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深度学习在历史课堂中发生——以“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案例(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
[日期:2024-09-18] |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和机械学习的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过程,具有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运用、联想与结构、价值与评价五个方面的特征,这五个特征可以作为深度学习是否发生的重要判断依据。本文针对目前高中历史课堂知识导向的现状,以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为例,根据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以问题为导向出发,构建具有深度学习特征的高中历史课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活动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活动,体验是指学生在活动中生发的内心体验”。如何把书本上静态平面的文字通过活动转化为生动立体的体验,使知识成为学生的认知对象与思维成长的载体,是教师需做的功课。根据深度学习理念,学生只有主动、真实、积极地进入学习情境,在参与情境的过程中发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才有助于完成学习内容的内化。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课第一目“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教学,理应从秦献公“为户籍相伍”而起,顺历史线索讲解演变之势,然而笔者认为,可打破定势,先从宋朝户籍制度入手。土地、赋税与户籍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因素,后两者尤其密不可分。此课的前一课先讲赋税,也是这个道理,学习过赋税制度演变后,学生对“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这一趋势当有所了解,而这种变化,正是自唐均田制难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总,不以丁身为本”后愈益清晰的,即征税由人丁向土地转移。
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土地制度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赋役制度的改变,这需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实际上,“唐宋之际,随着我国封建社会由自身前期进入它的后期阶段,我国农民阶级的内部构成也由以中古农奴(庄园经济中的部曲地客为其代表)和中古自耕农(依附于国家的均田户为其代表)为主过渡到以契约佃农(五等版簿下的客户和部分无地、少地下户为其代表)为主。这个变动当然是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变动的结果及其表现,然而它反过来给予我国封建后期的阶级关系、经济形态、社会结构、赋役政策乃至农民战争等方面以极大的影响。”自两税法提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的原则,特别是北宋太宗至道年间形成以主客户对称为基本特征的“五等版簿”之后,主户与客户皆齐民成为事实,宋朝赋役摊派也因此出现了突破性变化,王曾瑜指出,宋代乡村赋役摊派有四种方式:按田地多寡肥瘠、按人丁、按户等、按家业钱和税钱,除人丁外,都是以财产为摊派标准,常是混通摊派。
依教材叙述,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变化发生在东晋南朝、宋朝和清朝三个时期,而东晋南朝户籍制度与前代相比,没有质的变化,且非课本正文叙述,突破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及趋势,清朝户籍制度的变化便易理解。
因此,笔者认为从宋朝户籍制度入手较为合适。
同时,北宋中叶的士大夫中,有“主户益耗,客户益多”之说,反映出客户比重确在增长;而涉及宋代户籍内容,课本叙述如下:
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 40%,到 1072 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 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也就相应上升了。
二者显有矛盾,真相如何?教学中恰可设置悬念。利用好奇心来吸引学生,营造探究真相和破解问题的兴奋感,激起学生思维动力。而且此真相背后原因的破解,是要从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为征发赋役入手,也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笔者试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此处首先从身份定义入手。
设问1:
乡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谓之 。
此处把材料——原先作为客户定义的辅助性说明,转为由学生读懂材料后,能结合教材关于宋朝户籍制的内容,主动构建的学习情境,试图引导学生由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宋朝的户籍制叙述起点是主户,从填充客户入手,是为设问3和设问4中客户占比的相关思考做伏笔。
设问2:
宋朝主户和客户的区别?
这是基本设问,指向二者特征。学生可以明晰课本上阐述的客户和主户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明确二者区别,即以是否拥有土地以及缴纳赋税为区分。此设问是巩固,也是过渡和铺垫。
设问3:
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观察教材数据,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是上升还是下降?
此处把教材的陈述句改成疑问句,预设学生的答案有正、反两种。回答客户占比下降的一般是看过课本叙述的机械反应,回答客户占比上升者受必修教材影响,认为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不抑兼并,是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结果。
笔者继续给出材料:
到了北宋中叶,土地兼并呈现出更加剧烈的局面。
这是北宋中期土地兼并加剧的事实。
设问4: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北宋中期土地兼并急剧发展,一般认为是客户占比增加,为何课本的数据却相反?
课本叙述的北宋初期到1072年客户占比减少,主户占比增加,与学生原有的客户比重增长的认知不符,引发认知冲突,当个体产生认知冲突时,心理上会处于失衡状态,而摆脱这种失衡的心理困境就成为个体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矛盾”如何破解?我们需要进入到探究的核心,即本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