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义务教育统编历史教科书“史前时期”教学建议(转载于《历史教学》)
[日期:2024-10-11] |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一、“史前时期”教材的主要变化
(一)单元主题和结构变化
新教材七年级(本文主述六三学制,下同)上册第一单元与旧教材所述历史阶段保持一致,都为“史前时期”,时间上起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下迄约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建立。虽然所述阶段相同,二者凝练的单元标题却显著不同。旧教材为“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新教材为“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后者显然更加强调史前时期的社会性质和中华文明这一特定文明类型的起源。从单元内部结构看,旧教材的三课内容分别阐述了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原始农业出现后具有代表性的聚落生活、传说中的早期历史。新教材的三课则叙述了中国早期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的发展进程。新旧教材目录对比新教材单元标题中的“原始社会”,旨在明确在唯物史观五种社会形态学说下,对中国史前时期的社会性质的定义。唯物史观有关社会形态的表达贯穿了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单元标题及正文,明确了中国古代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社会形态。
在单元标题及课题中强调“中华文明”,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中华文明的系列论述。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谈道:“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上发表讲话,重申了上述观点后,重点论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的“连续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史前时期密切相关。特别是“连续性”中强调“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史前时期教材的重要任务,就是追溯我国人类史、文化史,特别是文明史的源头之所在。
(二)新教材各课内容变化
新教材第1课的标题更能涵盖课内内容,通过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我国境内重要的古人类活动遗存,浓缩展现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教材添加了蓝田人、郧县人相关内容,落实课标内容的同时还关注了考古工作的新成果。第2课标题包含两层含义。从原始农业角度观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粟、黍、水稻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早烧制陶器的地区。从史前社会的发展角度看,1万年前的我国很多地区,在原始农业兴起的基础上,原始社会不断发展,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史前文化。例如,旧教材中的“半坡居民的生活”一目,较多展现了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新教材设立了“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一目,将半坡遗址作为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介绍了仰韶文化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还通过灵宝西坡等其他仰韶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介绍了仰韶文化氏族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大汶口文化墓葬的陶器和玉器随葬品情况,整体呈现了黄河流域粟作农业经济、原始手工业、原始艺术的发展,以及氏族社会组织晚期出现的贫富分化状况。新教材引入考古学文化概念,将之前相对具象的半坡居民生活景象介绍,上升为考古学对古代人类遗存的整体性认知,旨在强调我国有1万年的文化史。这符合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表述逻辑,也能引领师生从更宏观的视角把握原始社会的发展状况。第3课标题聚焦中华文明的起源。新教材补充了大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传说中的早期文明历史,共同追溯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源头。第一目“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是对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发展状况的整体描述,明确了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第二目“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集中展现了两个遗址的基本信息、代表性考古成果和社会发展程度,并从考古学的视角论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多元一体的特征。
(三)教学资源和栏目变化
除了教学内容的变化,新教材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栏目。单元扉页中除了旧教材中广受好评的单元导语,还增加了“时间轴”和“学习建议”两个板块。“时间轴”一目了然地展现了从“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到“距今约4300—3000年陶寺古城遗址;早期国家出现”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现象。“学习建议”简洁呈现了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指向学习结果,反映了教科书的“教本+学本”功能。第一单元的“知识拓展”栏目也充分实现了对单元教学内容、课时教学内容的扩展功能,且自成体系。三课“知识拓展”分别为“古DNA技术研究人类起源”“仰韶文化彩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不同侧面介绍了考古学的学科方法、观察视角和我国考古学的重大成就。古DNA技术是现代技术条件下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途径,对此加以了解,不仅可以管窥考古学、生物学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路径,更可以发展科学精神,为历史这门人文学科增添一抹科学底色。制作彩陶是仰韶文化的外显性特征。“知识拓展”不仅介绍了彩陶制作过程,还配以丰富的图片,展现了仰韶彩陶的经典纹样。所选代表性器物的来源地区充分证明了仰韶文化的跨区域发展和我国史前文化的繁荣,有助于理解教材中使用的考古学文化这一重要概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是当下解释中华文明源头问题的重要依据。将这一国家级重点工程作为一个概念写入统编教材,有助于认可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普及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新教材还研发了一些全新的配套栏目。第1课的“读地图”,设计任务,驱动学生捕捉重要地图中的历史信息、涵养时空观念。第3课的“学史崇德”,挖掘大禹治水传说中的精神力量,点明人物身上蕴含的道德品质,直接体现了“学史崇德”的历史教育价值。
二、“史前时期”教学设计整体建议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特点是历时长,文本资源少,考古学概念多。上述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展开教学设计时,须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锚定单元教学主要线索和每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选取代表性教学资源,并进行考古学、历史学的解释。
(一)锚定教学线索及其关联的重点、难点
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基于单元主题学习整合教学内容”,“单元内容的整合,需要将单元中的相关专题内容连为一条教学线索,并明确单元下各课的侧重和关联”。前文已述,本单元标题包含两个关键词,“原始社会”强调社会性质,“中华文明的起源”强调我国原始社会的发展成果。教学设计可以紧扣“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重要命题展开,建立一个沿时间线索展开的单元内部结构。我国境内远古人类的活动,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前提条件。“文明”的概念虽然复杂,但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统称。没有人类的自然地球虽然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但并没有进入文明的发展阶段。概括地讲,就是有了人,才可能有文明。原始农业的出现奠定了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基础。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更为丰富的劳动产品和丰富多彩的史前文化,与此同时社会群体内部开始出现分化。中华文明的起源就是在中国境内人类出现的前提下、在原始农业创造的物质基础上起源并发展的,并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开展第一单元的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可以使用“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为单元教学主题,将各课的教学主题联系、汇聚起来,让知识结构形成一个系统。知识结构清晰后,单元教学重点也随之浮出水面。一是史前时期的主要考古成果,包括:第1课以北京人为代表的我国境内古人类的体貌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第2课以河姆渡人、半坡人为代表的原始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第3课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社会发展景象。这是单元教学的主要资源,也是承载本单元知识的重要载体。二是史学方法,包括考古学和文献学。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内容要求有“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考虑到从文献中获取信息的史学方法较为普遍,本单元所涉及的文献又大多为传说故事,而考古的史学方法对历史教师和七年级学生来说都较为陌生,还可以将化石是研究古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设定为教学重点。单元教学的难点,考虑到学情和单元教学内容特点,建议设定为对抽象的概念和意义叙述的理解。第1课教材中,对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的叙述中含有“直立人”“遗存”“遗址”“人类起源”“古人类演化”等专有名词,对尚未形成理性认知的七年级学生来讲,这些名词是理解难点。同理,第2课中“原始农业发展的历史意义”需要建立原始农业与文明社会形成之间的一系列联系,也不利于初中生去理解和分析。“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等标志文明起源的词语的内涵,都是较难把握的内容。“多元一体”是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特征的抽象与概括,准确理解这一特征中包含的诸多信息,对初中生而言是一个挑战。(二)尝试在教学中运用考古学的成果和方法
考古学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它独立存在,有着专业的研究方法。我国考古学泰斗夏鼐先生认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只是物质的遗存,这包括遗物和遗迹。所以它和利用文献记载进行历史研究的狭义历史学不同。”这点明了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材料的核心区别。但同时考古学和历史学又有着不可分离、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是历史科学中两个关系密切而各自独立的部门。二者都要研究人类古代的历史(广义)为目标。”在中学历史教学这个领域,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背景为狭义历史学,对考古学的了解有限。这导致在其教学行为中,考古学的介入也是有限的。教师往往只是在教学中将考古资料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和使用,也会将其与文献史料、图像史料等配合使用。史前时期的教学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与这一阶段相关的文献记载十分有限,《史记》等书所载史前历史包含了大量传说故事,且成书时间与所记载史事时间差距很大。虽然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历史信息,但其所载史事的时间上限也不过是传说中的炎黄时期,更早的人类活动信息,就难以寻觅了。正如夏鼐先生所言:“到了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史前史的研究便几乎完全依赖考古学。因之,史前史也便等于史前考古学了。”在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须自觉探索在教学中使用考古学成果和方法的路径。首先,应充分使用考古资料作为课程资源。新教材第一单元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包括历史遗址遗迹,古人类的化石、住宅、墓葬、工具、器物等。这些考古资料可以展现史前时期人们的体貌特征和生产生活状态,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其次,要初步渗透一些考古学的方法,拓展视野。如前文所述,本单元除了用大量考古资料作为学习的资源,还涉及一些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路径。教材的脚注和“知识拓展”“学史方法”等栏目中分散着许多相关内容。例如,教材中有“化石”“古DNA技术”等考古学概念的解释,还介绍了“北京人与现代人脑容量对比差异”“石器时代的阶段划分的标准”“从出土文物中获取信息”等与考古学科方法有关的内容。限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中的这些内容叙述深入浅出,教学中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无须过于强调记忆和考查,意在开阔眼界。最后,关注并介绍重大考古成果。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基于考古学和历史学(狭义)的密切联系,在历史叙事时引入对考古学项目的介绍,不仅有助于史料实证历史课程素养的发展,还可引导学生持续关注与历史学习有关的科研动态,激发其科学精神。
(三)充分考虑学情,奠基学生历史课程
核心素养发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课程设置部分规定,历史课程是从初中阶段开始的,这与同为使用统编教材的道德与法治、语文课程有很大不同。换言之,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启系统的历史课程学习,面临的就是年代久远、概念性强、考古学内容多的史前时期内容。“新兵”碰到“高地”,挑战的难度不可谓不大。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除了需要准确把握教学主要线索、锚定重点难点,还应该充分、全面地分析学生学情。从思维认知看,七年级学生普遍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起点。其逻辑思维能力相较之前的具体运算阶段更加成熟,具体特征有“儿童能够将思维的内容和思维的形式相分离,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能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和观点看待事物,思维具有了真正的抽象逻辑性”。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符合这一阶段特征,引领学生从“知道史事”向“学会思考”发展。既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呈现史前时期丰富多彩的人类生产和生活场景,又要帮助学生学会理解抽象的概念,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从知识储备看,虽然小学阶段没有历史课程,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这些知识除了来自参观旅游、读书观影、家庭教育等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还有来自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的历史元素。例如,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探访古代文明”一课,不仅呈现了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重要考古材料,还明确表述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四年级语文课程中也含有“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等上古传说故事。只是上述储备较为知识化、碎片化,没有基于历史学科的逻辑系统呈现,也不包含历史的课程方法。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辩证认识七年级学生的历史学习起点:既要调动学生过往的知识储备,激发兴趣,建立学习内容的联系;又要凸显初中历史课程的学科特色,着力于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从学习技能看,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也存在一定的能力欠缺。经过小学6年的学习,特别是语文和道德与法治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理解词句、段落和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但七年级历史教材的文字量较大,还有第3课“材料研读”中的材料,这些都给学生带来一定阅读挑战。小学数学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及其计算转化、数学空间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史前时期”教材叙事跨越了百万年的时间,还有重要的地图要进行信息提取和解读,如此宏大的时空观是学生很难迅速具备的。经过6年学校教育,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管理、小组合作、表达交流、信息技术能力。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围绕主题构建知识结构和对学习进行反思、评估与调整的能力也尚待完善。教师需要通过细化课标素养要求、亲身示范引领、挖掘优秀典型等方式,扎实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本文对七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是在学习群体共性角度下进行的,没能结合具体的学习群体进行区域、校域或班级、个体分析。教师还应该结合任教的地区、学校和班级等更具特性的学习群体进行分析,作为开展教学设计的重要支撑。
三、第一单元各课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本课教学内容时间起自距今约300万年前,下迄距今约3万年前,主题为远古时期的人类,包括开始直立行走的古猿、我国境内的直立人和智人。教材正文依据时间推进和古人类进化历程分为三部分:“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一目简要介绍了我国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基本情况,以及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等旧石器遗址的主要发现。“北京人”一目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材不仅展现了北京人遗址的典型考古成果及其展现的北京人体貌特征、生产生活状况,还介绍了北京人遗址的发掘状况,论述了北京人发现的重要意义。“山顶洞人”一目简要说明了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并明确了其与直立人相较而言的进步。本课可以用“远古时期的我国境内有哪些古人类?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是怎样的?”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师可以首先借助教材“相关史事”栏目,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的时间节点和演化关系。之后结合教材中《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和教材表述,落实以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我国境内古人类遗址的时空信息、化石遗存情况和据此得到的主要信息。教师也可以结合地域资源补充介绍其他旧石器遗址的情况。“北京人”一目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需要明确三组重要问题。(1)北京人具有怎样的体貌特征?他们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2)为什么今天的我们能够知道北京人的体貌特征,能还原他们的生产生活场景呢?(3)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是如何展开的?为什么北京人的发现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逻辑和学生情况,借助教材提供的资源和文本表述,引导学生解答上述问题,落实对“北京人”这一重点的学习,同时理解“化石”“旧石器时代”“直立人”等概念。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1987年,北京人遗址和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泰山、莫高窟一起成为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的史事,帮助学生理解北京人发现的重要意义,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山顶洞人”一目的教学中要聚焦于山顶洞人作为晚期智人,与直立人在体貌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上的进步性。教师可以借助课后活动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结构梳理、再现教材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展开联系和对比,认识山顶洞人的发展表现。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本课涉及的时间阶段是从距今约1万年到距今约5000多年,所涉空间主要是长江和黄河流域。教学主题是我国农业的起源以及原始社会的基本状况。教材首先依据考古学证据展现了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农业的起源和定居生活状况。第二目以河姆渡人为典型代表,展现了长江下游稻作农业的繁荣景象。第三目介绍了以半坡人为代表的仰韶文化以及大汶口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成果。教材中还有关于龙山文化的内容,特别是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社会发展现象值得关注,与第3课的内容进行了联系。本课教学可以使用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原始农业是怎样起源的?我国的史前文化有哪些代表性类型和成果?教师首先要借助考古学材料实证距今1万年前,我国成为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所栽培的稻、粟等作物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还需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原始农业出现并理解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观察《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了解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的分布范围。教师还可以补充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作为学习资源,触发学生对身边历史遗址遗迹的关注。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建议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提供的学习资源,组织学生对考古材料进行观察;依据教学问题提取其中的信息并进行合理推测,从衣食住行娱等方面描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需要强调的是,前文已述,本课教材引入了考古学文化的概念,在第三目中体现最为明显,半坡人不再作为子目标题,而是作为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教师教学中要关注这一变化,建议从以下两点进行尝试。第一点,教师需要准确把握考古学文化的概念内涵,结合“知识拓展”栏目对仰韶文化彩陶的介绍,引导学生明确分布区域、归纳仰韶文化的特征。第二点,教师应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联系仰韶文化遗址反映出的氏族社会发展表现,对比大汶口文化墓葬体现的贫富分化现象,还可以利用相关史事中对龙山文化社会生产发展的介绍,归纳出一条“随着生产力发展,原始社会组织中氏族成员平等——氏族成员出现财富和地位差异——氏族内部出现贫富分化”的线索。呈现历史发展动态感的同时,初步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距今约5300年至约4000年的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历史。教师教学应紧扣“中华文明起源”这一单元核心主题展开。教材前两目的内容是从考古学角度对中华文明起源进行的解读,呈现从总述概念到具象材料的表述逻辑。第一目整体介绍了距今约5000年左右我国原始社会的发展成果,并归纳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第二目使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的考古材料,证实了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文明史,最后还归纳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的特征。第三目是传说中的古史,以炎帝、黄帝、蚩尤、尧、舜、禹等人物的故事为叙事对象,传递了“华夏族”“禅让制”等重要概念的来源和内涵。本课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征是怎样的?考古学和传说如何帮助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可以作为本课前两目教学的重要资源支撑。教师应首先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所了解,可以结合本课“知识拓展”栏目内容和教材第一目表述帮助学生对其稍加了解,重点理解“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这三个重要标准对二者的考古材料进行观察和判断。通过观察两个遗址的建筑布局、墓葬情况、出土器物,分析其表现的生产力发展、阶级分化、王权统治等社会发展状况。教师还可以参考本册教材活动课“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中的资源和活动任务进行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在第二目,多元一体的特征对七年级学生来讲过于抽象。教学中切忌生硬灌输,要用符合认知规律的方法耐心引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精读教材相关表述,将其梳理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演变的两条线索。空间是从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各具特色到中原地区崛起和引领;时间是从距今约5000年左右到距今4000多年。时间和空间演变的关键要素是早期文明彼此之间的不断交流和融合,是中原地区不断吸纳各地文明要素,是持续性的文明发展。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可以调动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遗址的特点,和它们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帮助理解。“远古的传说”一目的教学,应完成两个主要任务。第一,从传说中提取信息,知道远古传说中与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相关的内容有哪些。可以先让学生讲一讲他们了解的传说故事,然后从中选出本课所涉历史阶段的内容。第二,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传说对了解早期历史的意义,理解古史传说是我们了解早期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还可以结合“学史崇德”等栏目,帮助学生了解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等中华优良品德的内涵和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