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牧航:培育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反思(转载于《历史教学》)

[日期:2024-10-22]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家国情怀素养包括“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家乡、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感情”和“树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三个方面。诉诸实践,把这些价值观念和态度情感渗透到历史知识的传授中绝非易事,它不仅需要方法和技巧,也需要教师自身的人格感染力。

在高中历史学科五大历史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是较难理解和实施的。从内容上看,家国情怀素养包括“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家乡、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感情”和“树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三个方面。而从实践上看,把这些价值观念和态度情感渗透到历史知识的传授中绝非易事,不仅需要方法和技巧,也需要教师自身的人格感染力。在《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内容都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相关,需要我们认真发掘,用心设计。

一、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是历史教育的基本价值

4月22日,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课时,我发现了一个巧合——我要给学生讲述的珂勒惠支正好是在1945年4月22日去世的。我是在这位伟大的德国版画家去世76周年的忌日讲述她的故事。在我备课的时候,还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为什么要讲珂勒惠支?因为她跟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莫大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腥、野蛮和残酷,今天的学生是很难想象和理解的。对此,教材提供的材料有两处:一是彩色照片《一战墓地》,说明文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其残酷的杀戮为主要特点。大约900万人战死,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终身残疾。德、俄、法、奥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伤亡人数的66.6%。”二是辅栏“历史纵横”中的“一战中的华工”,展示了黑白照片《一战中的华工在英国军官带领下去前线挖战壕》,栏目中的文字写道:“约有3000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在法国南部,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流芳百世’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在一战中的牺牲。”在这里,“900万人”“2000多万人”“350万人”“3000名”等全都是抽象的数字,这些数字掩盖了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对学生不会有太大的触动。

为了讲清楚一战对生命的巨大摧残,我引入了两个资源。

第一个资源是纪念一战的邮票。作为一名有40多年邮龄的集邮爱好者,我收集了上千枚纪念一战的邮票。邮票发行的时间集中在两个年份,一个是一战结束50年后的1968年,另一个是一战结束100年后的2018年。这两个年份的一战邮票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点,第一是1968年只有意大利等少数几个国家发行了纪念邮票,而2018年有几十个国家发行了纪念邮票;第二是1968年的邮票多以抽象画的方式呈现,而2018年的邮票半数以上呈现了真实的个体肖像。对于第一个不同点,我的解释是——一个历史事件过去了半个世纪,我们往往还不能看清楚其庐山真面目,而过去一个世纪后,我们对其思考的力度和认识的深度都大大加强了。对于第二个不同点,我花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讲授:“在我的经验中,很少有邮票选材能够如此大量地把普通的、甚至不知名的真实人物搬到邮票上的。大家看看,这些人都很年轻,甚至非常英俊、漂亮,但他们的生命都消逝在那场恶战中了。他们之中有士兵、护士、工人、水手,等等,可见各行各业都被卷入了战争中。你们再看这组邮票,呈现的全是在工厂里工作的妇女。一战给妇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机会,同时也无情地让广大女性深陷战争的苦海之中。”

第二个资源是重点介绍珂勒惠支。我跟学生说:“今天是德国伟大的版画家珂勒惠支去世76周年的日子。为什么要讲珂勒惠支呢?因为这是一位对中国现代版画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女性。大家看看珂勒惠支的代表作——《战争·牺牲》。一名赤裸的、消瘦的母亲紧闭双目,痛苦地交出了她的孩子。鲁迅先生对珂勒惠支推崇备至,他把收藏的珂勒惠支版画编辑出版,直接影响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版画作品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黑白两色的画面尽显粗犷凌厉的艺术风格,是反映全民族抗战最具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祖籍广东番禺的版画家李桦是其中的佼佼者。紧接着,我给学生展示了李桦的经典作品《起来》和《怒吼吧,中国》。一对照就可以看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版画作品深受珂勒惠支的影响。

再回到珂勒惠支的作品《战争·牺牲》,我继续跟学生说:“这幅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珂勒惠支自身的写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年仅18岁的儿子被迫参战,仅仅数周后,就传来了在西线阵亡的噩耗。儿子的去世给珂勒惠支带来了终生都无法抚平的痛苦,也使她对战争充满了强烈的憎恨。《战争·牺牲》所描绘的就是一个母亲悲痛地献出她的儿子、去为战争做无谓牺牲的恐怖场面。希特勒上台后,珂勒惠支不断受到迫害,但她仍坚持反战创作。不幸的是,1967年4月22日,78岁的珂勒惠支在德国法西斯覆没前夕去世了。4月22日,距离纳粹德国投降的5月8日只有16天!她没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一战带来了天文数字的人口伤亡,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每一个逝去的生命,留下的都是无数个痛不欲生的灵魂。帝国主义的战争,使世界生灵涂炭、满目疮痍,产生了几千万的孤魂野鬼,也留下了几千万像珂勒惠支一样痛苦不堪的母亲。”

两个资源的讲授,耗时约8分钟。两个资源都聚焦于普通的生命个体,唤起学生珍惜生命、反对战争的情感。战争史教学最重大的意义,不在于让学生识记一大堆将军的名字、战役的名称,更不在于死记硬背战争的后果和影响,而在于培育尊重生命、捍卫和平的价值观!课后,学生一如既往地围上讲台观看我带来的画册和邮票,这是我最乐于看到的一幕。

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正确的学习方法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第十单元的内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两个单元的编撰特点是——几乎所有的图片都是摄影照片。为此,我专门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讲授了一个主题——“照片里的中国”。主题立意是通过照片的研读,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进行这个主题设计的时候,我想最常用的思路就是把教材的照片给学生串讲一次,但对于高中生来讲,未免过于粗浅,不一定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我还是决定通过“如何观看历史照片”的思路来处理教材图片,即以方法论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本课的设计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历史照片为什么重要?”二是“如何观看历史照片?”

历史照片为什么重要?我给学生的答案是——因为历史照片与民族记忆密切相关。今天,我们能够看到海量的历史照片。历史照片并非都是重要的,但教材所呈现的照片肯定是重要的。通过全国学生的学习,教材里的照片已经不再是个人的记忆,而是成了集体的记忆、民族的记忆。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我给学生做了一个体验活动。我逐一展示了12张照片的题目,问他们能否想象出该照片的形象。照片包括《白求恩在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雷锋》《刘少奇与掏粪工人时传祥握手》《十里长街送总理》《希望工程之大眼睛的女孩》《杨利伟走出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等。“对于大多数照片,学生都能够做出即时准确的判断。通过这个体验活动,我告诉学生,这些照片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民族记忆。教材是形成集体记忆的关键渠道之一。教材里的照片不是点缀装饰,而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若干年后,教材的文字内容不一定记得清楚,但教材的图片一定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长久的记忆。

如何观看历史照片?这个问题足以开一门校本选修课程。从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开始,我每节课都会给学生传授一些观看历史照片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了解照片拍摄的时间和地点,捕捉照片里的细节,思考照片里没出现的内容,判断摄影师所持的立场,对比观看同一历史事件的照片,研究照片是否被修改、剪裁过等。本节课我教给学生另外一个重要方法——想象自己身临照片的场景之中。

照片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真实历史情境的影像,如果我们能够想象自己身临照片的场景之中、想象体会情境中的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那么这个影像就不再是与我们毫不相关的历史表象,而是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历史事件本质内容的媒介。我重点讲解的照片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众多抗美援朝的艺术作品中,这张照片和《志愿军军歌》的知名度是名列前茅的。这张照片所定格的历史场景也就成了中国人的民族记忆。

如果单纯从视觉冲击力来看,教材的这张照片并不能给当代的学生太大的震撼,所以必须教会学生懂得如何去想象和感受。我跟学生说:“从照片中,我们能够发现的细节是长长的过江队伍中,没有一个士兵有回头的动作,都义无反顾地走向战争的前线。跨过这条江,就是异国他乡,能不能再回来,那是未知数。事实上,很多志愿军战士没能回来了。”我随即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女士的座谈视频。张副馆长详细地回顾了他们如何寻找这张照片拍摄的准确地点,如何采访当地的老人:“我们在采访时还遇见一位叫苗秀英的老人,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她是八九岁吧,她清楚地跟我们讲,当时她妈妈给志愿军战士烧水,她就帮着端水给志愿军战士喝,其中有一个小战士喝了一碗又一碗,苗秀英就问,叔叔你喝这么多水不觉得撑得慌吗?然后这个志愿军叔叔就说,鸭绿江水甜啊,叔叔过了江以后就不知道能不能再喝上家乡的水了。”我继续跟学生说:“这名小战士在不在这张照片里,我们不知道,这名小战士最后是否平安回国,我们也不知道。但我们知道,这张照片里的所有志愿军战士的心情都是和这位小战士一样的。看这张照片,我们不仅要关注望不到尽头的队伍所展现的浩大场面,更要想象队伍中每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感,这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张照片。”讲授《中外历史纲要(上)》时,我哽咽过两次,这是其中的一次。

教材写道:“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我们既要记住烈士的英名,也要缅怀无名烈士的丰功伟绩。在历史学习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是依靠一味地煽情和拼命地喊口号,而是依靠对一则则真实史料的扎实积累和深入理解。在本课中,面对照片这种类型的史料,我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为置身照片场景中的一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学习方法,我继续给学生做了一个体验活动。我给学生展示了6张照片,这是一组反映房屋拆迁的照片,记录了从2019年3月至9月学校后门3幢楼房拆迁全过程。这是我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在同一地点用相同的角度间断地拍摄下来的。我跟学生说:“大家每天都从这个校门进出,目睹了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几年后,这里将建成广州市最大一个地铁枢纽站。大家都是这一历史的见证者。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历史,现在大家可能没有太多的感触,甚至会觉得给我们的 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这组照片也没有太大的新鲜感,但几十年后,当我们重温这些照片时,大家都能够以亲历者的身份向我们的后代讲述这一段历史。我们的后人要看懂这组照片,就需要先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和感受。”

所谓情怀,是指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情怀的萌生,离不开具体的人和事。家国情 怀的培养,离不开与家国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更离不开能够从历史事件中滋生情感、提炼价值观的敏锐心灵。有效地培育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心灵上与历史上的壮阔事件、美好情感产生共振共鸣。

三、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要分水平层次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认同教育。所谓认同,是指充满感情地去认可一个事物。认同教育与认知教育紧密相连,但又存在差别。“认知是认同的基础,认同是认知的升华”。没有知识支撑的感情是空洞的,没有感情倾注的知识是僵化的。然而,无论是认知还是认同,不同的人之间也存在着水平程度的高低之分,因此,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学习要求也就必然有所差异。

在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时,查阅《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我即时萌发了一个念头——给学生提炼“盛唐气象”这个主题。当我基本完成教学设设计后,才想起有必要去查阅一下初中教材,结果发现“盛唐气象”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的标题。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在高中和初中讲授“盛唐气象”有何不同?

“盛唐气象”中的“气象”是指气度、气概、气派、气势。这个概念的使用,意味着我们对隋唐社会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更需要有较强烈的情感投入。换言之,我们不仅仅要记忆相关的史实,更需要萌生出对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敬畏感、崇高感和自豪感。那么,这种情感的投入有水平层次的差别吗?《课程标准》把家国情怀素养划分为两个水平层次。我理解两者有三方面的不同——高一级的水平层次更强调认识的广度,如从中华民族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去理解问题;更强调认识的深度,如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强调把认识转化为实践,如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这三方面,就是我们区分初中和高中“盛唐气象”内容的切入点。

从教材内容来看,初中的“盛唐气象”一课从经济、民族、社会和文学艺术四方面讲述了盛唐气象的诸多表现。这些内容在高中教材里均有涉及,但散见在第6 - 8课中。因此可见在高中教学中进行教材整合和主题设计的必要性。根据《课程标准》的水平划分,我的设计也从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从中华民族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去理解盛唐气象。我设计了两组问题,一是要求学生对比教材里的《西汉形势图》和《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提问:“你认为与汉朝相比,唐王朝的边疆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是要求学生填写表格,从主流思想文化、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的区域和中外文化交流四个方面对比分析汉、唐文明的差异。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认识唐文明的恢宏博大。

其次是从汲取经验教训的角度去:从汲取经验教训的角度去理解盛唐气象。初中教材对盛唐气象的时间定位为“唐前期的100多年中”,但在高中教学中可以拓展时间的跨度和概念的内涵。我借用了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的观点,引导学生理解盛唐气象两个阶段和两方面的表现——在前期,盛唐气象主要表现为:投身于社会和政治的热情,跃跃欲试的参与意识,强烈的自信自尊,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到了后期,盛唐气象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洞察力,暴露社会矛盾的勇气,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根据这个视角,对盛唐气象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而是对整个唐代的历史发展有整体的认识,对唐代的所有历史事物也有更加深入的反思。

最后是从实践的层面历史学习的实践主要包括阅读、写作、参观考察活动等。教材第 8 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的“学习拓展”栏目提出了一个实践建议:“选读杜甫作品中与当时历史现实有关的诗篇, 体会其史料价值。”根据这个要求,我给学生开列了书单。关于杜甫的传记,比较经典的是冯至的《杜甫传》,但该书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初中段),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也确实阅读过了。对于高中生,我根据自己的阅读收获由重到轻推荐四种:黄珅编注《杜甫诗选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宋红著《杜甫游踪考察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版),左双林著《朝圣:重走杜甫之路》(东方出版社,2018年版), 赖瑞和著《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此外,在参观考察方面,2021 年初,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了“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我建议学生们去观看展览,并且结合张安福著《唐蕃古道——重走文成公主西行路》(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撰写观后感。

一般说来,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是相对容易达成和评价的,而不断提升情怀涵养则是较为困难的。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能够达到哪个程度?这跟教师的教学熏陶力度有莫大的关系。而教师的家国情怀素养能够达到哪个水平?这取决于教师毕生的阅历和修为。我们一方面要避免不可知论,要承认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有共性的规律(如《课程标准》里的素养水平划分),另一方面也要鼓励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追求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关于隋唐文明的教学,我依据《课程标准》的指引确定了价值主题 深化了概念理解 布置了实践任务。这仅仅是我个人的尝试,相信老师们通过深入研究一定能够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