但这并不能否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所具有的内在体系。在校本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课程目标的类型、层次及其整体性的设计是极易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内在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内在结构包括课程目标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两个方面。其课程目标的类型结构是指对学生在该课程学习经历中的应达到的具体的素质领域及其相互关系,其层次结构是指各种具体素质领域目标的不同发展水平及其相互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具有内在结构。有结构的目标设计及其实现,有利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有利于保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可持续性”。

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如果校本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课程目标缺乏层次性分析和类型分解,容易使教师和学生觉得:综合实践活动在不同学段和不同年级的实施中是完全可以重复的。目标缺乏层次性,缺乏对课程目标类型的分解,容易导致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兴趣衰减”。如果缺失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课程目标,那么,对学生来说,不同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就变成了活动方式的简单重复。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基本前提是保证课程目标的层次性。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类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类型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对学生不同素质领域发展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要在一两次主题活动中,是难以完全达成的。综合实践活动不同类型的目标需要在不同学段的不同主题活动中分类实现,或在不同主题活动中分类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类型结构是由不同维度的课程目标构成的。

美国《应用学习标准》就规定了五个类型的课程目标:1)五个领域的目标,即A1 问题解决;A2 交流的手段与技巧;A3 信息手段与技巧;A4 学习与自我管理手段与技巧;A5 与他人合作的手段与技巧。2)九大能力,即(1)收集、分析、整理信息;(2)交流思想和信息;(3)安排和组织资源;(4)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5)解决问题;(6)使用数学思想和技巧;(7)使用技术;(8)随时根据需求进行学与教;(9)理解和设计(生产)系统。

日本广岛县教育厅制定的综合学习时间(即2003年更名的综合活动学习课程)的实施规划中把该课程的目标分成以下不同的类型:1.信息处理技术·能力,包括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术与能力、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分析和选用适当的信息、运用概念图式整理与表述信息;2.表现的技术与能力,包括运用写作、绘画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表达、具有个性的表达、问题解决过程中合理地表述观点、应用本人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并适当加以区分;3.内容·思考·判断能力,包括自主地提出活动课题、论理的合理性、课题设计的明确性、内容的适切性、深入地分析课题的意义、学会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4.兴趣、关心与态度,包括兴趣与意念的发展、活动的参与程度、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活动的评价、自主学习与自我反省,以及自信心的增强。

在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实施过程中,学校应结合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目标的校本设计,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类型。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可分为认知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不同类型。认知与技能目标,可以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等具体类型。每一个具体类型的目标还可以进一步分解,如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可分解为文献搜集的方法与技术,数据的统计、整理与分析;信息发布的方式等具体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可设计如下类型的具体目标:提出问题的能力、规划能力、各种问题解决方法的运用能力(如调查研究与访问、实验研究与观察、设计与制作、参与与服务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分为基本的思想意识、良好的个性品质等不同类型。在基本的思想意识方面,主要包括环保意识、资源意识、人本意识、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等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目标,学校在研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中,要初步预设本课程目标的类型结构,保证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经历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层次性

课程目标的层次性,是指课程实施对不同年段、不同年级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不同程度的要求。同一类型的课程目标,在小学、初中,以及在某一学段中不同年级的课程实施中,应有不同水平程度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同样涉及目标的程度差异问题。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许多类型目标在不同年级难以作出明确的水平差异规定,但至少在不同学段还是应有目标水平的不同要求。

美国《应用学习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的设计,就对五个目标领域的分学段、分年级提出了不同程度的目标要求。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也提出了小学、初中两个学段的具体目标要求。但从总体上看,目标还过于宽泛和笼统。这就要求学校在校本实施的过程中,对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不同程度的目标要求,比如在问题的深刻性、主题的广度、创新性,以及对方法的规范性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由小学中段(3-4年级)到小学高段(5-6年级),再到初中阶段(7-9年级)应有发展程度的差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层次性问题,还涉及活动主题对学生的挑战性问题。如果仅仅是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仅仅凭借做点表面的讨论、形式化的实践操作就能完成活动任务,活动过程对学生的能力、思维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挑战性,这种活动主题对学生来说,既缺乏有效性的影响,有缺乏可持续性的过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中的价值选择与目标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是最能体现校本化理念的一门课程。校本化的课程实施,必然需要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学校特有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的渗透,二是课程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校本开发,需要以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以及对学生发展规律的理解为基础。学校试图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实现学生哪些领域的素质发展,达到什么程度,不同学段和不同年级学生素质发展的侧重点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校本开发时应明确回答的基本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问题,实质是课程实施中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问题。学校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何在?对学生的发展规律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核心问题。从根本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在地蕴涵着新的学生发展观和学习观。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首先依赖于系统的书本知识的习得,但以书本知识的传递为主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对学生发展惟一有价值的渠道,不仅如此,单一的书本知识的教学是有局限的。全面发展观要求以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基本方式。作为学生发展过程的学习,也应该是多维的、多向度的、多渠道的。实际上,学生的发展过程和学习过程面对的间接经验系统和直接经验两大系统。直接经验系统的丰富、发展、提升与意义转化,是纯粹的课堂知识教学难以实现的。正是从此意义上,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与改组”。基于实践的学习、体验的学习、交往的学习、探究的学习,是对经验的改造与改组具有其他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发展价值。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开发,客观地要求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切实转变学生发展观和学习观。

综合实践活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的设计,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中小学要以学校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类型分解、层次分析,建立校本化的课程目标体系。这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课程目标解析(三)

国务院批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纳入到国家科技发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配套政策,其根本原因是综合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及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建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价值。作为一种体验性的、实践性的、综合性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上,具有比较突出的能力目标取向。所谓课程目标的能力取向,是指课程实施对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视,把发展学生各种能力作为核心目标。从总体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说“通过某某主题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表达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的预设,而需要明确地提出发展学生哪些能力、分解为哪些类型和层次,在不同的活动主题实施中,要达到哪些质性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目标的清晰设计和有效达成,直接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应切实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的维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不仅涉及认知领域的能力,而且涉及综合能力。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多维度的,多维度的能力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多样性的内在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目标主要体现在认知与思维能力、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交往与社会活动等维度。

1.认知与思维能力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与问题解决领域的目标,直接指向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品质的能力,可分为以下具体层面的能力。

1)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搜集处理信息是是问题解决的基本途径、基本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过程,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体包括:搜集第一手资料的能力;整理和利用各种信息或资料的能力;呈现、表达各种信息的能力等方面。

2)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获取知识是学习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之一。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以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为目的,但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是综合实践活动认知目标的一个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种“无知”的课程。

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体包括:提炼观点,形成见解的能力;整合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能力;区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的能力;运用概念表述自己见解的能力等方面。

3)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良好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石。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目标具体分解和落实到主题活动的操作过程之中。

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目标具体包括: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归纳能力与演绎能力、系统化与综合化能力等;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合理地表述问题与分解问题的能力,如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的能力、建立问题的分析框架的能力、将问题表述为可操作的研究课题的能力等。

2.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

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利用工具和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

1)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核心目标要素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方面: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科学方法的能力,如调查研究与访问的能力、实验研究与观察的能力、参与与服务的能力等;运用数学思想和技巧的能力,如数理统计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策略的能力,如策略选择的能力等。

2)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是指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安排和组织资源的能力;使用工具和技术的能力;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如设计与生产一个系统的能力等;发明创造的能力等。

3.交往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目标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多种关系,参与多样性的社会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的结构,学会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达成的重要实践能力目标。交往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目标涉及人际技能目标、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目标范畴。

1)规划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规划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制定活动方案、制定可行性强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方案或计划。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2)协调能力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处理好同学之间、活动场景中不同部门的人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解冲突能力。

3)交往能力

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的能力,即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和能力,认知自我以及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等。

4)管理能力

在实践活动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管理与自我管理,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美国应用学习标准中就明确地提出了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能力这一维度的课程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目标达成中应注意的问题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能力取向”的课程,这也许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在课程目标上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客观地讲,能力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中课程实施的难点问题。其“难”在何处?我觉得最突出的一定就是“能力目标游离”,即课程实施中的能力培养是个没有规范和基本常规的问题,不仅缺乏清晰的系统化、阶梯型的能力目标设计,而且缺乏能力目标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如果如同许多学科课程那样,呈现出“能力目标游离”的局限,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也许会就全部丧失。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实现能力目标,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能力目标应与活动过程中的任务取向相关联

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目标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达到的,而是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达成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能力目标在目标的性质上属于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因此,在每个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将各种能力目标与学生活动的具体任务向关联,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活动任务,以行动来达成能力目标。

2.注重能力目标的校本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目标,在不同的活动主题中具有不同的能力目标要素和发展水平。从实施层面上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达成是非常校本化、主题化的过程,学校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类型的活动主题,进行能力目标的校本设计和开发,引导所有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经历,各种能力得到促进和发展。学校在进行能力目标开发与预设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不同性质活动主题的学习过程,以实现学生能力的结构性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意目标----课程目标解析(四)

引导学生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任务。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同于学科学习的重要途径。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情意目标的实现。

    一、综合实践活动情意领域的目标维度

    情意领域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维度。情意领域目标往往具有内隐性特征,一般来说,主要涉及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思想意识和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学校和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以及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实施过程中,应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情意领域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1.情感体验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实践学习方式或学习活动。在不同的活动主题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亲历不同的问题情景,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务,体验不同的活动过程和问题解决方法。这些体验必然会使学生产生书本上难以获得的东西的感受,这些感受大多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情感体验。如果指导教师不加以有计划的引导,那么学生可能真正难以具体说清楚究竟获得了哪些书本上难以获得的东西。其实,如果说学生通过书本获得的知识大多是公共知识的话,那么,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体验则是学生的个人知识,是一种动态的、体验性的知识而不是符号性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性课程、体验性课程,基于实际情景和实践过程的情感体验,是其不可缺失的核心目标。情感体验目标可分解为三个方面。

    1)理智感体验

    理智感是通过思维过程,克服困难,分析与解决问题,满足认知领域需要所获得的一种高级情感体验。理智感的满足往往表现为一种获得成就的情感体验。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理智感体验是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体验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理智感的获得与认知与思维能力目标为基础。在综合实践中,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战胜困难的勇气,形成开放多元的思维方式,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道德感体验

    道德感是通过行动所获得的满足道德需要的一种高级情感体验。道德感的体验往往与处理各种道德关系有关。在识别各种道德关系,正确处理道德关系,通过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努力,才能获得道德感的体验。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与处理各种具有道德意义的关系,获得道德感的体验。从道德关系的角度说,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人与环境、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的道德关系和道德意义,形成环境道德、社会道德,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尊重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品质;尊重人格,关心社会,承担责任,具有社会责任感;认识自我,确立自信,完善个性。

    3)美感体验

    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高级情感体验。美感体验与审美需要、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有关。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才能获得审美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在开放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辨别美丑,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性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社会。

    2.价值观目标

    人对美丑、善恶、优劣、好坏的判断,往往取决于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观。从根本上说,价值观是指导人的行为的一种倾向性,是人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正确行为的思想基础,是行为的先导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在开放的学习活动中,占有人类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不等于简单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等于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而是指引导学生形成采取正确行动的思想意识和基本观念,造就有思想追求的一代新人。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譬如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开放意识、国家意识、全球意识;人本意识、生命意识、发展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等。

    3.良好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个性心理品质是学生人格特征的集中体现,它集中体现在动机、兴趣、爱好、需要;态度、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应满足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整个成长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应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发展动力,培养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兴趣,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树立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积极理想和正确信念,并在确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综合实践活动情意目标达成中应注意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情意领域目标具有强烈的体验性、内隐性特征,它关乎学生发展的方向和学生个体的精神品质。在实施过程中,情意领域目标的达成要注意如下几点。

    1.以提高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为基础

无知的实践是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的。注重认知与情感的互动,是达成情意领域目标的基石。尽管情意领域的目标具有强烈的体验性特征,但情感体验不仅仅是指简单的经历和感受,而应该以认知为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务必结合具体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对问题形成基本的认识甚至正确的看法。

    2.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引导学生深度体验,提升感悟

    情感体验是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的,没有过程,便没有情感体验。要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意领域目标,首先必须保证让所有学生经历完整的主题实践过程,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深度体验。其次,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反思,积累感受,提升感悟。防止情感体验的表层化、虚假化。

    3.关注实践过程的细节,发挥评价的导引功能和激励功能

    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关注实践过程中的细节,积累学生的经验。同时,通过实施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获得成就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课程目标的三个问题----课程目标解析(五)

松散的知识形不成智慧,零散的技艺构不成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力,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可持续性,以及对学生发展过程影响的充分性。常态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关注本课程的目标问题。五年多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表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课程目标的随意性与模糊性、非连续性与非可持续性、表层化与经验化等局限。我觉得,要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切实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价值,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妥善解决课程目标的三个问题。

    一、克服课程目标的随意性与模糊性,力求课程目标明晰化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指导教师在指导方案中,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经验,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等。至于这些目标达到何种程度、可分解为哪些具体子目标、在不同学段或不同年级达到哪些具体要求、在不同活动阶段实现哪些目标等问题,一概没有清晰的表述。这说明在具体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存在着随意性与模糊性的问题。课程目标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往往表现为缺乏可操作的行为目标,可情景化的个别化的目标,缺乏对活动主题的目标的具体预设以及目标规划,任务感和方向感不强,缺乏对目标的质性的具体设计。

    课程目标的随意性与模糊性,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影响主题实践活动的发展价值。活动主题的目标不清晰,或者比较随意、模糊,容易导致实践主题活动过程的随意性,使得教师在指导过程及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方向感。

    随意的、模糊的课程目标,往往是过分地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导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但这并不等于课程目标是随意的、模糊的和不清晰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并不等于没有目标的规范和预设。从课程目标的角度看,生成性是指对预设目标的创造性实现,是对预设目标的动态实施、有效拓展,是将预设的公共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是预设课程目标的情景化、个别化达成的过程,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一般性目标在特定活动主题中具体化的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的设计与达成,实质是目标预设与目标生成的关系问题。目标预设是对主题活动对学生发展作用的一种期待,是一种规划,目标生成是预设目标情景化、活动化。如果缺少了必要的目标预设,是难以达成目标生成的。目标生成并不等于目标的随意性和模糊化。

    因此,中小学在校本化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目标意识,要尽可能根据具体的活动主题,设计清晰的活动目标。具体地说,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阶段性的活动任务和行动目标。比如,要求学生对某种现象或问题展开调查活动,就应该要求学生明确调查的具体目的,包括:设计一份简要的调查问卷、明确调查对象的数量、通过调查了解问题的哪些具体内容、调查结束后用一到两种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一种以上的调查结论。这些具体要求,就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目标。依此类推,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每一种核心的活动方式都应该提出相应的具体目标,从而达到目标的具体化。不能仅仅提出:通过调查活动,尝试进行调查研究。否则就会出现目标模糊的局限。

    二、克服课程目标的非连续性与非可持续性,追求课程目标结构化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少内在的知识序列和逻辑联系,人们往往忽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可持续性,课程目标松散、分散,各种活动主题之间、各年段或各年级之间活动主题的目标之间缺乏连续性,从而导致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缺乏结构化的课程目标,以及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可持续性。课程目标的零散、分散、非连续性,容易消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影响力和发展力,容易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停留在学生兴趣取向的层面和学校应景的状况。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其倡导实践学习、活动作业,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活动反思个人经验,内化公共知识,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兴趣,但它并不是完全由学生的兴趣来决定的一门课程,而是需要学校有效规划、教师有效预设与引导的一种课程。如果它的课程目标缺乏体系化的规划与预设,仅仅表现为学生的临场发挥,是不利于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可持续性的。

    要克服实施层面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学校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时,对不同年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予以整体规划和初步预设。学校在目标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年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设计既要体现基础性目标,又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注重目标的连续性、层次性和整个学段目标的整体性(学校在校本开发学校层面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时,可参考我在前面几篇短文中所涉及的目标维度)。同时,尽可能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所规定的基本目标由普遍性取向走向校本化的行为取向表现性取向的具体发展目标,并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努力形成学校特色。

    三、克服课程目标的表层化与经验化,提高课程目标的发展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取向的课程,它强调丰富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强调实践学习,注重重组和提升学生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如果仅仅是一些生活事件、情景细节、简单外化动作的集合,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就极易导致表层化和简单经验化的局限,目前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已经呈现出这种倾向。

    为什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中会呈现出这种表层化和经验化的局限?我觉得主要原因是缺少了实施过程中对经验的改造与改组,缺少了对经验的发展意义的提升。杜威曾经指出,经验对学生的生长意义实现具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理性对经验的参与和经验之后的反思。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经历、体验的过程中认识的深化,即从感性经验转化到理性经验,是对零散的、情景化和个别化的经验的深化过程,通过深化过程达到个人知识的层面,杜威把这一过程称为经验的改造与改组。二是区分教育性经验反教育性经验。杜威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具有正向的生长意义,在学生的经验的改造与改组过程中,学校的作用就在于对社会环境和学生经验进行净化、选择和平衡

    我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果为了经验而经验,是无意义的、无价值的、表层的。因此,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目标的设计与实施因发挥学生理性思维和反思活动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二是有低年段到高年段逐步提出对经验加工的深度要求和技术理性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做一做看一看过一过的层面。三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引导,增强问题解决过程和程序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