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备课组第一单元备课研讨——“为何新教材要增加良渚和陶寺的内容”
[日期:2024-09-18] |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2024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新教材增加良渚和陶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新教材紧扣2022版新课标,内容更充实,衔接更紧密,便于学生理解。良渚古城遗址和陶寺都城遗址的加入,符合这一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其次,增加“学史崇德”栏目,符合“立德树人”的宗旨,体现学科素养要求。良渚和陶寺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再者,采用大量新地图、新图片、考古新发现等,丰富历史知识内容。良渚古城遗址和陶寺都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良渚古城的规模宏大的古城、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等,陶寺都城遗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在新修订的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中,良渚古城遗址内容主要安排在第一单元的第三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对良渚古城遗址的时间、地点、组织结构以及随葬品等进行具体介绍,还附有5张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器及神人兽面纹线描图。编委会和编修组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成果,将良渚古城遗址内容从课后《知识拓展》栏目移入了正文第二目,并相应更新了相关内容表述和文物图片。为确保课文中文物图片的权威性、代表性和清晰度,还专门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了这些文物照片。通过良渚、陶寺遗址,学生可以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理解禅让制的含义。同时,新教材与高中的中外历史纲要衔接极其紧密,特别是第一单元的内容有关中华早期文明的内容,补齐了以前初中教材涉及较少的短板,让进入高中的同学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有了一定的基础,落实了初高中衔接。